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慧
目的 探讨开塞露塞肛解除产后或剖腹产拔除尿管后之尿潴留病人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选择52例尿潴留病人接受开塞露塞肛治疗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4例未用该药病人为对照组.结果 用药组效果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副作用.结论 尿潴留病人应用开塞露塞肛,可以解除痛苦,减少并发症,且用药方便,经济.
作者:陈灵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将4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围手术期应用舒适护理,有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探讨舒适护理在手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舒适护理的为实验组,在两组患者结束护理后,比较两组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手外科患者护理中具有积极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艳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声门下吸引不同吸引间隔时间对预防VAP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比较,探讨出佳吸引间隔时间.方法 选2016年3月~2016年10月入住江苏省人民医院ICU和EICU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18岁以上成年患者.将患者按照间歇声门下吸引间隔时间不同每2、3、4 h行声门下吸引随机分为A、B、C三组.记录三组声门下引流量、VAP发生情况、不同吸引间隔时间相应的并发症等.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和分析,三组VAP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气囊气道黏膜上可肉眼见其出血,气道粘膜潜血实验阳性率发生高于其他两组的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每次发生刺激呛咳的次数明显多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声门下分泌物量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发生堵管次数大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隔3 h在行声门下进行吸引,可较好的减少气囊上滞留物,使气囊上气道黏膜能够充分的休息,缓解负压对气道黏膜的损伤,减少刺激呛咳.护理人员能够较好的提供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和医疗资源,降低对患者的刺激,提高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吴娟;李国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肋骨骨折造成肺部感染的预防.方法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宣教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3±4.1)天,明显高于观察组的(9.1±3.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多发性肋骨骨折造成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显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庞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0例(2014年10月~2016年2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语言、肢体功能恢复评分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语言功能康复评分为(80.32±5.41)分、肢体功能康复评分为(65.71±7.9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于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 自2013年4月~2015年4月选取200例高血压病患,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观察分析其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200例高血压病患在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后,血压得到明显的控制,且病患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与进行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较为良好的效果,能够明显的帮助病患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病患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利于提升病患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日后的高血压防治中普及运用.
作者:张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203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5.9%、住院天数(17.9±5.1)d,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4.9%和住院天数(20.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薛丽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无肺部基础疾病患者4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患者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行常规护理的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观察组23例患者为2015年11月~2016年1月行PDCA管理后,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9%,好转91%,对照组发生率为35%,好转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是有效提高VAP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万芳;程念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对PICC管置入的癌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PICC管置入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性护理,对干预组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管口周围皮肤感染(0.00%)、刺穿部位出血(1.67%)、导管堵塞(0.00%)、导管位移和导管脱出(0.00%)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67%)的发生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管置入的癌症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庆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多举措联合实施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病房人文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心血管内科病房收治的130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举措联合实施的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住院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举措联合实施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病房人文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对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常陆;朱媛媛;王梦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均为2.5%,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同时用药相对安全,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董晨飞;王雪梅;时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方法 及其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90例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青年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叶;胡艳梅;王林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病因和贫血治疗状况,为临床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净化治疗的13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原发病因、贫血治疗状况进行探讨.结果 在诸多原发病因中,高血压肾损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发病因素;经治疗,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尿素清除率逐渐接近,当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增加时,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而且有80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在110 g/L以上.结论 高血压肾损害、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糖尿病肾病是促使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贫血治疗,能够提升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贫血状况.
作者:杨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探讨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缺失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通过分析护理人文关怀必须从护理基础教育抓起,并在实践中帮助护理人员建立人文关怀理念,提升护士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纳入医院管理.创建人性化护理服务管理制度,为医务人员和病人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就医氛围.
作者:秦庆祝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 以及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8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分析患儿护理后与护理前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在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方面,护理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采用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明显的改善患儿症状,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冬颖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心肌梗死患者68例,将其根据入院号尾数奇偶随机分组,分为PDCA组与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常规组患者行心梗常规护理;PDCA组心梗常规护理同时应用PDCA护理,将两组患者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PDCA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少于常规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评分、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A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控制心绞痛发作,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姚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特点及其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多种因素,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出现感染21例,感染率为21.21%.其中,感染率高的为患者年龄>70岁,感染率高达38.89.其次是对患者采取侵入性操作的,感染率为25.81%.将影响重症监护病房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是否采取侵入性治疗或检查、患者的年龄是否大于70岁、住院时间是否大于30天,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以及患者是否进行了急诊手术等多种因素做为自变量,将患者的感染率作为应变量,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进行了侵入性操作、患者年龄大于70周岁、住院时间大于30天和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进行回归方程(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因素具有复杂性,患者年龄过大以及进行侵入性操作是引起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的主要因素,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水平.
作者:李友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微信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实际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建设微信管理平台手术室护士3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利用微信来加强对护士的护理质量管理.分别统计医生满意度和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并做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医生对实验组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同时实验组手术室护理质量较之对照组也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 用微信管理平台可以有效提高手术室的管理质量,确保手术室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完成.
作者:习改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功能性便秘结肠水疗与传统灌肠治疗疗效比较及护理措施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功能性便秘患者103例,收取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并将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结肠水疗治疗.结果 观察组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9.4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肠水疗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显著效果,再通过实施常规护理,不仅能有效增加患者总有效率,还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值得应用.
作者:张莉;潘桃仙;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