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王素云;王秋寒;刘晔

关键词:标准化, 床边给药, 核对流程, 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以进一步确保病人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比较2016年2月~年6月(实施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前)与2016年7月~11月(实施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后)两个时期实习护生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给药错误事件发生例数等结果.结果 实施标准化床边核对流程后,实习护生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且及给药错误不良事件明显减少.结论 实施标准化床边给药核对流程是提高实习生、带教老师、患者满意度的有效举措,是提高护理质量重要组成部分.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对手术室护理的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终得出其指标对手术室的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2017年本院接受手术室护理的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分为对比组(A组)和观察组(B组).其中,对A组患者进行传统的手术室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的手术室护理.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结果进行对比,B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A组,投诉率远远低于A组,因此,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要高于A组的护理效果(P<0.05).结论 对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采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能够更为有效的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范红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整体护理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及心理状态,评估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康复满意度.结果 整体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相对于常规护理组,整体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维维;张琳;张丽华;顾美萍;张敏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目的 探析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在海安县南莫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围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围手术期采取恰当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在术后调查中,78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Harris髋关节评分51例优,22例良,3例中,2例差,髋关节置换术达到了93.59%的优良率.结论 对采取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置换术的优良率,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水平.

    作者:颜春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阿立哌唑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究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治疗.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PANS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周、6周后与治疗前相比PANSS评分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同时段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氯氮平基本相同,但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但重视其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应护理可进一步改善疗效.

    作者:朱红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延续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分析直肠癌患者在造口手术期间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造口手术治疗的直肠癌疾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癌症手术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术后仅有1例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少于对照组的9例;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对直肠癌造口术治疗期间护理的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73.3%.结论 直肠癌患者在造口手术期间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冯结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干预意义探究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度在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度在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39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外科.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胃管拔除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及胃管拔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护理中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浅谈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危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首先对观察组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分析,并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情况下,患者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是85%,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情况下,患者对于治疗结果的满意度是70%,患者的恢复效果一般.通过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患者对于治疗结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通过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干预治疗,恢复效果较好,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过程中加入干预治疗,患者的恢复效果较好,可以提升患者对于治疗结果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使用和推广.

    作者:田楠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析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本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前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后组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排气、进食、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结论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可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徐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报告

    目的 探讨总结脉腔内激光闭锁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74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均康复,无一例复发.结论 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手术并发症、促进康复、保持手术的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静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中医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对其肢体康复的促进效果探析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对其肢体康复的促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低,也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肢体康复.

    作者:王玉玉;赵令英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

    目的 分析全程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干预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各20例.对比两组治疗依从性情况,记录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治疗依从性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但干预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春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及意义研究

    目的 分析责任制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各45例.给予比较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责任制护理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功能,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观察临床肩难产产妇的助产护理效果

    目的 分析对临床肩难产产妇实施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肩难产产妇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助产护理.结果 在产后出血量、总产程、自然分娩率以及产妇、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肩难产产妇实施助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进而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燕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西宁地区慢性难愈性创面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感染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西宁地区慢性难愈性创面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分布特点,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和避免交叉感染是临床治疗和护理重要部分,总结多重耐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和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调查和研究,回顾性分析41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对创面分泌物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实行同类细菌隔离、加强床旁隔离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1株分离菌中多重耐药菌居前3位的菌种依次是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标本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基于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对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存秀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在终末期肾病中的应用和护理进展

    终末期肾病(ESRD)是一组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正常情况下,当小球滤过率降至15 ml/(min?1.73m2)以下时即可诊断,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是近年来新型治疗方案,本文研究通过对该治疗方案应用进展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围治疗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为ESRD临床治疗与护理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常丽英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护理模式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模式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显示,研究组发生率(8.93%)比对照组(19.64%)低(x2=4.684,P<0.05);研究组满意度(96.43%)明显比对照组(83.9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22,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柯子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喜疗妥乳膏联合微波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阐述重症患者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患者50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喜疗妥乳膏外涂,观察组给予喜疗妥乳膏外涂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损伤愈合时间(3.12±0.14)d、疼痛评分(0.35±0.07)分、治疗满意度96%,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应将喜疗妥乳膏与微波治疗联合应用到重症患者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治疗中,使渗出局部皮肤及血管尽快恢复,减轻病人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娟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伟伟;齐立明;周游;杨金香;张静;赵盼盼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个35例.参照组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法,实验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施予优质护理手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憋喘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中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72%比参照组的22.86%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7.83±0.85)天和憋喘缓解时间(3.37±0.51)天较对照组的(10.43±1.17)天和(5.81±0.85)天短,数据间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施予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憋喘时间,降低患儿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马佳男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情绪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情绪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心理情绪障碍进行调查,并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评分结果显示,与正常青年比较,乙肝患者存在人际关系、交流、抑郁、恐怖等心理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情绪,促进患者康复,且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尚明月;胡佳佳;刘亚男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