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黄英;赵建芹
我院自1998年~2002年共收治绝经后宫腔积脓患者1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洪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应用四环素与布洛芬联合对痤疮病人进行治疗,同时和四环素对照组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绪岩;李海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免疫因素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关系.方法用APAAP法检测32例IB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对二者进行比较观察.结果IBS患者外周血CD3值与健康对照组无差别(P>0.05),CD4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下降(P<0.05).结论 IBS的腹泻型可能与免疫改变有关.
作者:原皓;吴克香;孙良华;焦建新;徐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几年来,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改革的深入,知识的更新,医学模式转变,药剂工作也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药库工作也进入微机化管理.
作者:孙红;孙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羊水过少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国产医学的发展,B超在产前检查中的应用、羊水过少的检出率逐渐提高,由于羊水过少对孕妇及围产儿的健康有明显的意义.
作者:范翠莲;李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案情简介王某是泰山区邱家店镇侯家店村人,有一奶牛场,养殖奶牛50多头.
作者:李歧林;赵冬梅;谢春晓;任绪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生率很高.如治疗不当,易导致关节功能障碍,我院自1999年~2002年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螺钉内固定术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26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郭启平;张业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它和整个中医药学几乎同时产生,同步发展,互为条件.
作者:马利华;朱晓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宫颈裂伤是阴道分娩较常见的软产道损伤之一,如损伤严重可危及病人生命.本文收集我院自1998~2003年间足月阴道分娩引起宫颈裂伤4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丰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新仪器、新设备的引进和使用,新型手术方式的开展,对手术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陈兆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翼状胬肉发病率以近赤道部及户外工作人群较高,目前治疗多采用胬肉发展至近瞳孔区引起明显散光时手术,但手术切除后复发率较高,达20%~30%.我院近年来用平阳霉素治疗翼状胬肉,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伟;苏美英;徐敬;吕建萍;牛瑞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25岁.因食用不洁食物后感腹痛,腹泻,为稀水样便,共排便约7次,感里急后重,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5%GNS500ml,卡那霉素1.0,10%氯化钾10ml,环丙沙星0.2静脉滴注qd,约1.5小时输液完毕后感口周麻木,面部紧缩感,同时出现双侧腕下垂,尤其输液侧明显,双侧虎口区感觉减退,双下肢无力.
作者:艾亚枫;刘灿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1998年6月~2002年6月,对23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前路减压、植骨及内固定,以求改善神经功能.结果随访10个月~24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1~3级的改善.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及内固定,对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尤其是不完全神经损伤患者效果良好.
作者:王德明;陈序宽;陈玉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43岁.因食蚱蜢15分钟后腹痛,口唇麻木,全身瘙痒入院.查体:T37.2℃、P103次/分、R21次/分、BP12/8lkPa,腹稍胀,轻压痛,全身散在荨麻疹,胸、腹部大片红色融合斑,压之褪色,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作者:赵春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2002年5月~2003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贝尔面瘫3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本义;徐新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它贯穿于整个精神病人疾病的全过程,健康的心理对疾病的康复和转归有着重要意义,适时的心理护理对精神病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陆峰;户桂玲;王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手术护理是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与临床护理综合地、灵活地运用于手术病人,使病人顺利地通过手术治疗获得康复必不可少的工作.
作者:曹卿卿;姬广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利旨平为第三代苯氧乙酸类降脂药,是具有降低血脂又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理想调脂药.本文应用利旨平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进一步验证该药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苏伟荣;陈冬梅;苏晨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糖尿病是近年来的多发病,常见病,其病程长,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因此,合理的给予周到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桑秀艳;董和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尼群地平联合阿替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阿替洛尔12.5mg,每日2次;对照组单一给予尼群地平10mg,每日3次,两组对照观察5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显著降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群地平联合阿替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梁秋英;黄海诗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