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季政蓉;顾兴梅

关键词:全程护理, 危重患者, 急诊, 抢救
摘要:目的 探讨在抢救急诊危重患者时采用全程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急诊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22%,高于对照组的84.00%,(x2=4.38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度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20,P<0.05).结论 临床上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开展临床抢救工作时,应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各45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其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梁纪环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

    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梗患者康复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本院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两组急性心梗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对两组患者康复指标进行分析,观察组生活指标评分为(94.67±1.08)分.对照组评分为(84.62±1.36)分,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认知评分进行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评分为(90.37±0.37)分,对照组患者的认知评分为(83.50±1.30)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明显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急性心肌梗患者的康复质量,避免患者病发症的出现,因此,该种护理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胡运娇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泵经锁骨下静脉推注氯化钾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在经过补钾的1 h、2 h、3 h后,血钾均有所提高到达正常水平,没有出现高血钾等并发症.结论 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的护理应用中,对血钾、电解质和血气、尿量等实施动态监测以及进行持续的心电图监护,是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补钾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童云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人性化护理对高龄产妇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高龄产妇情绪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40例高龄产妇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0例高龄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情况及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率及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比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缓解产妇负面情绪,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陆金华;赵雪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在抢救急诊危重患者时采用全程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急诊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22%,高于对照组的84.00%,(x2=4.38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满意度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20,P<0.05).结论 临床上在针对急诊危重患者开展临床抢救工作时,应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提高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季政蓉;顾兴梅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伟伟;齐立明;周游;杨金香;张静;赵盼盼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神经外科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护理风险事件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2017年3月我院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抽签分类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满意度更高,并发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状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聪聪;王文娜;赵瑶瑶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循证手术室护理服务应用于急诊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循证手术室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样本,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干预组经过循证手术室护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方法,能够在促进治疗效果提升的同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陈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儿个35例.参照组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法,实验组患儿则在此基础上施予优质护理手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憋喘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中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5.72%比参照组的22.86%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7.83±0.85)天和憋喘缓解时间(3.37±0.51)天较对照组的(10.43±1.17)天和(5.81±0.85)天短,数据间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施予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憋喘时间,降低患儿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马佳男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内镜下息肉摘除围手术期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内镜下息肉摘除围手术期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第一季度内我院消化内科镜下息肉摘除围手术期发生低血糖的患者2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对2016年第二季度内镜下息肉摘除围手术期患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干预后内镜下息肉摘除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从23.8%降低到3.2%,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从94.31%提高到97.87%,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内镜下息肉摘除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王岚;潘洁;张桂珍;周爱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评价

    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各25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何爱琴;冒小鹭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分析护理干预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收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各48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以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比较分析,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25%,并且干预组护理一个月后,血尿酸水平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极佳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杉;殷少飞;苏真真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

    目的 探究患者术中低体温措施与方法.方法 选取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后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患者采取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可减少术后低温情况出现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帅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中晚期肺癌患者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中晚期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干预,而实验组采取综合性心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效果,就其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社会支持(SSR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护理,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社会支持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支持较低,但是给予一定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这对于其恢复健康非常重要.

    作者:俞瑾;吴春丽;刘建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护理敏感质量基础指标在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定性和定量两种,定量指标系2006年建立的一套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体系[1-3],但无实际运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全面推行护理敏感质量基础指标在产科护理质量监测,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作者:王晓莉;王玉霞;夏燕;陈立萍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探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护理措施

    目的 探究分析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45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欣母沛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同的护理措施,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的72.7%(P<0.05).结论 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万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影响心电监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执行率的相关因素及质量改进效果

    目的 探讨影响心电监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执行率的相关因素及质量改进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护理人员34人,通过心电监护知识问卷调查和现场设置报警考核分析,根据结果分析护士对报警阈值设置的执行情况,实施心电监护专科护理管理干预以达到质量改进效果.结果 护理人员干预前后心电监护相关知识掌握自评得分及心电监护报警阈值设置正确执行率对比有明显差异,干预后护士自评得分正确执行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干预后的三级质控资料中患者安全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监护专科护理管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心电监护相关知识的掌握自评得分及设置报警阈值正确执行率,确保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

    作者:杨秋荣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护理模式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模式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1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显示,研究组发生率(8.93%)比对照组(19.64%)低(x2=4.684,P<0.05);研究组满意度(96.43%)明显比对照组(83.9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22,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作者:柯子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择期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对其应激的影响

    目的 本实验课题主要探究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择期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护理,对两组患者应激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的集中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同时还能够降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芹;付灵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