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陈赟;李建明;章丽娟;钱宇

关键词:亚临界水萃取, 加速溶剂萃取, 天然产物, 中药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样品预处理即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亚临界水萃取技术的文献,以及加速溶剂萃取技术的相关资料,针对天然产物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理清了亚临界水萃取与加速溶剂萃取的联系,介绍了影响亚临界水萃取的因素及其在天然产物领域的应用.结论: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一项简单、快速、环境友好、高效率、重复性能好的萃取技术,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的分析前处理,更是一种有希望开发成工业化的现代中药绿色提取技术.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麦芽、稻芽与谷芽的生药鉴别研究

    目的:建立中药麦芽、稻芽与谷芽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数码显微镜和红外光谱技术对3种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结果:3种药材粉末显微特征有显著的区别,红外图谱基本一致.结论:本实验为3种药材建立了便捷、有效的鉴别依据.

    作者:王桂香;刘惠娟;李萍;叶晓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酶法除南板蓝根粗多糖中蛋白质的佳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南板蓝根多糖提取的佳酶法脱蛋白质工艺条件.方法: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佳脱蛋白质工艺条件,以水解液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pH、胃蛋白酶的用量、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4个因素对有效成分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佳脱蛋白质工艺条件为pH7.0,胃蛋白酶的用量28 g/kg,水解温度50℃,水解时间4 h,水解液多糖含量为87.8%.

    作者:盛家荣;孙小兵;卜铃东;陆健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乌梢蛇Ⅱ型胶原蛋白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滑膜细胞因子的作用

    目的:观察乌梢蛇Ⅱ型胶原蛋白(tyPe Ⅱ collagen,CⅡ)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滑膜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限制性胃蛋白酶降解法提取乌梢蛇CⅡ,SDS-PAGE凝胶电泳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鉴定;采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d′s adjuvant,CFA)足垫皮下注射诱导AA大鼠模型;收集滑膜细胞上清液,L929细胞毒性法检测滑膜细胞上清液中TNF-α生物活性,MTT法检测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1β生物活性;ELISA法检测滑膜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提取的CⅡ分子量约为118kD~120 kD,紫外光谱吸收仪测定提取的CⅡ吸收峰为230nm,均与标准的牛鼻中隔CⅡ相符;乌梢蛇CⅡ各剂量组体外对滑膜细胞上清液TNF-α和IL-1β活性没有直接作用;乌梢蛇CⅡ中剂量组可抑制AA大鼠的滑膜细胞和派氏淋巴结共培体系上清液TNF-α和IL-1β活性(P<0.01),乌梢蛇CⅡ低、高剂量可抑制AA大鼠的滑膜细胞和派氏淋巴结(PP)共培体系上清液IL-1β活性(P<0.05);灌服乌梢蛇CⅡ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活性下降(P<0.05);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活性下降(P<0.05);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滑膜上清液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乌梢蛇CⅡ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抑制滑膜上清液TNF-α和IL-1β水平(P<0.01);乌梢蛇CⅡ低剂量组能显著抑制滑膜上清液IL-1β水平(P<0.01);乌梢蛇CⅡ中剂量能显著升高滑膜上清液TGF-β(P<0.01);结论:乌梢蛇CⅡ体外对滑膜细胞炎症因子无直接作用,灌服乌梢蛇CⅡ可以抑制滑膜细胞炎症因子的水平和活性.

    作者:庞捷;李娟;吴湘慧;吴贺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退热止痛散活性部位解热镇痛药效评价

    目的:研究退热止痛散活性部位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在已提取分离出退热止痛散的活性部位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药效评价.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药,测定痛阈和扭体抑制率;解热实验采用脂多糖(LPS)致大鼠发热模型,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药,记录大鼠体温变化△T.结果: 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P<0.01),扭体抑制率阳性组、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4.89%、63.91%、61.80%和48.81%,解热实验各提取物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体温(P<0.01).结论:退热止痛散的活性部位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

    作者:冯丽娟;周本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技术与分级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技术体系并制定肉苁蓉种子的质量标准.方法:应用体式镜、显微数码拍摄分析系统及四唑染色法,对肉苁蓉种子形态、千粒重、饱满度、胚率和生活力等进行测定;结合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年份和来源的55份种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肉苁蓉种子形态指标与千粒重显著相关,而与生活力的相关性不显著;但种子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形态指标而主要由生活力和饱满度决定.结论:种子生活力、饱满度和千粒重是评价肉苁蓉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可作为主要指标应用于肉苁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作者:徐荣;周峰;陈君;于晶;陈士林;刘同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外洗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外洗(骨十方)外敷(石膏软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96.67%.提示:本方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消炎镇痛和改善膝关节功能的疗效.

    作者:黄崇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用Kier逆指数与神经网络研究木香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保留时间

    基于对著名的Kier连接性指数(mXtv)修正,定义了一种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Kier逆指数(mKtv,)并计算了木香花挥发油中46种有机成分的Kier逆指数值.使用佳变量子集回归(LBR)建立了46种有机成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min)与其Kier逆指数的三元数学模型,其传统相关系数(R)为0.930,逐一剔除法(LOO)交叉验证系数(Q)为0.914.该模型具有高度稳健性与良好的预测能力,影响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分子大小与空间形状.依此3个Kier逆指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结点,采用3∶ 5∶ 1的网络结构,利用BP算法得到一个良好模型,其相关系数(R)为0.994,显示了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Kier逆指数对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表征是合理的、有效的,所建模型能较好解释其递变规律.

    作者:刘延庆;冯长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芫花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芫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对芫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芫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八碳烷(1)、三十二碳烷(2)、β-谷甾醇(3)、4′,7-二甲氧基-5-羟基黄酮(4)、金色酰胺醇酯 (5)、芫花素(6)、木樨草素(7)、芹菜素(8)、羟基芫花素(9)及Daphnoretin(10).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王彩芳;李娆娆;黄兰岚;钟利群;原思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竹沥水提取方法的优选研究

    目的:探讨竹沥水提取的佳工艺.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竹沥水提取液中总酚含量,比色法测定总氨基酸含量,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以其为评价指标,对浸泡平衡度、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优选.结果:浸泡时间为60 min,加水量为7倍,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次数为2次的工艺为佳工艺条件.结论:所用方法比醇提取成本降低,安全系数高,水提法适合竹沥的提取制备.

    作者:李红;刘党生;蒋晓煌;蒋孟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银杏酮酯自微乳化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自微乳化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方法对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进行薄层鉴别研究;采用HPLC方法测定方中槲皮素、山奈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计算总黄酮醇苷的含量.结果:银杏内酯A与银杏内酯B薄层鉴别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槲皮素回归方程为A=110973C-160122,r=0.9995,线性范围为0.163~1.141 μg,平均回收率为99.25%,RSD为0.44%;山奈素回归方程为A=97764C-182398,r=0.9995,线性范围为0.2196~1.5372 μg,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为0.43%;异鼠李素回归方程为A=92938C-36124,r=0.9998,线性范围为0.0552~0.3864 μg,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0.2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熊颖;袁伟彬;吴雪茹;陈建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栌复方胶囊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黄栌复方胶囊的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探讨该胶囊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观察黄栌胶囊的镇痛作用,并观察其对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性、血小板黏附性、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影响.结果:黄栌复方胶囊扭体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栌复方胶囊0.05、0.1、0.4 g/kg对小鼠的30 min内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研究结果表明,黄栌复方胶囊0.1g/kg在200、100 mPa/s时,可降低全血粘度(P<0.05);黄栌复方胶囊0.1、0.2 g/kg及阿司匹林组0.05 g/kg,可显著性降低血浆粘度和血栓指数(P<0.05或P<0.01 );黄栌复方胶囊0.1 g/kg组可显著降低血小板黏附率(P<0.05),延长PT、TT和KPTT(P<0.05或P<0.01).结论:黄栌复方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和镇痛作用,其作用程度与阿司匹林相当.

    作者:崔恩贤;龙丽辉;张公奇;曹永孝;解恩义;郭增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血草的显微鉴定

    目的:为人血草的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结果:茎横切面中,皮层中部细胞壁增厚,木化,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状;叶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粉末中特异薄壁细胞表面有斜向交错网状纹理;皮层细胞壁增厚,木化.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人血草药材的鉴别依据.

    作者:朱海涛;陈吉炎;陈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牛大力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牛大力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D-101、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从牛大力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甘草素(Ⅰ)、高丽槐素(Ⅱ)、紫檀素(Ⅲ)、美迪紫檀素(Ⅳ)、高紫檀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宗鑫凯;赖富丽;王祝年;王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晋陕豫三省葛根资源调查

    目的:通过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葛根生长、分布情况及资源蕴藏量,分析葛根资源在当地的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可持续利用葛根资源提供相关资料.方法:本次调查以查阅文献入手,了解葛根资源大致分布,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现场调查收集数据,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结果与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三省的葛根资源分布广泛,尚未完全开发利用,其资源有待深入开发利用.

    作者:余智奎;南博;刘春生;崔浩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甘肃省当归褐斑病菌Septoria sp.生物学特性及其营养利用研究

    目的:为当归褐斑病菌(Septoria sp.)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当归生长季节系统观察和描述症状发展变化过程.用平皿培养法和悬滴法测定温度、光照、营养和pH值对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的影响,用硫酸法控制小容器相对湿度测定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该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的温限分别为5~30℃(适15~25℃)、5~30℃(适20℃)和5~25℃(适15℃);连续光照有利于此菌的生长、萌发和产孢;此菌在75%以上相对湿度中均可萌发,以水中萌发好;菌丝生长期需pH 4.0~10.0,孢子萌发pH 4.51~9.19,两者适pH均为5.5,产孢pH 4.5~7.5,以pH 6.0产孢量大;当归叶片浸渍液和葡萄糖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蔗糖液和土壤浸渍液则有抑制作用.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速度均缓慢,因此该病害在气温偏低及持续阴雨结露条件下发生较重.

    作者:王艳;陈秀蓉;王引权;陈红刚;杜弢;李应东;晋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川西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川西獐牙菜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1,3,8-trihydroxy-7-methoxyxanthone(Ⅰ)、2,8-dihydroxy-1,6-dimethyoxyxanthone(Ⅱ)、1,8-dihydroxy-2,6-dimethoxyxanthone(Ⅲ)、1,2,8-trimethoxyxanthone(Ⅳ)、1,3,5,6-tetrohyroxyxanthone(Ⅴ)、1,8-di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Ⅵ)、β-daucosterol(Ⅶ)、Clerosterol 3β-O-[6′-o-hydro-benzene-β-D-glucoside](Ⅷ)、ursolicacid(Ⅸ)、3β,28-dihydroxylup-20(29)-ene(Ⅹ)、erythrocentaurin(Ⅺ).结论:其中化合物Ⅷ、Ⅸ和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建胜;王雪梅;董秀华;杨海英;李干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复合酶法提取天冬多糖

    目的:优选天冬多糖的佳方法和提取工艺.方法:以天冬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和提取物得率为指标,以棉子糖为标准,考察了冷水浸提法、乙醇回流法、纤维素酶法、胃蛋白酶法、果胶酶法、复合酶法、超声法、超声复合法提取天冬多糖的优劣,确定超声复合酶法为佳提取方法.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pH值4个因素对超声复合酶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得到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75∶ 2,超声时间90 min,超声功率83W,pH值5.0.结论:超声复合酶法提取天冬的产率高,是水浸提法的3.7倍,乙醇回流法的2.1倍,操作简便,工艺条件稳定.

    作者:曹渊;徐彦芹;夏之宁;田印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高频电导检测;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55 cm×75 μm ID);1.2 mmol/L三乙胺-HCl(pH=10.60),0.08 mmol/L β-环糊精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2.5 kV;重力进样10s(高度20 cm).结果:以布洛芬为内标,齐墩果酸、熊果酸线性范围分别为4.1~114.8 μg/mL(r=0.9995)和4.3~120.4 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9%和97.1%.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女贞子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巫利璇;朱培仪;宋粉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方法:给50只小鼠接种S180肉瘤细胞后,随机分成5个组,即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每日灌胃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500、200、100 mg/kg;阳性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另取10只小鼠作空白对照,每日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8 d后,观察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称量小鼠免疫器官的质量,再用比色法测定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8.37%、40.81%及36.52%;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可以明显提高S180肉瘤小鼠血清SOD活力,降低血清MDA含量.结论: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作者:姚大雷;姜丽君;周薇;徐铁;贲亮;李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通塞脉微丸低极性成分的GC-MS分析

    目的:对通塞脉微丸低极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方法:以GC-MS结合保留时间鉴定低极性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它们在样品中的相对含量.结果:微丸中50多种成分被分离,36种成分被鉴定.结论:通塞脉微丸的制备工艺是合理的,能较好地保留对脑中风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当归超临界萃取物.

    作者:李伟东;姚海峰;蔡宝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