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葵;张宏瑞;李正跃;陈昱君;杨建忠
目的:对吊扬尘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解析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吊扬尘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Buddlindeterpene B(1)、Buddledin B(2)、Buddledin C(3)、deacetyldihydrobuddledin A(4)、dihydrobuddledin C(5)、Suberosol B(6)、Gadain(7)、Hinokinin(8).结论:化合物1、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雯;唐生安;段宏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比较4种含重金属矿物中成药中酸可溶性重金属和总重金属的含量.方法:采用人工胃液对制剂进行样品前处理,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含重金属矿物中成药中酸可溶性重金属和总重金属的含量.结果与结论:酸可溶性重金属含量限度可作为含重金属矿物中成药的质控指标之一.
作者:王筱寅;罗江燕;张蓓;吴巧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铁皮石斛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方法:考察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和超声频率4个因素对铁皮石斛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综合确定的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为:1∶ 30的料液比,50℃超声水浴,45 kHz超声频率,提取1.5 h,在此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的平均提取得率为15.3%,结论:超声提取法的多糖得率大于常规水提法,更加高效.
作者:叶余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华南忍冬5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程度.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扩增可分析位点.结果:10条随机引物扩增出100个可分析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87.00%.经POPGENE分析发现,华南忍冬居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8.86%,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647,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4022,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Gst=0.3839);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8504,P=96.80%),表明地理隔离效应是导致居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根据遗传距离(POPGENE软件)和遗传相似系数(NTSYS-pc软件)的UPGMA聚类分析,罗浮山居群(LFS)和新兴居群(XX)先聚在一起,再与南宁居群(NN)聚成一类,而徐闻居群(XW)和海口居群(HK)聚成另一类.结论:基于华南忍冬的物种保护与资源利用,建议加强现有自然居群的就地保护,促进居群的自然更新;建立种质资源库,从中选育优良品系用于药材的规范化种植.
作者:莫爱琼;耿世磊;张寿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技术体系并制定肉苁蓉种子的质量标准.方法:应用体式镜、显微数码拍摄分析系统及四唑染色法,对肉苁蓉种子形态、千粒重、饱满度、胚率和生活力等进行测定;结合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年份和来源的55份种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肉苁蓉种子形态指标与千粒重显著相关,而与生活力的相关性不显著;但种子质量的好坏不取决于形态指标而主要由生活力和饱满度决定.结论:种子生活力、饱满度和千粒重是评价肉苁蓉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可作为主要指标应用于肉苁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作者:徐荣;周峰;陈君;于晶;陈士林;刘同宁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岭南医学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概括性地介绍了岭南医学的一般情况以及近年来对岭南医案搜集整理的研究进展,为岭南医案的进一步挖掘整理提供有用的参考,期待岭南医案的整理研究工作能够提升其影响力并为当代中医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黄张杰;施旭光;徐愈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调查一定量的中药处方,将这些中药处方中常用的50种中药材的剂量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剂量相比较看是否相符,分析临床用药的灵活性,提高中药材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查阅处方1000张,统计出常用的50种中药材并进行分析,包括出现频率的高低以及用量的多少,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用量范围进行比较,看是否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剂量范围符合.结果:在处方中出现频率前50位中有大量中药材存在与中国药典所规定的用量不符合的情况,普遍偏高.结论:中国药典的规定对很多基层医院或诊所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具有实际的约束意义,并不完全适合临床使用,有待完善.
作者:郑倩仪;叶远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方法:给50只小鼠接种S180肉瘤细胞后,随机分成5个组,即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每日灌胃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500、200、100 mg/kg;阳性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另取10只小鼠作空白对照,每日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连续8 d后,观察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称量小鼠免疫器官的质量,再用比色法测定血清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48.37%、40.81%及36.52%;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可以明显提高S180肉瘤小鼠血清SOD活力,降低血清MDA含量.结论:胡桃楸根氯仿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作者:姚大雷;姜丽君;周薇;徐铁;贲亮;李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荔枝核的多酚类物质成分.方法:采用65%乙醇提取荔枝核,经系统溶剂萃取后,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以及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荔枝核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醛(Ⅰ)、原儿茶酸(Ⅱ)、胡萝卜苷(Ⅲ)和(-)-表儿茶素(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颜仁梁;刘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高频电导检测;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55 cm×75 μm ID);1.2 mmol/L三乙胺-HCl(pH=10.60),0.08 mmol/L β-环糊精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2.5 kV;重力进样10s(高度20 cm).结果:以布洛芬为内标,齐墩果酸、熊果酸线性范围分别为4.1~114.8 μg/mL(r=0.9995)和4.3~120.4 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9%和97.1%.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女贞子药材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巫利璇;朱培仪;宋粉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本文综述了茵栀黄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了导致其不良反应的原因,其中注射液所含成分及质量是产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应对其生产工艺加以改进,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临床应用安全性.
作者:杜延琪;张帆;龚文菲;林敬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术糖复合物提取纯化方法.方法:水提法提取白术糖复合物,中性氧化铝、树脂吸附法进行精制纯化,考察不同方法的除杂效果,确定工艺参数;盐酸紫外分光光度法、蒸发光散射法检测提取物中的糖含量.结果:白术提取液经中性氧化铝精制后糖复合物得率与纯度分别为23%~25.5%和56%~60%;根据D900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阴离子交换树脂、AB-8大孔吸附树脂的静态脱色曲线,它们对白术提取液色素杂质的交换能力大小为D900>AB-8>D201;D900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精制白术糖复合物得率为17%以上,盐酸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糖纯度在76%以上.结论:水提后D900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精制白术糖复合物效果较好,糖定量分析以盐酸紫外分光光度法较为理想.
作者:石忠峰;李茹柳;陈蔚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竹沥水提取的佳工艺.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竹沥水提取液中总酚含量,比色法测定总氨基酸含量,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以其为评价指标,对浸泡平衡度、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优选.结果:浸泡时间为60 min,加水量为7倍,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次数为2次的工艺为佳工艺条件.结论:所用方法比醇提取成本降低,安全系数高,水提法适合竹沥的提取制备.
作者:李红;刘党生;蒋晓煌;蒋孟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黄栌复方胶囊的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探讨该胶囊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观察黄栌胶囊的镇痛作用,并观察其对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性、血小板黏附性、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影响.结果:黄栌复方胶囊扭体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栌复方胶囊0.05、0.1、0.4 g/kg对小鼠的30 min内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研究结果表明,黄栌复方胶囊0.1g/kg在200、100 mPa/s时,可降低全血粘度(P<0.05);黄栌复方胶囊0.1、0.2 g/kg及阿司匹林组0.05 g/kg,可显著性降低血浆粘度和血栓指数(P<0.05或P<0.01 );黄栌复方胶囊0.1 g/kg组可显著降低血小板黏附率(P<0.05),延长PT、TT和KPTT(P<0.05或P<0.01).结论:黄栌复方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和镇痛作用,其作用程度与阿司匹林相当.
作者:崔恩贤;龙丽辉;张公奇;曹永孝;解恩义;郭增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五指毛桃镇咳及平喘的作用.方法:通过小鼠浓氨水引咳法、豚鼠枸橼酸引咳法、豚鼠组胺-乙酰胆碱超声雾化法、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痉挛法及豚鼠过敏性休克法观察五指毛桃的镇咳平喘作用.结果:五指毛桃能明显减少氨水引发小鼠及枸橼酸引发豚鼠咳嗽反应的次数,并延长咳嗽潜伏期,对抗组胺-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支气管哮喘,对磷酸组胺所致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有拮抗作用,并具有抗豚鼠过敏性休克的作用.结论:五指毛桃具有良好的镇咳及平喘作用.
作者:周添浓;唐立海;黄诗冲;刘丹丹;王艳;刘亮锋;赖平;叶木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金针菇多糖(FVP)对小鼠免疫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检测细胞代谢活力,ELISA方法检测TNF-α、INF-γ、IL-2的含量.结果:FVP(200、100、50 μg/mL)可增强小鼠脾细胞及腹腔渗出细胞代谢MTT的活力,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TNF-α、 IFN-γ、IL-2,促进小鼠腹腔渗出细胞分泌TNF-α,并且以促进TNF-α分泌作用为明显;FVP(100、50、25 mg/kg)可以提高荷S180瘤小鼠血清TNF-α、 IFN-γ的含量.结论:FVP可能通过促进小鼠免疫细胞产生TNF-α、IFN-γ、IL-2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常花蕾;雷林生;余传林;朱正光;陈娜娜;吴曙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优选出秦艽中龙胆苦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所考察的因素中,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为:提取次数>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佳工艺为:用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本提取工艺可行,可为充分利用秦艽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张兴旺;牛迎风;陶燕铎;邵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牛黄解毒片中可溶性砷的含量.方法:采用氢化物冷阱捕集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人工肠液中可溶性砷含量.结果与结论:牛黄解毒片在人工肠液中高于在水中砷溶出量,有显著性差异.
作者:姜泓;孟舒;陈再兴;丁敬华;石松田;高双;宫慧芝;孙贵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退热止痛散活性部位的解热镇痛作用.方法:在已提取分离出退热止痛散的活性部位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药效评价.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药,测定痛阈和扭体抑制率;解热实验采用脂多糖(LPS)致大鼠发热模型,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药,记录大鼠体温变化△T.结果: 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P<0.01),扭体抑制率阳性组、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64.89%、63.91%、61.80%和48.81%,解热实验各提取物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体温(P<0.01).结论:退热止痛散的活性部位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
作者:冯丽娟;周本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优选川木香纸煨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含量和木香烃内酯及去氢木香烃内酯的总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对川木香的纸煨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佳纸煨工艺条件是将药材加适量的水浸泡,闷润6 h后切成10 cm左右的薄片,干燥,一层草纸一层川木香,120℃条件下煨制2 h.结论:该纸煨工艺稳定可控,可为川木香纸煨品的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胡慧玲;王战国;付超美;贾东艳;何瑶;瞿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