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行为护理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评价

汪莎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 卵巢癌, 负性情绪
摘要: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护理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认知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GSES评分及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SDS、GSES评分及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应用于卵巢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显著地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引入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来我院抢救的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心肌梗死复发率研究组为8.33%(2/24)、对比组20.83%(5/24),两者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采用全程优化护理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能够明显的缩短,同时复发几率也能明显的降低.

    作者:潘玉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分阶段心理护理对于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阶段心理护理对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因患有重症肌无力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肌无力危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入院前焦虑与抑郁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天焦虑与抑郁评分、肌无力危象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给予分阶段心理护理,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等消极情绪,还能减少肌无力危象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虹;段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析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前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后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进食、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徐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慢阻肺无创呼吸机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60例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30组.患者均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应用人性化护理,并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阻肺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晓庆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护理中开展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的价值对比

    目的 将人性化护理措施与常规性护理措施在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医院进行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的妇科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人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应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为92.0%,而对照组满意程度为58.0%,对比当中明显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住院时间对比当中,观察组为(7.89±2.21)天,明显少于对照组(11.24±3.0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的概率对比当中,观察组为哦,明显低于对照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达芬奇机器人妇科手术时,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了护理的效果,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甄洁玉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输血护理中输血路径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1月接诊行输血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52例参照组与52例实验组,对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输血路径干预,对比两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输血差错率及护理人员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经输血路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及输血差错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输血护理中应用输血路径,不仅可有效降低输血差错率,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并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相关知情的满意程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黎燕珊;岑雨贞;黎燕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血压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何清萍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本文就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对于支气管哮喘病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0例,给予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哮喘病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各项疾病控制评分优化程度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其住院时间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支气管哮喘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控制效果,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因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昱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进一步确保病人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比较2016年2月~年6月(实施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前)与2016年7月~11月(实施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后)两个时期实习护生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给药错误事件发生例数等结果.结果 实施标准化床边核对流程后,实习护生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且及给药错误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 实施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是提高实习生、带教老师、患者满意度的有效举措,是提高护理质量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王素云;王秋寒;刘晔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2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后对皮瓣严密观察,加强专业、精心、优质护理,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结果 本组病例中发生1例动脉危象,经再次手术探查后缓解,探查显示吻合血管皮瓣下扭转,28例皮瓣全部存活,伤口一期愈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月~2年,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其中8例术后6月因皮瓣臃肿予二期皮瓣整形手术,术后外观满意.讨论通过术后对皮瓣的密切观察,以及术后精心、优质的护理,可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存活率,从而促进肢体的康复活动,效果良好.

    作者:朱晓青;周漪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探讨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沟通技巧在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提高泌尿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6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沟通,实验组采用沟通技巧,各54例.对比两组泌尿外科患者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语言沟通满意度、责任心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服务态度满意度、语言沟通满意度、责任心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泌尿外科护理工作中采取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具有推行价值.

    作者:陈丛丛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在终末期肾病中的应用和护理进展

    终末期肾病(ESRD)是一组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正常情况下,当小球滤过率降至15 ml/(min?1.73m2)以下时即可诊断,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是近年来新型治疗方案,本文研究通过对该治疗方案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围治疗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为ESRD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常丽英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1日~2017年3月11日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品管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对于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医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患儿的康复护理中作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升病房环境质量,使医患双方更加和谐,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敬敬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

    目的 主要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早期胃肠道营养组(观察组,22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组(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第1天,7天,14天,21天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术后意识恢复情况,饮水试验评分判断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的营养筛查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观察组的营养筛查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7天,14天,30天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第30天观察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30天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减少了大面积脑梗塞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顺利早期康复.

    作者:吴静;蒋蕾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及意义研究

    目的 分析责任制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各45例.给予比较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责任制护理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功能,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目的 对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盆腔手术的患者300例,运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盆腔手术围手术期中运用整体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大大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海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同样的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过程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非常明显,且患者满意度高,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范佩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抢救急诊危重患者时采用全程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急诊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22%,高于对照组的84.00%,(x2=4.38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度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20,P<0.05).结论 临床上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开展临床抢救工作时,应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政蓉;顾兴梅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骨科术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瑶丽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舒适护理用于环状混合痔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在针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80例,依据随机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在手术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并对照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1天、术后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结论 将舒适护理用于环状混合痔手术护理中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黄影;何虹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