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见胃腔置管术中通过咽喉部的技巧

袁霞

关键词:胃腔置管, 咽喉部, 技巧, 总结
摘要:胃腔置管术属于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护理技术,在病人的术后恢复、临床抢救及维持治疗等方面具有较大应用价值.胃腔置管过程中顺利通过狭窄的咽喉部位属重要步骤之一,为提高胃腔置管术中通过咽喉部的成功率,本文根据置管目的、患者病情、年龄、耐受性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的技巧,以达到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有效配合治疗及减轻患者的痛苦的效果,并未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喜疗妥乳膏联合微波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阐述重症患者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患者50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喜疗妥乳膏外涂,观察组给予喜疗妥乳膏外涂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损伤愈合时间(3.12±0.14)d、疼痛评分(0.35±0.07)分、治疗满意度96%,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应将喜疗妥乳膏与微波治疗联合应用到重症患者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治疗中,使渗出局部皮肤及血管尽快恢复,减轻病人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娟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舌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运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舌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舌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干预措施后口腔卫生、体重、心理变化的等情况.结果 患者的骨髓抑制期口腔异味发生率为12%,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3.33%,焦虑程度下降(P<0.05).结论 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舌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降低口腔异味发生率,有效预防感染,同时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

    作者:朱淑连;陈芸梅;郑莹;曾小琳;黄绵娜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观察品管圈应用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品管圈应用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5年6月建立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品管圈小组,其采用优质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品管圈的流程实施,改进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对手术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 使用品管圈前后,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的配合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品管圈能有效提升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成效,使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得到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使护理人员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其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引入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来我院抢救的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心肌梗死复发率研究组为8.33%(2/24)、对比组20.83%(5/24),两者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采用全程优化护理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能够明显的缩短,同时复发几率也能明显的降低.

    作者:潘玉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

    目的 探究患者术中低体温措施与方法.方法 选取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后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患者采取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可减少术后低温情况出现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帅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分阶段心理护理对于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阶段心理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因患有重症肌无力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肌无力危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入院前焦虑与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天焦虑与抑郁评分、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给予分阶段心理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等消极情绪,还能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虹;段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人工鼻和呼吸湿化治疗仪(AIRVO)对人工气道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人工鼻和呼吸湿化治疗仪(AIRVO)对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8月于我院诊治的人工气道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8例用人工鼻,观察组60例用呼吸湿化治疗仪.结果 观察组患者湿化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更高、VAP与呛咳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气道患者选择人工鼻或呼吸湿化治疗仪护理的效果均显著,但呼吸湿化治疗仪提高患者湿化满意率、降低其VAP与呛咳发生率的效果更佳,护理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时可选择适宜时机为患者交替使用,以期获得更高的护理效果.

    作者:王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循证手术室护理服务应用于急诊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循证手术室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样本,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干预组经过循证手术室护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方法,能够在促进治疗效果提升的同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陈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3月120例慢阻肺患者作为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分对照组、延续组两组,各有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延续组出院后继续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各项评分.结果 延续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延续组肺功能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各项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延续组生活质量量表QOL-100各项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作用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马莉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在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采用传统功能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验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各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改变护理人员工作理念以及服务价值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归属感,使得患者的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满意程度大大提升.尤其是面对子宫脱垂患者特殊的病情,更能够取得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谢诗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效果作以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模式护理干预,笔者将其中39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余下39例实施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将两组临床护理有效率作以比较.结果 经护理达显效、有效护理效果等级标准的患儿在观察组占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6.9%,两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23,P<0.05).结论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对护理干预有着迫切需要,临床重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干预方法的总结与经验积累对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大有帮助.

    作者:朱小华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运用于妇产科护理中所具有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方式干预,而实验组则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的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在护理之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满意度是94.00%,常规组产妇满意度是80.00%,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夏春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风险控制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控制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风险控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和常规护理+风险控制的控制组,各60例.统计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控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远低于常规组的13.33%;控制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等级分布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前者总满意率也远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护理中引入风险控制理念既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又可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肖利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输血护理中输血路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接诊行输血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2例参照组与52例实验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输血路径干预,对比两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输血差错率及护理人员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输血路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及输血差错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输血护理中应用输血路径,不仅可有效降低输血差错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知情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黎燕珊;岑雨贞;黎燕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探讨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案

    我国是全世界糖尿病发病率高的国家,患病率为11.6%,共计1.139亿人口,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剧增,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性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护理专科咨询门诊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面对面、一对一的与患者交流,因人施教,实施个案护理.糖尿病护理门诊的患者教育具有循序新进,个性化、參与性强等特点.多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的方法进行个性化糖尿病教育,对计划管理患者的治疗和缩短住院天数非常重要.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模式在流产女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模式在流产女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行人工流产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护理.随访1年,了解两组患者再孕流产情况,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4.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85.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在再孕流产情况方面,观察组再孕流产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流产女性采取优质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再孕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旭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心得研究

    目的 研究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心得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3日~2017年4月26日我院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分析这2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无继发性感染,患者的整体满意度非常高.结论 通过对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全面照顾的环境,给患者一个舒适的理疗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崔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 对临床护理干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生存质量的临床应用效果作以评价.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课题设计对照实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按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患者,予以观察组患者提供临床护理干预.采用QOL测评量表评定护理后患者生存质量,同时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与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焦虑、抑郁等维度评分明显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t=3.091,t=4.143,t=3.754,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应用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肺功能大有裨益,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颜军梅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样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非常明显,且患者满意度高,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佩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

    目的 主要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早期胃肠道营养组(观察组,22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组(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第1天,7天,14天,21天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术后意识恢复情况,饮水试验评分判断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的营养筛查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观察组的营养筛查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7天,14天,30天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第30天观察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30天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减少了大面积脑梗塞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顺利早期康复.

    作者:吴静;蒋蕾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