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25例

王冰

关键词:哮喘, 中西医结合疗法, 儿童
摘要: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对照组25例选用西药抗感染平喘、雾化治疗.治疗组在原西药基础上,配合服用小儿平喘散.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有显著差异(P<0.01).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标本兼治,临床有效率高,可缩短疗程,有利于患儿恢复.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176例临床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weinthrombosis,DVT),是周围血管病中的常见病,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我院自2000年12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176例,采用中药以桃红四物汤为主加减的自拟方通脉方,结合西药治疗取得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莹;赵刚;李令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心绞痛临床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观察

    2006年4月~2007年10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共诊治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162人次,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并与应用丹参注射液组对照,观察到前者有良好效果.

    作者:马成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中医治疗不孕症

    不孕症是指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经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正因为其病因病机的复杂多样,因此有关不孕症的预防、诊断、如何治疗一系列问题仍是当今不孕症研究中的难点.

    作者:刘丽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不同时间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本文认为对于发病时间<6小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肯定、安全,且不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而对于发病时间在6~24小时的患者,虽然可能导致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但只要具备溶栓的适应证,并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身体条件、一般状况等因素,积极采取溶拴治疗措施,仍可使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许彩秋;姜淑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医院服务文化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

    医院服务文化是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医院在为人类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态服务文化和意态服务文化的总和.护理服务文化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即重视病人住院期间的各项要求,了解病人对现有医院护理现状及制度的认可程度提高护理服务品质.

    作者:赵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锶90皮肤敷贴治疗疤痕疙瘩(附221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们对特异性体质引起的疤痕疙瘩采用非手术的方法治疗疤痕疙瘩.根据我们总结用锶90治疗,1500 cGy/次 ,1日/次,根据疤痕疙瘩的厚度和时间,连续2到5天.总量3000 cGy-7500 cG-y,经过221例疗效观察,效果好,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而且患者无痛苦.乐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丁冠群;李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胃癌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干预分析

    目的:胃癌病人术前心理干预得重要性.方法:对80例胃癌病人实施心理干预,评估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术前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前焦虑、抑郁、疑虑等不良情绪水平.

    作者:王平英;张利;王秀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临床输血相关事宜及注意事项

    临床输血是现代医学中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疗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临床输血也有一定的危险性,如输注不当,可引起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乃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作好临床输血及成分输血技术.规范化尤其重要,现结合我院工作实践汇结于后.

    作者:耿淑玲;陈旭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乳腺巨纤维腺瘤21例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探讨乳腺巨纤维瘤特点和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乳腺肿块切除术的21例乳腺巨纤维瘤患者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结论:乳腺巨纤维腺瘤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疗效明显.

    作者:李亦军;翟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与低剂量炔诺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该文通过将88例内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介绍了国产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与低剂量炔诺酮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得出国产LHRH-a联合低剂量炔诺酮可有效治疗内异症,并能减轻低雌激素症状,降低出血率,减缓骨转换.

    作者:孙蔚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EMR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的效果,并对其适应症、操作方法、并发症、术后复发率及生存率等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我院29例经内镜下碘液染色.超声内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3、6、12月,以后每年复查内镜,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29例行EMR治疗的病人,共切除标本32块,大小在0.5×0.5-2.0×2.5cm之间.完全切除27例(93.1%),不完全切除者2例(6.9%).后者经再次碘染色确定残余病灶,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PC)处理.有5例(16.9%)术后有少许渗血.局部喷洒肾上腺素盐水夏用钛夹封闭创面均止血成功,无1例发生食管穿孔及狭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年,29例患者中3例(10.3%)复发,1例为早期食管癌,2例为癌前病变,均再次内镜下切除成功,29例患者全部生存.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是一种相对简单,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小茜;孙广洪;孙秀娥;王燕;李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剖宫产指征与剖宫产术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近年来高剖宫产率.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合理性,比较剖宫产与自然分娩者产后并发症和异常情况.寻找降低剖宫产的对策以及评估剖宫产术后安全性.方法:对市医院.妇婴医院.2002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剖宫产和自然分娩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平均剖宫产率58%.剖宫产术后2年内的并发症均高于自然分娩者.结论:高剖宫产率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为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必须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体会

    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刻分析,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湿热蕴结为标,气滞血瘀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脾肾阳虚是其主要病理转归.治疗上以温肾活血补虚为主,佐以清热利湿行气,用温肾活血汤治疗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贾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股骨头置换术后合并肺栓塞溶栓1例

    肺栓塞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痍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等,而其中血栓栓塞为肺栓塞中常见的类型,占绝大多数.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及盆腔静脉血栓形成,这其中外科手术常为主要诱因,危险因素包括静脉血流淤滞、静脉系统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柳丹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随着难治性肾病的日益增多,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从激素、细胞毒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方面对其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何凤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胎膜在子宫阵缩发动前的任何时期自然破裂者,称胎膜早破.它是较为常见的分娩并发症.胎膜早破对母体的影响,主要是继发子宫内感染.对围产儿的影响,主要是容易引起早产、围产儿感染和新生儿呼吸困难综合征,大大增加了围产期死亡.我院一年来收入的17例胎膜早破的产妇,均得到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母婴均健康出院.

    作者:张丽平;付振华;林宝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的临床观察

    早期康复时脑卒中患者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当重要,它能大限度地减少功能残痰,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隋希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穴位贴敷防治哮喘106例临床报告

    近年来,我们在三伏天应用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此法是在经络理论指导下,对人体穴位给予药物贴敷刺激,以防治哮喘病的一种特殊防治方法.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使之日趋完善,行之有效.笔者从2000年夏天以来,先后采用此法于门诊收治哮喘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孟学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浅谈如何自动分割超声医学图像

    图像分割对于医学图像处理非常重要,只有准确地从图像中提取出信息,才能保证医学系统的可靠性,并为三雏重建打下基础.但由于超声图像的形成过程、图像内容的组织性质,以及干扰等因素,使得超声医学图像总是含有很强的噪声.相对与其他类型的图像来说,超声图像的分割要困难得多,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割方法,实现分割过程的自动化.给出了肝脏类超声图像的分割实验结果.

    作者:柳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部分肝癌患者危险的因素的分析

    目的:调查临床确诊的肝癌患者中,肝癌的多种已知危险因素与肝癌发病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寻找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生活习惯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案回访的形式,从大庆油田总医院病案室查阅2006年的肝癌病历作为观察组,非肝癌病历作为对照组,调查肝癌的多种已知危险因素与肝癌发病的相关性.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寻找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生活习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性别、年龄、职业、婚姻、肿瘤家族史、月经史、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起病情况进行了X2检验:调查项目中的性别、年龄、职业、既往史、起病情况等调查项目两组对照有显著差异,其余无显著差异.此外,肝癌患者中有肿瘤家族史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既往史、起病情况与肝癌的发生有相关性.

    作者:全香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版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外健康文摘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