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评价

李莉

关键词:舒适护理, 围手术期, 先天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将4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多样化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传统护理和多样化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上的应用,探讨多样化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本研究入组10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到传统护理租和多样化护理租,每组50人.观察在15 d后患者血糖和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①多样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②多样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结论 多样化护理方案是一种很好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方案,可以降低血糖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时志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对减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事件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94.12%高于对照组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3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大限度地满足患者需求,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预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孙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品管圈管理在提高静脉留置针规范固定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品管圈管理在提高静脉留置针规范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于2015年9月25日和2016年1月6日分别选取本院消化内科31例、33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大小对比.结果 品管圈管理前,31个使用留置针的患者,有18个留置针固定不规范,规范率为41.94%.品管圈管理后,33个使用留置针的患者,有5个留置针固定不规范,包括1例留置针肝素帽未进行桥式固定,4例未以穿刺点为中心,规范率为84.85%,管理前后静脉留置针固定规范率大小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后,可以使得留置针固定更加规范,延长了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降低了输液并发症,同时缓解了因为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不适,保障了输液的安全,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吴莺;叶燕华;印琴琴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脾动脉球囊阻断联合脾射频消融术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探讨脾动脉球囊阻断联合B超引导向下经皮穿刺脾脏射频消融术治疗脾功能亢进术中配合.在脾动脉球囊阻断状态下及B超定位引导下,用多极针经皮穿刺到脾组织,进行射频消融.首先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做好术中以及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正确评估脾动脉球囊阻断状态时生命体征变化.护理的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5例脾功能亢进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脾脏射频消融术(RFA),RFA平均时间为(46.4±5.4)min.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侧大量血性胸腔积液,给予止血及穿刺引流并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作者:龙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应用品管圈提高恶性血液病粒细胞减少期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的实践效果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血液病粒细胞减少期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的实践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制定血液病粒细胞减少期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查检表,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 改善前恶性血液病粒细胞减少期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为82.69%,改善后感染知识知晓率为96.15%,进步率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粒细胞减少期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张静;徐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重症病房医院因素分析及护理探讨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特点及其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多种因素,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出现感染21例,感染率为21.21%.其中,感染率高的为患者年龄>70岁,感染率高达38.89.其次是对患者采取侵入性操作的,感染率为25.81%.将影响重症监护病房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是否采取侵入性治疗或检查、患者的年龄是否大于70岁、住院时间是否大于30天,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以及患者是否进行了急诊手术等多种因素做为自变量,将患者的感染率作为应变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进行了侵入性操作、患者年龄大于70周岁、住院时间大于30天和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进行回归方程(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因素具有复杂性,患者年龄过大以及进行侵入性操作是引起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

    作者:李友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目的 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50例为2014年8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患者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均成功的顺利的完成手术,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TURP综合征,1例病人引发膀胱痉挛,经过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尚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百草枯中毒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13例百草枯中毒患儿尽快采取洗胃、血液灌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3例患儿均好转.结论 积极有效的急救及护理措施可降低患儿病死率和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蒋晓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胃溃疡患者针对性护理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溃疡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一组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慢性胃溃疡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齐秀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未进行系统的院前急救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系统的院前急救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组患者各30例,并观察2组患者的接受急救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院前急救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影响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孟凡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总结分析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细节化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以90.0%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0.0%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观察组以90.0%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70.0%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护理方法可进一步为患者的疗效奠定基础,保证患者的康复,同时能够以更加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艳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对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50例,通过简单随机分组分为2组,传统护理为对照组,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后的优质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显著.

    作者:孙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急诊输液使用留置针意愿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急诊患者及护士在输液时对静脉留置针的需求,为更好地实现零钢针提供依据.方法 进行访谈,对急诊输液的患者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选择留置针与输液量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使用留置针与护士因素关系中:①技术不被信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停留留置针及收费流程繁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留置针成本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没有选择使用留置针输液与护士因素及输液量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在急诊实现全面留置针输液,需要加大力度做好护士技术的培训工作、简化流程、捆绑收费,做好留置针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在使用留置针的优点及使用后的维护方面.

    作者:陈雪琼;陈锦霞;黄秀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及体会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类常见的出生缺陷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是威胁儿童成长发育的的一类严重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1].常见病为法洛四联症(tetralogyofFallot),其基本病理为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通过手术可以治愈或减轻症状,这样患儿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已经成为治疗中重要的环节,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我院就近几年临床中对患儿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

    作者:阳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配合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对脑出血患者在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给予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采用锥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1例(采用常规护理+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GCS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生命系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在锥颅血肿清除术中给予舒适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钱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护理方法 及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5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实施治疗,在治疗期间做好全面的护理工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在氧分压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全面的护理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消除临床症状,保证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慢性湿疹实施结构性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应用结构性心理干预对慢性湿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慢性湿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结构性心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SCL-90(心里自评健康量表)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等因子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96.00%和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构性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及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的研究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均为2.5%,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同时用药相对安全,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董晨飞;王雪梅;时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析ICU护理工作量与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ICU护理工作量与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法、整群抽样法和横断面研究法,使用NAS护理活动评分、护理工时调查表以及忽视自身满意度评分系统,调查护理工作量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 分析评价白班、晚班和通宵班护理活动评分的方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班和通宵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量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可以了解该时间段的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为管理人员提供排班参考.

    作者:范燕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 分析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3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面将全部3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15例)和实验组(15例),分别采用普通翻身床和悬浮床治疗.结果 在创面干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每天护理耗时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5);在创面感染发生率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悬浮床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治疗,并加强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并让护理工作任务量有效减轻,降低创面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东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