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张敬敬

关键词:儿科, 品管圈活动, 常规护理,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1日~2017年3月11日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品管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对于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医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患儿的康复护理中作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升病房环境质量,使医患双方更加和谐,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如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成功率的探讨

    患者治疗的方式中常见的就是静脉输液,而静脉输液就需要给患者在手上或身体其他部位就行穿刺,它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技术职能,尤其是老年患者,疾病复杂而多发,静脉输液更为重要.老年患者的血管张力下降,老年患者基本的特性之一就是皮肤表面的肌肉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松弛,当输液针头扎进去后容易滚动,不是很容易固定,进而造成给老年患者输液穿刺就比较容易刺破,再加上回血慢等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穿刺成功率、输液质量、老人的康复及护患关系.根据其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认为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来疏通老人的血管通路能有利于老年患者在穿刺时不容易穿破,进而保证老年人能够顺利的输液,减少刺穿的可能性,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优质的静脉输液护理服务.我科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操作上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索,积累了经验.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谢青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影响心电监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执行率的相关因素及质量改进效果

    目的 探讨影响心电监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执行率的相关因素及质量改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护理人员34人,通过心电监护知识问卷调查和现场设置报警考核分析,根据结果分析护士对报警阈值设置的执行情况,实施心电监护专科护理管理干预以达到质量改进效果.结果 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心电监护相关知识掌握自评得分及心电监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执行率对比有明显差异,干预后护士自评得分正确执行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的三级质控资料中患者安全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监护专科护理管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心电监护相关知识的掌握自评得分及设置报警阈值正确执行率,确保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

    作者:杨秋荣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并分析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走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4例.实验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康复能力.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7.06%)明显高于参照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予以早期康复护理,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能力.

    作者:樊书美;高珞珞;张晶;叶向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目的 对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盆腔手术的患者300例,运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盆腔手术围手术期中运用整体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大大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海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中晚期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干预,而实验组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效果,就其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社会支持(SSR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社会支持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较低,但是给予一定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这对于其恢复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俞瑾;吴春丽;刘建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肝功能,并促进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

    作者:洪丽平;孙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本院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急性心梗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康复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组生活指标评分为(94.67±1.08)分.对照组评分为(84.62±1.36)分,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评分进行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评分为(90.37±0.37)分,对照组患者的认知评分为(83.50±1.30)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急性心肌梗患者的康复质量,避免患者病发症的出现,因此,该种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运娇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探讨糖尿病护理专科门诊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案

    我国是全世界糖尿病发病率高的国家,患病率为11.6%,共计1.139亿人口,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剧增,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性和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护理专科咨询门诊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面对面、一对一的与患者交流,因人施教,实施个案护理.糖尿病护理门诊的患者教育具有循序新进,个性化、參与性强等特点.多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的方法进行个性化糖尿病教育,对计划管理患者的治疗和缩短住院天数非常重要.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和降低凝血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措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相对更高(P<0.05),而凝血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和降低凝血风险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我院64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应予以推广.

    作者:闻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呼吸科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科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胸腔闭式引流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传统护理.比较两组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6%)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全程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引流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科临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科临床输液中的实施价值,为临床输液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老年科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取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各56例.对比两组老年科输液治疗患者的投诉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干预前后情绪评分.结果 实验组老年科输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投诉率以及护理干预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降低老年科输液患者的投诉率、缓解负面情绪评分,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吴保珍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引入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所产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来我院抢救的心肌梗死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比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采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心肌梗死复发率研究组为8.33%(2/24)、对比组20.83%(5/24),两者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采用全程优化护理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时间能够明显的缩短,同时复发几率也能明显的降低.

    作者:潘玉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

    目的 探究患者术中低体温措施与方法.方法 选取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后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患者采取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可减少术后低温情况出现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帅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伟伟;齐立明;周游;杨金香;张静;赵盼盼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在终末期肾病中的应用和护理进展

    终末期肾病(ESRD)是一组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正常情况下,当小球滤过率降至15 ml/(min?1.73m2)以下时即可诊断,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是近年来新型治疗方案,本文研究通过对该治疗方案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围治疗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为ESRD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常丽英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常规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化疗胃肠道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对肺癌化疗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后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中医组采用中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中医组SDS及SAS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且优于参照组,中医组胃肠道反应改善效果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化疗患者积极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所致的不适感,并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情况,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的配合.结果 80例患者接受腹腔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有2例切口感染,1例腹部感染,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失败转开腹切除胆囊,在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后,以上感染症状消失,切口获得良好愈合.结论 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并给予手术严密的护理配合,保证了手术的成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作者:植昱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

    目的 主要探讨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神经外科大面积脑梗塞减压术后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早期胃肠道营养组(观察组,22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组(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第1天,7天,14天,21天营养风险筛查评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术后意识恢复情况,饮水试验评分判断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天的营养筛查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观察组的营养筛查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7天,14天,30天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第30天观察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天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但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30天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胃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减少了大面积脑梗塞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顺利早期康复.

    作者:吴静;蒋蕾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

    目的 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使用护理干预方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88例,将其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4例.其中常规组实施一般基础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实施后骨密度改善情况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实施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显著的提高,较之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展开对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有利的影响,极大的改善了骨密度情况.

    作者:马海梅;殷少飞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