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华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来我院接受脑出血治疗的10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成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经相应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石焦峡;魏玲玲;苑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有创血压监测在中心ICU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中心ICU所收治的1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桡动脉穿刺行有创血压监测(观察组,87例)与肱动脉行无创血压监测(对照组,87例)的实际效果,每间隔15 min记录一次,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采用有创血压监测的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为(13.25±1.05)kPa,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47±1.24)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无创血压监测而言有创血压监测能够准确的反映出患者的血压状况,从而给予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以更加直观、确切的诊断依据,同时实施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丁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我院5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生理、精神、环境、独立性、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各维度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更少,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作者:刘小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阐述如何做好口腔护理减少牙周炎的发生牙周炎即牙周组织的炎性病变,炎性反应常常局限于牙龈,其主要症状为牙龈出血、牙龈颜色改变、牙周脓肿及牙槽骨吸收等.而且病变除了可以导致牙齿松动、牙列缺失、影响咀嚼功能外,还常常伴有口腔异味等口腔舒适状态的改变,直接危害到患者的高质量生活.同时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其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段不集中是近年来表现出来的特点,另外牙周炎的发病诱因除遗传、自身患糖尿病及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其发病与个人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饮食、吸烟、不良的口腔清洁行为、不良情绪的刺激等.所以做好健康、亚健康人群及口腔疾病患病人群的口腔健康干预是我们口腔医务人员需尽的义务.
作者:赵彩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析贝那普利及硝苯地平治疗小儿慢性肾衰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并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 将50例慢性肾衰高血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予以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只予以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血压水平控制良好,而对照组血压水平控制欠佳.两组相比较,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比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更容易恢复正常,两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作用于慢性肾衰高血压患儿的疗效显著,值得采纳与推行.
作者: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灾害护理培训在提高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 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灾害应急知识量表得分、灾害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评分等级.结果 灾害护理专业知识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灾害急救知识量表得分较培训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评分总合格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结论 灾害护理专业知识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灾害急救知识水平及急救能力,进而提高病人的抢救存活率.
作者:王莹;王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选取60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干预,探究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高作用,从而提高疗效,可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武瑞青;张先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手段对传染病护理过程中的伦理冲突的解决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传染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为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疾病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伦理冲突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传染病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护理过程中的伦理冲突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贾莉霞;张影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后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住院治疗的19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以评估个体化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采用个体化延续性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9%(8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5%(69/96);观察组服药依从率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而提高疗效.
作者:于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我院无肺部基础疾病患者4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患者为2015年4月~2015年10月行常规护理的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观察组23例患者为2015年11月~2016年1月行PDCA管理后,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病例人员,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VAP发生率为9%,好转91%,对照组发生率为35%,好转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法是有效提高VAP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万芳;程念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强化神经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干预,降低患者的疾病并发率.方法 以我院在2015年6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完成治疗以后对两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在物质生活状态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能够使其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并且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阙昭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ICU护理工作量与护理工作人员自身的满意度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观察法、整群抽样法和横断面研究法,使用NAS护理活动评分、护理工时调查表以及忽视自身满意度评分系统,调查护理工作量与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 分析评价白班、晚班和通宵班护理活动评分的方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班和通宵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测量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可以了解该时间段的护理工作量及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为管理人员提供排班参考.
作者:范燕慧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60例(2014年10月~2016年2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语言、肢体功能恢复评分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语言功能康复评分为(80.32±5.41)分、肢体功能康复评分为(65.71±7.93)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于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肠道清洁度更好.方法 盲选观察性研究,200名患者随机分成A组(对照组)和B组(实验组),根据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标准评估两组肠道清洁度.结果 B组肠道清洁度评分高于A组.结论 优质的护理服务能让患者的肠道清洁度更理想.
作者:王治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30例患者,对这30例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包括手术前护理准备,术后各项检查以及基础护理等护理措施,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均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朱颖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特征性护理指导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70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特征性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4 h腹围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4 h腹痛腹胀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实施特征性护理指导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郭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空调温度高低与出现胃寒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病室,5病室、7病室、9病室温度控制24℃与3病室、6病室、8病室、11病室病人温度在27℃为研究对象,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不同温度控制的差异研究对出现胃寒症状的病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常在温度控制在24℃出现胃寒症状存在相关性,应进行重点防治.
作者:张敏;肖淑娟;王瑞;王耀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治疗,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均为2.5%,组间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同时用药相对安全,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作者:董晨飞;王雪梅;时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CT增强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情况.方法 择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的22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依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110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检查前采取一般指导工作,实验组在检查前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接受CT检查前的心理焦虑评分分别为(35.25±6.23)分与(45.82±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对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降低对比剂副反应发生率,利于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黄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个性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从我院选取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为96.0%,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均为72.0%,从中就可以知道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占有优势.结论 个性化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加快了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晶晶;杨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