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产地金钗石斛多糖的含量比较研究

王燕燕;徐红;施松善;王利思;王峥涛

关键词:金钗石斛, 多糖, 含量测定, 苯酚-硫酸法
摘要:目的:测定不同产地金钗石斛样品中的多糖含量,为金钗石斛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葡萄糖作标准品,应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各产地金钗石斛中的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金钗石斛多糖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其中以贵州习水样品的多糖含量高,海南东方霸王岭样品的多糖含量低.结论:各地区生长环境对金钗石斛多糖的积累可能有一定影响.苯酚-硫酸比色法可以用来测定金钗石斛中多糖的含量.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肿节风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肿节风药材及清热消炎宁胶囊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Zorbax C18柱,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紫外和电喷雾质谱同时在线检测,全离子扫描模式扫描,对每一组分峰进行质谱分析.结果:通过质谱分析及文献对照,从肿节风药材图谱中共推断出26个峰的分子量;从清热消炎宁胶囊图谱中推断出16个峰的分子量,共鉴定出5个化合物.结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快速分析中药化学组分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罗奇志;戴开金;马安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新伤去瘀口服冻干颗粒中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

    目的:研究光照、高温条件下对新伤去瘀口服冻干颗粒中丹酚酸B稳定性的影响并预测其保质期,为制剂临床应用和贮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HPLC法对丹酚酸B进行含量测定,考察光照、温度对新伤去瘀口服冻干颗粒中丹酚酸B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新伤去瘀口服冻干颗粒在光照(4000Lx)下30 d内,丹酚酸B含量无变化;采用高温加速实验法预测制剂有效期为1.67 y.结论:新伤去瘀口服冻干颗粒对光照稳定,加速实验预测有效期为1.67 y.

    作者:刘东文;蔡丽云;李子鸿;李怀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芫花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芫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对芫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芫花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八碳烷(1)、三十二碳烷(2)、β-谷甾醇(3)、4′,7-二甲氧基-5-羟基黄酮(4)、金色酰胺醇酯 (5)、芫花素(6)、木樨草素(7)、芹菜素(8)、羟基芫花素(9)及Daphnoretin(10).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作者:王彩芳;李娆娆;黄兰岚;钟利群;原思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木瓜类药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比较

    目的:通过对几个木瓜类药材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为木瓜类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7个木瓜类药材样品的挥发油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分析.结果:皱皮木瓜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均以有机酸为主,光皮木瓜以有机酸和酸酐为主,且有机酸含量明显低于皱皮木瓜.宣木瓜中有机酸种类与资丘木瓜及川木瓜不同:宣木瓜中有机酸以十五酸和十六酸为主,川木瓜以苯甲酸和十六酸为主,资丘木瓜以十六酸为主.宣木瓜与山东食用木瓜挥发油成分没有明显区别.结论:不同种质的木瓜类药材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张玲;徐国兵;彭华胜;谢晓梅;孙爱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样品预处理即亚临界水萃取技术及其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亚临界水萃取技术的文献,以及加速溶剂萃取技术的相关资料,针对天然产物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理清了亚临界水萃取与加速溶剂萃取的联系,介绍了影响亚临界水萃取的因素及其在天然产物领域的应用.结论: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是一项简单、快速、环境友好、高效率、重复性能好的萃取技术,可用于天然产物有效成分、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的分析前处理,更是一种有希望开发成工业化的现代中药绿色提取技术.

    作者:陈赟;李建明;章丽娟;钱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栌复方胶囊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黄栌复方胶囊的镇痛及活血化瘀作用,探讨该胶囊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观察黄栌胶囊的镇痛作用,并观察其对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血流变性、血小板黏附性、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的影响.结果:黄栌复方胶囊扭体法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黄栌复方胶囊0.05、0.1、0.4 g/kg对小鼠的30 min内扭体次数显著减少(P<0.01或P<0.05);冰水-肾上腺素血瘀模型大鼠研究结果表明,黄栌复方胶囊0.1g/kg在200、100 mPa/s时,可降低全血粘度(P<0.05);黄栌复方胶囊0.1、0.2 g/kg及阿司匹林组0.05 g/kg,可显著性降低血浆粘度和血栓指数(P<0.05或P<0.01 );黄栌复方胶囊0.1 g/kg组可显著降低血小板黏附率(P<0.05),延长PT、TT和KPTT(P<0.05或P<0.01).结论:黄栌复方胶囊具有活血化瘀和镇痛作用,其作用程度与阿司匹林相当.

    作者:崔恩贤;龙丽辉;张公奇;曹永孝;解恩义;郭增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出秦艽中龙胆苦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所考察的因素中,对秦艽中龙胆苦苷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为:提取次数>溶剂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佳工艺为:用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本提取工艺可行,可为充分利用秦艽资源提供参考.

    作者:张兴旺;牛迎风;陶燕铎;邵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杠柳属植物中总甾体含量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测定杠柳属植物中甾体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作为对照品,对香草醛比色法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确定比色条件为挥干溶剂后加5%香草醛-冰醋酸0.2 mL和65%浓硫酸5 mL,于70℃水浴保温40 min;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样品的佳提取条件为药材粉碎至60目,按1∶ 15料液比加入甲醇,在60℃下超声提取2次,每次10 min.薯蓣皂苷元对照品在2.327~34.904 m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99.1%,RSD值为2.36%(n=6).结论:采用香草醛比色法测定杠柳属植物中总甾体皂苷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范俊迈;钟菡;张宏;胡晓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微乳法提取番石榴叶中槲皮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用微乳提取番石榴叶中槲皮素的方法.方法:考察油相、水、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确定佳微乳处方;用HPLC法测定微乳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并与溶剂提取法比较.结果:溶剂提取方法中,以甲醇提取得到的槲皮素含量大,为4.72 μg/mL;而在拟定的多种不同处方微乳的提取物中,有72%的处方所提取的槲皮素比甲醇的多;佳微乳处方乙酸乙酯(油相)-30%异丙醇(水相)-RH60(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3∶ 7)提取的量是甲醇的两倍多,为10.43 μg/mL.结论:与传统溶剂提取方法相比,微乳提取法能有效地提高番石榴叶中槲皮素的提取率.

    作者:卢瑞芯;卢文彪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川西獐牙菜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川西獐牙菜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川西獐牙菜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是1,3,8-trihydroxy-7-methoxyxanthone(Ⅰ)、2,8-dihydroxy-1,6-dimethyoxyxanthone(Ⅱ)、1,8-dihydroxy-2,6-dimethoxyxanthone(Ⅲ)、1,2,8-trimethoxyxanthone(Ⅳ)、1,3,5,6-tetrohyroxyxanthone(Ⅴ)、1,8-dihydroxy-3,7-dimethoxyxanthone(Ⅵ)、β-daucosterol(Ⅶ)、Clerosterol 3β-O-[6′-o-hydro-benzene-β-D-glucoside](Ⅷ)、ursolicacid(Ⅸ)、3β,28-dihydroxylup-20(29)-ene(Ⅹ)、erythrocentaurin(Ⅺ).结论:其中化合物Ⅷ、Ⅸ和Ⅹ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建胜;王雪梅;董秀华;杨海英;李干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贞术调脂方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肝脂酶的作用

    目的:研究复方贞术调脂方(FTZ)对饮食性高脂血症大鼠肝脂酶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FTZ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物非诺贝特组.正常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喂普通饲料并给予脂肪乳剂灌胃(10mL/kg),给药组给予脂肪乳剂灌胃4h后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观察动物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肝脂酶(HL)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肝组织HL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肝组织中HL蛋白含量.结果:大鼠灌胃高脂乳剂8 w后,模型组大鼠TC、TG、LDL-C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不同剂量FTZ组的TC、TG、LDL-C均低于模型组,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模型组大鼠HL的mRNA表达、蛋白量及其酶活性则显著低于正常;FTZ能使高脂饮食引起的HL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酶活性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FTZ对HL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酶活性均有调节作用,HL是FTZ调节血脂的重要作用靶点.这可能是其调血脂、抗动脉硬化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郭姣;贝伟剑;唐春萍;胡因铭;陈芳超;黄国彪;罗朵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药用植物华南忍冬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华南忍冬5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程度.方法: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扩增可分析位点.结果:10条随机引物扩增出100个可分析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87.00%.经POPGENE分析发现,华南忍冬居群平均水平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8.86%,Nei′s基因多样性(H)为0.2647,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4022,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Gst=0.3839);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0.8504,P=96.80%),表明地理隔离效应是导致居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根据遗传距离(POPGENE软件)和遗传相似系数(NTSYS-pc软件)的UPGMA聚类分析,罗浮山居群(LFS)和新兴居群(XX)先聚在一起,再与南宁居群(NN)聚成一类,而徐闻居群(XW)和海口居群(HK)聚成另一类.结论:基于华南忍冬的物种保护与资源利用,建议加强现有自然居群的就地保护,促进居群的自然更新;建立种质资源库,从中选育优良品系用于药材的规范化种植.

    作者:莫爱琼;耿世磊;张寿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竹沥水提取方法的优选研究

    目的:探讨竹沥水提取的佳工艺.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竹沥水提取液中总酚含量,比色法测定总氨基酸含量,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含量,以其为评价指标,对浸泡平衡度、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进行单因素优选.结果:浸泡时间为60 min,加水量为7倍,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次数为2次的工艺为佳工艺条件.结论:所用方法比醇提取成本降低,安全系数高,水提法适合竹沥的提取制备.

    作者:李红;刘党生;蒋晓煌;蒋孟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牛大力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牛大力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大孔树脂D-101、Sephadex LH-20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结果:从牛大力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甘草素(Ⅰ)、高丽槐素(Ⅱ)、紫檀素(Ⅲ)、美迪紫檀素(Ⅳ)、高紫檀素(Ⅴ).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宗鑫凯;赖富丽;王祝年;王建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黄连及其与肉桂药对配伍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药材提取物及黄连、肉桂药对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灌胃给药,采用HPLC法测定大鼠体内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组织样品中的盐酸小檗碱.结果:两种提取物以等剂量灌胃后,相同时间点在组织中,大鼠体内黄连、肉桂药对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大于黄连药材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组织含量.结论:在小肠、大肠、胃、肝、肺、脾、睾丸、心、肾、子宫、胰组织中都能检测到小檗碱,特别是胃肠道系统中的组织浓度较高,表明小檗碱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作者:焉巧娜;张朔;张振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热毒清口服液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热毒清口服液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的效果.方法:采用MTT法及细胞病变抑制实验,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测定热毒清口服液在Hep-2细胞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热毒清口服液的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9182.4 mg/L,抑制RS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559.8 mg/L,治疗指数(TI)为16.4.结论:热毒清口服液在体外实验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

    作者:黄升海;冯晓亮;刘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条叶唇柱苣苔的生药鉴别

    目的:对条叶唇柱苣苔进行生药鉴别研究.方法:采用形态鉴定和显微鉴定的方法对条叶唇柱苣苔的根状茎和叶进行鉴别.结果:条叶唇柱苣苔根状茎横切面上木质部呈连续环状;根迹维管束和方晶可见.叶横切面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界限不明显.根状茎粉末中纤维长条形;网纹导管成群;油细胞和方晶较多.叶粉末中导管多为网纹导管;油细胞多见.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该种药用植物的鉴别依据.

    作者:白贞芳;王晓琴;刘勇;肖培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木鳖子炮制的历史沿革

    通过对木鳖子历代炮制方法的系统研究证实,木鳖子的炮制始于唐代,方法包括净制、炒制、辅料制及制霜等.木鳖子有毒,内服多用炮制品.

    作者:林慧彬;安芸;路俊仙;戴雪梅;林建强;林建群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酶法除南板蓝根粗多糖中蛋白质的佳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南板蓝根多糖提取的佳酶法脱蛋白质工艺条件.方法: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佳脱蛋白质工艺条件,以水解液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pH、胃蛋白酶的用量、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4个因素对有效成分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佳脱蛋白质工艺条件为pH7.0,胃蛋白酶的用量28 g/kg,水解温度50℃,水解时间4 h,水解液多糖含量为87.8%.

    作者:盛家荣;孙小兵;卜铃东;陆健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炮制对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炮制对女贞子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影响,探讨女贞子酒制过程中特女贞苷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女贞子生品和不同炖制时间酒炖品中特女贞苷的含量.结果:6种酒炖品中特女贞苷含量较生品降低了4.76%~60.71%;且随着炖制时间的延长,炮制品中特女贞苷含量逐渐降低.结论:该实验结果为女贞子饮片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学兰;侯杰;李慧芬;唐超;郭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