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夏春红

关键词:优质护理, 干预, 妇产科护理, 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运用于妇产科护理中所具有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方式干预,而实验组则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的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在护理之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满意度是94.00%,常规组产妇满意度是80.00%,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控制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控制作用

    目的 探讨分析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护理中实施风险控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泌尿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和常规护理+风险控制的控制组,各60例.统计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两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控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远低于常规组的13.33%;控制组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等级分布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前者总满意率也远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护理中引入风险控制理念既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又可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肖利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比较分析,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25%,并且干预组护理一个月后,血尿酸水平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杉;殷少飞;苏真真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护理措施

    目的 探究分析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5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欣母沛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万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癌性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度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及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止痛)和对照组(单纯予基础护理及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止痛),各40例.采用疼痛数字分级评分(NRS)法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护理及规范化癌痛三阶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法可更好地控制癌痛,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刘凤霞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在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采用传统功能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验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各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改变护理人员工作理念以及服务价值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归属感,使得患者的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满意程度大大提升.尤其是面对子宫脱垂患者特殊的病情,更能够取得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谢诗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品管圈在提高神经外科护士判断意识准确率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于增加神经外科的护士判断意识准确率的应用效果.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书,进行现况调查,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判断意识的准确率,确认品管圈实施后的效果.QCC活动能提高护士判断意识的准确率.

    作者:王耀娟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护理中开展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的价值对比

    目的 将人性化护理措施与常规性护理措施在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2.0%,而对照组满意程度为58.0%,对比当中明显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对比当中,观察组为(7.89±2.21)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1.24±3.0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概率对比当中,观察组为哦,明显低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时,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护理的效果,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甄洁玉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早期下肢功能康复联合冰敷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冰敷和早期下肢功能康复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骨外科收治的87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45例)和对比组(42例).术后对比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同时采取冰敷联合早期下肢功能康复护理,应用视觉模拟法(VAS)评测术后1d、3d、5d的疼痛情况,并评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1d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d、5d探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探究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比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冰敷及早期功能康复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吕继敏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对老年性哮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与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32例)的临床护理舒适度、满意度、依从率、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舒适度、满意度、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老年性哮喘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可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依从率,并降低复发率,护理效果显著可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观察品管圈应用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品管圈应用于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5年6月建立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品管圈小组,其采用优质管理模式,严格按照品管圈的流程实施,改进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对手术前后医生对护士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 使用品管圈前后,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的配合满意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品管圈能有效提升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成效,使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得到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使护理人员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其应用效果明显.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认知行为护理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GSES评分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SDS、GSES评分及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应用于卵巢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显著地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莎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

    目的 运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钛板内固定对下颈椎结核进行治疗,终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接受的颈椎结核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分析手术适应症及优势等进行分析.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可以耐受手术,并且显露清楚对病灶清除的也较为彻底,没有并发症产生.结论 对下颈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茵茵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神经外科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其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其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方法的基础上,使用个性化护理.两组患者通过血压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则观察组的血压和并发症的发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并发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护理方法应当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崔金帅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执行路径单模式提高儿科年轻护士工作能力的探讨

    目的 探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执行路径单后对入职3年内(包括3年)的护士实际工作的能力.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住院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使用中医护理常规路径单、对照组按原有模式进行工作,跟踪6个月,观察入职3年护士对中医护理常规掌握程度、将理论灵活运用至临床、对护理并发症预见性分析的情况.结果 自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执行路径单后,研究组入职3年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执行路径单能提高入职3年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提高对中医护理常规掌握率,能灵活将中医护理常规知识运用于临床护理中,提高护士对并发症的预见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能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严莉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探究急救护理路径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深入探究急救护理路径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行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死率、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护理方法,对宫外孕大出血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路径更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了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水平,该方法具有推广普及的重要意义.

    作者:朱怡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直肠癌患者在造口手术期间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造口手术治疗的直肠癌疾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癌症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仅有1例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少于对照组的9例;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对直肠癌造口术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3.3%.结论 直肠癌患者在造口手术期间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冯结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甲减患者疗效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对甲减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甲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3.3%(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减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疗效提升、心理状态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苏真真;张文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输血护理中输血路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接诊行输血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2例参照组与52例实验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输血路径干预,对比两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输血差错率及护理人员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输血路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及输血差错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输血护理中应用输血路径,不仅可有效降低输血差错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知情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黎燕珊;岑雨贞;黎燕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临床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对对照组进行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舒适度情况及心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舒适率由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SAS与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提高了护理的舒适度.

    作者:王红伟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