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改凤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无肺部基础疾病患者4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患者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行常规护理的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观察组23例患者为2015年11月~2016年1月行PDCA管理后,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9%,好转91%,对照组发生率为35%,好转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是有效提高VAP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万芳;程念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新形势下急诊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以及如何有效规避护理风险,提供高质量的急诊护理服务.方法 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急诊护理管理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并准确识别护理风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护理风险防控措施,对比实施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3%,管理后的发生率为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风险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50%,实施后满意度为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形势下做好急诊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明显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汪文蓓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针对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的调查分析及护理管理方案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6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期中2014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300例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患者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皮肤破损率、皮肤破损严重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6.33%,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1.3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I期、II期压疮严重程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方案,有效的降低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临床护理满意度提高.
作者:黎东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回顾性方式进行分析,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感染发生情况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医护人员按照我院所指定的新生儿护理管理标准进行不断的优化、改善.分析2013年~2015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 2015年新生儿的感染发生率为0.63%,显著低于2013年(2.63%)和2014年(1.70%)的感染率,2015年与前两年的感染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院内新生儿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是院内感染管理的一项重要结构,充分体现护理管理的作用,落实护理管理的方式,对预防并控制院内感染有着显著的显示意义.
作者:曾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抽签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凤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患有食管癌需要食管带膜支架植入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患者支架植入后实施胸外科普通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干预组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管带膜支架植入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激励护理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我院2015年1~12月182例脑卒中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激励护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ADL评分、护理质量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吴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有效的护理方式应用于新生儿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术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和体会.方法 本研究对我院在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采用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术的新生儿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 所有患儿经全面的护理干预后,无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自动出院1例只因经济因素,所有患儿的护理效果较好,护理满意度为96.67%.结论 在新生儿脐动脉和脐静脉插管术治疗中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莫革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与狂躁症伴发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4~2015年我院收治的25例精神分裂症伴发糖尿病患者(A组)与25例狂躁症伴发糖尿病患者(B)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感染情况、低血糖反应.结果 A组较B组更易拒饮拒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更易暴饮暴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健身运动、健康知识掌握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两组患者疾病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合理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慧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5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组分为2组,传统护理为对照组,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后的优质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显著.
作者:孙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功能性便秘结肠水疗与传统灌肠治疗疗效比较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功能性便秘患者103例,收取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并将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结肠水疗治疗.结果 观察组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9.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水疗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效果,再通过实施常规护理,不仅能有效增加患者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张莉;潘桃仙;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疼痛、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程度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二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90例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叶;胡艳梅;王林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将4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CT增强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情况.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的2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11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检查前采取一般指导工作,实验组在检查前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接受CT检查前的心理焦虑评分分别为(35.25±6.23)分与(45.82±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利于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黄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小儿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3例百草枯中毒患儿尽快采取洗胃、血液灌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3例患儿均好转.结论 积极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可降低患儿病死率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蒋晓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乳腺癌术后上肢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乳腺癌患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结果 观察组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乳腺癌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乳腺癌患者采用延续护理,能促进患者上肢功能尽快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郑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无痛胃镜诊疗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对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120例消化内科患者中的60例患者行无痛胃镜诊疗,将本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60例患者行常规胃镜检查,本组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本次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作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诊疗操作优良率为95.5%优于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胃镜诊疗相比,无痛胃镜诊疗具有适应性好、疼痛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等优势;患者对其操作满意度评价较高,但由于价格昂贵临床普及率低.
作者:曹湘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阐述如何做好口腔护理减少牙周炎的发生牙周炎即牙周组织的炎性病变,炎性反应常常局限于牙龈,其主要症状为牙龈出血、牙龈颜色改变、牙周脓肿及牙槽骨吸收等.而且病变除了可以导致牙齿松动、牙列缺失、影响咀嚼功能外,还常常伴有口腔异味等口腔舒适状态的改变,直接危害到患者的高质量生活.同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其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段不集中是近年来表现出来的特点,另外牙周炎的发病诱因除遗传、自身患糖尿病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其发病与个人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饮食、吸烟、不良的口腔清洁行为、不良情绪的刺激等.所以做好健康、亚健康人群及口腔疾病患病人群的口腔健康干预是我们口腔医务人员需尽的义务.
作者:赵彩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声门下吸引不同吸引间隔时间对预防VAP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比较,探讨出佳吸引间隔时间.方法 选2016年3月~2016年10月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ICU和EICU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18岁以上成年患者.将患者按照间歇声门下吸引间隔时间不同每2、3、4 h行声门下吸引随机分为A、B、C三组.记录三组声门下引流量、VAP发生情况、不同吸引间隔时间相应的并发症等.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和分析,三组VAP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气囊气道黏膜上可肉眼见其出血,气道粘膜潜血实验阳性率发生高于其他两组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次发生刺激呛咳的次数明显多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声门下分泌物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发生堵管次数大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隔3 h在行声门下进行吸引,可较好的减少气囊上滞留物,使气囊上气道黏膜能够充分的休息,缓解负压对气道黏膜的损伤,减少刺激呛咳.护理人员能够较好的提供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和医疗资源,降低对患者的刺激,提高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吴娟;李国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