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牛大力化学成分研究

宗鑫凯;赖富丽;王祝年;王建荣

关键词:牛大力, 化学成分
摘要:目的:研究牛大力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D-101、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从牛大力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甘草素(Ⅰ)、高丽槐素(Ⅱ)、紫檀素(Ⅲ)、美迪紫檀素(Ⅳ)、高紫檀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素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腹腔注射灯盏花素(20、40 mg/kg),1次/天,持续2周,缺血对照组注射同体积10%葡萄糖注射液.其后,进行5天的Morris 水迷宫实验检测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对照组动物在定向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中均显现了较为严重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在定向航行实验中,灯盏花素组动物的平均潜伏期较缺血对照组明显缩短(低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P<0.05),在空间探索实验中,与假手术组(P<0.01)和灯盏花素组动物(P<0.01)比较,缺血对照组动物在非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Nissl组织化学染色和ChA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灯盏花素组动物缺血侧皮质神经元数量和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较缺血对照组动物明显增多(P<0.01).在海马CA区的锥体细胞层,神经元数量和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在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灯盏花素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灯盏花素可以改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障碍,保护新皮质内的神经元/胆碱能神经元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建新;刘勇;陈新林;赵建军;宋土生;钱亦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百蕊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目的:研究百蕊草抗炎有效部位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采用多种层析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HPLC-DAD对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定性,并结合1H-NMR、13C-NMR和ESI-MS等技术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紫云英苷(Ⅰ)、芸香苷(Ⅱ)、木樨草素7-O-葡萄糖苷(Ⅲ)、5-甲基山奈酚(Ⅳ)、芹菜素-5-O-葡萄糖-鼠李糖苷(Ⅴ).结论:其中化合物Ⅳ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刘洋;Zahida Parveen;邓玉林;张经华;戴荣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乌梢蛇Ⅱ型胶原蛋白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滑膜细胞因子的作用

    目的:观察乌梢蛇Ⅱ型胶原蛋白(tyPe Ⅱ collagen,CⅡ)对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滑膜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限制性胃蛋白酶降解法提取乌梢蛇CⅡ,SDS-PAGE凝胶电泳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鉴定;采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d′s adjuvant,CFA)足垫皮下注射诱导AA大鼠模型;收集滑膜细胞上清液,L929细胞毒性法检测滑膜细胞上清液中TNF-α生物活性,MTT法检测滑膜细胞上清液中IL-1β生物活性;ELISA法检测滑膜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提取的CⅡ分子量约为118kD~120 kD,紫外光谱吸收仪测定提取的CⅡ吸收峰为230nm,均与标准的牛鼻中隔CⅡ相符;乌梢蛇CⅡ各剂量组体外对滑膜细胞上清液TNF-α和IL-1β活性没有直接作用;乌梢蛇CⅡ中剂量组可抑制AA大鼠的滑膜细胞和派氏淋巴结共培体系上清液TNF-α和IL-1β活性(P<0.01),乌梢蛇CⅡ低、高剂量可抑制AA大鼠的滑膜细胞和派氏淋巴结(PP)共培体系上清液IL-1β活性(P<0.05);灌服乌梢蛇CⅡ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TNF-α活性下降(P<0.05);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IL-1β活性下降(P<0.05);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滑膜上清液TNF-α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P<0.01);乌梢蛇CⅡ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抑制滑膜上清液TNF-α和IL-1β水平(P<0.01);乌梢蛇CⅡ低剂量组能显著抑制滑膜上清液IL-1β水平(P<0.01);乌梢蛇CⅡ中剂量能显著升高滑膜上清液TGF-β(P<0.01);结论:乌梢蛇CⅡ体外对滑膜细胞炎症因子无直接作用,灌服乌梢蛇CⅡ可以抑制滑膜细胞炎症因子的水平和活性.

    作者:庞捷;李娟;吴湘慧;吴贺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退热止痛散活性部位解热镇痛药效评价

    目的:研究退热止痛散活性部位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在已提取分离出退热止痛散的活性部位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药效评价.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药,测定痛阈和扭体抑制率;解热实验采用脂多糖(LPS)致大鼠发热模型,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药,记录大鼠体温变化△T.结果: 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P<0.01),扭体抑制率阳性组、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4.89%、63.91%、61.80%和48.81%,解热实验各提取物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体温(P<0.01).结论:退热止痛散的活性部位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

    作者:冯丽娟;周本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用Kier逆指数与神经网络研究木香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保留时间

    基于对著名的Kier连接性指数(mXtv)修正,定义了一种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Kier逆指数(mKtv,)并计算了木香花挥发油中46种有机成分的Kier逆指数值.使用佳变量子集回归(LBR)建立了46种有机成分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min)与其Kier逆指数的三元数学模型,其传统相关系数(R)为0.930,逐一剔除法(LOO)交叉验证系数(Q)为0.914.该模型具有高度稳健性与良好的预测能力,影响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主要因素是分子大小与空间形状.依此3个Kier逆指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结点,采用3∶ 5∶ 1的网络结构,利用BP算法得到一个良好模型,其相关系数(R)为0.994,显示了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Kier逆指数对有机物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表征是合理的、有效的,所建模型能较好解释其递变规律.

    作者:刘延庆;冯长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处方中常用中药材剂量调查与分析

    目的:调查一定量的中药处方,将这些中药处方中常用的50种中药材的剂量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剂量相比较看是否相符,分析临床用药的灵活性,提高中药材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查阅处方1000张,统计出常用的50种中药材并进行分析,包括出现频率的高低以及用量的多少,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进行比较,看是否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剂量范围符合.结果:在处方中出现频率前50位中有大量中药材存在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用量不符合的情况,普遍偏高.结论:中国药典的规定对很多基层医院或诊所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具有实际的约束意义,并不完全适合临床使用,有待完善.

    作者:郑倩仪;叶远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三七果实棕榈蓟马的危害和药剂防治试验

    目的:明确三七果实蓟马的主要种类,并筛选高效低毒农药品种.方法:采集三七果实上的蓟马,室内制片鉴定.在田间设立小区,进行药剂筛选.结果:经鉴定,三七果实的蓟马主要是棕榈蓟马(Thripsp palmi),主要危害三年三七的果实,使果实褪色干瘪,严重影响三七的结果率.对棕榈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丁硫克百威、40%速扑杀和金亮瓜,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药后10 d调查,其防效分别达到79.6%、89.9%和87.9%;其次是全红,药后10 d防效分别达到73.2%.结论:在三七果实棕榈蓟马的化学防治中可以交替使用上述四种农药.

    作者:张葵;张宏瑞;李正跃;陈昱君;杨建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超声复合酶法提取天冬多糖

    目的:优选天冬多糖的佳方法和提取工艺.方法:以天冬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和提取物得率为指标,以棉子糖为标准,考察了冷水浸提法、乙醇回流法、纤维素酶法、胃蛋白酶法、果胶酶法、复合酶法、超声法、超声复合法提取天冬多糖的优劣,确定超声复合酶法为佳提取方法.以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pH值4个因素对超声复合酶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得到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75∶ 2,超声时间90 min,超声功率83W,pH值5.0.结论:超声复合酶法提取天冬的产率高,是水浸提法的3.7倍,乙醇回流法的2.1倍,操作简便,工艺条件稳定.

    作者:曹渊;徐彦芹;夏之宁;田印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不同产地金钗石斛多糖的含量比较研究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金钗石斛样品中的多糖含量,为金钗石斛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葡萄糖作标准品,应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各产地金钗石斛中的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金钗石斛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贵州习水样品的多糖含量高,海南东方霸王岭样品的多糖含量低.结论:各地区生长环境对金钗石斛多糖的积累可能有一定影响.苯酚-硫酸比色法可以用来测定金钗石斛中多糖的含量.

    作者:王燕燕;徐红;施松善;王利思;王峥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吊扬尘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吊扬尘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吊扬尘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Buddlindeterpene B(1)、Buddledin B(2)、Buddledin C(3)、deacetyldihydrobuddledin A(4)、dihydrobuddledin C(5)、Suberosol B(6)、Gadain(7)、Hinokinin(8).结论:化合物1、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雯;唐生安;段宏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肿节风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肿节风药材及清热消炎宁胶囊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Zorbax C18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紫外和电喷雾质谱同时在线检测,全离子扫描模式扫描,对每一组分峰进行质谱分析.结果:通过质谱分析及文献对照,从肿节风药材图谱中共推断出26个峰的分子量;从清热消炎宁胶囊图谱中推断出16个峰的分子量,共鉴定出5个化合物.结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快速分析中药化学组分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罗奇志;戴开金;马安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甘肃省当归褐斑病菌Septoria sp.生物学特性及其营养利用研究

    目的:为当归褐斑病菌(Septoria sp.)的深入研究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当归生长季节系统观察和描述症状发展变化过程.用平皿培养法和悬滴法测定温度、光照、营养和pH值对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的影响,用硫酸法控制小容器相对湿度测定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和结论:该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和产孢的温限分别为5~30℃(适15~25℃)、5~30℃(适20℃)和5~25℃(适15℃);连续光照有利于此菌的生长、萌发和产孢;此菌在75%以上相对湿度中均可萌发,以水中萌发好;菌丝生长期需pH 4.0~10.0,孢子萌发pH 4.51~9.19,两者适pH均为5.5,产孢pH 4.5~7.5,以pH 6.0产孢量大;当归叶片浸渍液和葡萄糖液对孢子萌发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蔗糖液和土壤浸渍液则有抑制作用.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速度均缓慢,因此该病害在气温偏低及持续阴雨结露条件下发生较重.

    作者:王艳;陈秀蓉;王引权;陈红刚;杜弢;李应东;晋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杠柳属植物中总甾体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测定杠柳属植物中甾体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作为对照品,对香草醛比色法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确定比色条件为挥干溶剂后加5%香草醛-冰醋酸0.2 mL和65%浓硫酸5 mL,于70℃水浴保温40 min;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样品的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粉碎至60目,按1∶ 15料液比加入甲醇,在60℃下超声提取2次,每次10 min.薯蓣皂苷元对照品在2.327~34.904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1%,RSD值为2.36%(n=6).结论:采用香草醛比色法测定杠柳属植物中总甾体皂苷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范俊迈;钟菡;张宏;胡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人血草的显微鉴定

    目的:为人血草的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结果:茎横切面中,皮层中部细胞壁增厚,木化,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状;叶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粉末中特异薄壁细胞表面有斜向交错网状纹理;皮层细胞壁增厚,木化.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人血草药材的鉴别依据.

    作者:朱海涛;陈吉炎;陈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茵栀黄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研究分析

    目的:本文综述了茵栀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了导致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其中注射液所含成分及质量是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应对其生产工艺加以改进,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

    作者:杜延琪;张帆;龚文菲;林敬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芫花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芫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对芫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芫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八碳烷(1)、三十二碳烷(2)、β-谷甾醇(3)、4′,7-二甲氧基-5-羟基黄酮(4)、金色酰胺醇酯 (5)、芫花素(6)、木樨草素(7)、芹菜素(8)、羟基芫花素(9)及Daphnoretin(10).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王彩芳;李娆娆;黄兰岚;钟利群;原思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丹皮酚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以高、中、低剂量的丹皮酚对模型鼠进行灌胃,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ZA法检测各组大鼠给药前后PGI2、TXA2、ET、NO、CRP、ICAM-1、VCAM-1的变化.结果:各给药组给药前后的血糖值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各给药组大鼠的血清ET、TXA2、CRP、ICAM-1、VCAM-1均有所降低,其中以高剂量组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各给药组大鼠的NO稍有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各给药组大鼠的PGI2α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皮酚对糖尿病大鼠的血清PGI2、TXA2、ET、NO、CRP、ICAM-1、VCAM-1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闵存云;刘和强;詹锋;丘伟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炮制对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炮制对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影响,探讨女贞子酒制过程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女贞子生品和不同炖制时间酒炖品中特女贞苷的含量.结果:6种酒炖品中特女贞苷含量较生品降低了4.76%~60.71%;且随着炖制时间的延长,炮制品中特女贞苷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实验结果为女贞子饮片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学兰;侯杰;李慧芬;唐超;郭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羟基喜树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粒的制备及性质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并进行初步的性质考察.方法:本文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嵌段共聚物(polyethyleneglycol-polycaprolatone,PEG-PCL),用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以此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了羟基喜树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纳米粒(HCPT-PEG-PCL-NPs),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质量评价及稳定性考察.结果:制备的HCPT-PEG-PCL-NPs平均粒径为164.5 nm,多分散系数为0.14,载药量为5.49%,包封率为83.2%,ξ电位为-26.1 mV;冻干粉剂的稳定性较好,但高温环境不利于保存.结论:本文制备的纳米粒大大增加了HCPT的水溶性,是一种值得研究开发的HCPT的新剂型.

    作者:西娜;侯连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乳法提取番石榴叶中槲皮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用微乳提取番石榴叶中槲皮素的方法.方法:考察油相、水、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确定佳微乳处方;用HPLC法测定微乳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并与溶剂提取法比较.结果:溶剂提取方法中,以甲醇提取得到的槲皮素含量大,为4.72 μg/mL;而在拟定的多种不同处方微乳的提取物中,有72%的处方所提取的槲皮素比甲醇的多;佳微乳处方乙酸乙酯(油相)-30%异丙醇(水相)-RH60(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3∶ 7)提取的量是甲醇的两倍多,为10.43 μg/mL.结论:与传统溶剂提取方法相比,微乳提取法能有效地提高番石榴叶中槲皮素的提取率.

    作者:卢瑞芯;卢文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