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测定地锦草中槲皮素、山柰素的含量

雷鹏;刘韶;李新中;徐平声

关键词:地锦草, 高效液相色谱法, 槲皮素, 山柰素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地锦草中槲皮素、山柰素含量,色谱柱:Diamonsil C18(4.6×250 mm);流动相:甲醇-0.025%磷酸(60∶40);流速:1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60 nm.槲皮素在0.147~0.735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5%;出柰素在0.042~0.21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24%.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地锦草质量评价的方法.
中药材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药材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

    目的:建立三七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ODS C18(5 μm,4.0×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49∶51),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25℃.结果:人参皂苷Rg1的线性范围为1.084~21.68μg,r=0.9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2.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三七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思煌;卓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黄芩清肺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为了确定黄芩清肺口服液的制备工艺,根据处方药味所含成分的性质特点,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苦杏仁提取HCN的工艺研究;黄芩等药材水提正交试验,以黄芩苷作为定量检测指标,优选出黄芩等药材水提的佳工艺是以12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乙醇沉淀工艺研究,确定了乙醇沉淀工艺为加入3倍药液体积的80%乙醇;药液澄明度稳定性工艺研究,通过向芳香水中加入聚山梨酯-80,对药液进行冷藏处理,调节药液的pH值,从而解决成品的澄清度问题.

    作者:陈洁标;陈世斌;黎佩红;陈舒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药蒲公英的引种驯化

    利用气候与生态地理学相似理论,从蒲公英属70多种中选出药蒲公英,由原产地新疆莎车引到山西太谷试种,生长良好.种后第三年,每年可多次割叶,生育期长达273 d,年亩产籽40 kg,年产鲜叶3596 kg/亩.本种适应性强,且具很强的抗病虫能力,勿需施用农药,极有栽培开发前景.

    作者:宋秀英;赵晓明;乔永刚;宋芸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不同产地鹿茸中次黄嘌呤的HPLC含量测定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鹿茸药材中活性成分次黄嘌呤的含量.色谱柱:Discovery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1000 ml水+1.36 g磷酸二氢钾+0.092 ml磷酸)(8∶92);检测波长:249 nm.结果:次黄嘌呤在0.1~1.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7.73%(RSD=1.13%).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次黄嘌呤的定量分析.

    作者:梁志敏;李建平;林喆;原忠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四逆汤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寒凝或阳虚共65例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四逆汤治疗组和消心痛对照组,比较两者在症状、ECG、心肌耗氧、心功能等方面的疗效.结果:在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心功能方面,四逆汤疗效优于消心痛;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ECG、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等方面与消心痛相似.结论:四逆汤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对寒凝或阳虚型冠心病心绞痛有确切疗效.

    作者:梁英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补肾活血浸膏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浸膏对豚鼠肠系膜微血管、大鼠胸主动脉环、门静脉环及其血浆的NO、血管的NO和NOS、cNOS、iNOS的影响,研究本方的舒张血管作用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去甲肾上腺素致豚鼠肠系膜微血管收缩研究其整体的舒张血管作用;观察药物对苯肾上腺素收缩离体大鼠胸腔主动脉环或静脉环的作用,以及在预加优降糖或普萘洛尔或去血管内皮后其作用的影响;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给予药物后大鼠血浆和血管的NO及血管NOS、cNOS、iNSO的含量变化.结果:补肾活血浸膏有扩张去甲肾上腺素致豚鼠肠系膜微血管收缩的作用;松弛苯肾上腺素引起的离体大鼠胸腔主动脉环或静脉环的收缩作用,预加优降糖仍然有松弛作用.然而对预加普萘洛尔后补肾活血浸膏剂量低时保持舒张血管作用,剂量增加时反而引起收缩血管作用,大鼠胸腔主动脉环去内皮后药物无松弛作用,反而引起收缩作用;补肾活血浸膏高、低剂量组均能升高血浆NO水平,但只有高剂量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性升高大鼠主动脉NO(P<0.001,P<0.05);高剂量组显著性升高NOS(P<0.05)和cNOS(P<0.001),低剂量组有升高NOS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对cNOS有显著性升高作用.结论:补肾活血浸膏的舒张血管作用机制与血管内皮释放NO和促进NOS、cNOS合成有关.

    作者:冯冰虹;赖远征;赵宇红;李娟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目的:建立复方丹参片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药品微生物检验手册>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00版)收载的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建立复方丹参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结果:实验证明采用薄膜过滤法对复方丹参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能充分滤除药品中抑菌物质,有效检出该药品中污染存活的细菌;该方法的阳性对照菌的平均回收率为82.1%.结论:建立了适用于复方丹参片微生物限度检验的薄膜过滤法,该法能有效地消除药品中抑菌物质的干扰,其检出率高.

    作者:张玉兰;洪建文;罗翰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广东潮汕地区常见混用中草药

    介绍广东潮汕地区常见二十多组中草药的混用情况,旨在为纠正潮汕地区混用中草药提供参考,以达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作者:罗梓河;陈桂荣;翁舜章;黄东燕;杨应霓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山慈菇伪品山兰的显微鉴别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山慈菇及其伪品山兰进行了鉴别比较.

    作者:干国平;刘焱文;段木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梳帽卷瓣兰的显微鉴定

    本文对民间常用药果上叶的一种,即梳帽卷瓣兰Bulbophyllum andersonii(Hook, f.)J. J. Smith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研究,为果上叶药材的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瞿显友;舒抒;钟国跃;秦松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HPCE法测定不同产地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测定麻黄中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含量.缓冲液:0.1 mol/L硼酸溶液:0.2 mol/L氢氧化钾溶液=4∶1,pH=8.90);电压:10 kV;实验温度:25℃;测定波长为192 nm.结果表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为基线分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5%(RSD=2.2%),96.69%(RSD=2.9%).

    作者:陈康;林文津;林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的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和E含量

    应用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的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和刺五加苷E含量.YMC C18(150×4.6 mm,5 μm)色谱柱,以0.1%磷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方法.本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刺五加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杨敬芝;李建北;张东明;王锦刚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海带多糖对实验性高血脂鹌鹑的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目的:研究海带多糖对实验性高血脂鹌鹑的降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鹌鹑建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注射海带多糖2 wk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计算HDL/TC值及肝脏指数;分离动脉,Sudan染色,观察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及动脉内膜病理改变.结论:海带多糖可显著降低血清TC、TG、LDL及肝脏指数,显著升高HDL/TC值,同时明显减少高血脂实验动物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内膜病变程度.结论:海带多糖能很好的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作者:李春梅;高永林;李敏;史文华;刘志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灯盏花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脑梗塞63例分析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3例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50 mg+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日,低分子肝素钙5000 u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隔12小时1次).对照组60例,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 ml+复方丹参注液2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疗程为10天.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3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均未见上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等严重副作用,副作用轻微并相似,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灯盏花素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黄干洪;刘东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锁阳不同生长期鞣质含量的动态研究

    本文用高锰酸钾法和络合滴定法测定不同生长期野生与人工种植锁阳的鞣质含量.结论表明,锁阳鞣质含量呈现规律性变化,以出土期含量较高.如仅以鞣质作为其有效成分之一,出土期所采集的锁阳药材质量较好.该结果为锁阳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常艳旭;苏格尔;尹诚国;刘基焕;张吉树;布赫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应用葡聚糖微型凝胶柱与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辣椒碱柔性脂质体的包封率

    应用葡聚糖微型凝胶柱,结合紫外一阶导数法消除背景对辣椒碱测定的干扰,脂质浓度在4%以上其包封率可达到药典规定.本法快速、简单、准确.

    作者:汤佩莲;龙晓英;林丹;李力任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风湿止痛胶囊急性毒性试验

    目的:通过对风湿止痛胶囊进行小鼠灌胃造成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其安全性,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风湿止痛胶囊大浓度、大体积进行小鼠灌胃,测定其1日大给药量.结果:小鼠1日大给药量为4.18g,相当于成人临床日用量的178倍.结论:风湿止痛胶囊较为安全,可供临床研究试用.

    作者:伍炜培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北柴胡不同农家栽培类型调查初报

    本文采用形态学方法,调查比较种植的北柴胡有三个农家栽培类型,即多支根型、少支根型和单根型.它们仅在根、茎分枝及叶的形态等存在明显差异,属种内变异.多支根型的根系发达于其它两种类型,栽培时应注意优选.

    作者:岳建英;秦雪梅;王玉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广藿香水提物的抗菌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广藿香的水提物抗菌的药效.方法:纸片扩散法,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菌种的抑菌圈大小,判断药物的抗菌效果;挖沟扩散法,通过观察药物对实验菌种的抑菌带长度,判断药物的抗菌效果;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对菌种的小抑菌浓度.结果:广藿香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肠炎球菌、产气杆菌均有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较明显,但对大肠杆菌没有作用.结论:本研究为广藿香水提物的抗菌效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为从广藿香水提物中寻找药效的抗菌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罗超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光茎大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光茎大黄根部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重结晶、MS、1HNMR、13CNMR等技术进行分离、结构鉴定.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七个化合物,分别是:正二十六烷酸(n-hexacosnic acid,Ⅰ),棕榈酸(palmitic acid,Ⅱ),胡萝卜甙(daucosterol,Ⅲ),大黄酚甲醚(chrysophanol-8-Me ether,Ⅳ),ω羟基大黄素(citreorosein,Ⅴ),大黄酚-8-O-葡萄糖甙(chrysophanol-8-O-β-D-glucopyranoside,Ⅵ)和2,5-二甲基-7-甲氧基色原酮(2,5-dimethyl-7-methoxychromone Ⅶ).结论:该七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魏玉辉;武新安;张承忠;李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药材杂志

中药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