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梁纪环

关键词:优质护理, 冠心病, 常规护理, 冠心病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各45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SDS、SAS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其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在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采用传统功能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验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各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改变护理人员工作理念以及服务价值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归属感,使得患者的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满意程度大大提升.尤其是面对子宫脱垂患者特殊的病情,更能够取得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谢诗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循证手术室护理服务应用于急诊患者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循证手术室护理服务在急诊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样本,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干预组经过循证手术室护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方法,能够在促进治疗效果提升的同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陈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 本文就个性化系统护理干预对于支气管哮喘病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0例,给予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的哮喘病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之后的各项疾病控制评分优化程度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其住院时间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支气管哮喘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控制效果,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因为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昱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舌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运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舌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舌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干预措施后口腔卫生、体重、心理变化的等情况.结果 患者的骨髓抑制期口腔异味发生率为12%,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3.33%,焦虑程度下降(P<0.05).结论 对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舌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降低口腔异味发生率,有效预防感染,同时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

    作者:朱淑连;陈芸梅;郑莹;曾小琳;黄绵娜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重症脑血管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重症脑血管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脑血管患者183例,按照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循证护理,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就诊时,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昏迷量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昏迷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江文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带教体会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针对手术室的特殊性、技术性强、无菌要求高、突发事件多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详细的带教计划,选择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带教老师,采用多种专业的带教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努力培养出优秀的实习护生.

    作者:陈克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全程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我院64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疼痛评分、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应予以推广.

    作者:闻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06月~2016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肺结核并咯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治疗评分为(81.48±7.8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4±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及使用.

    作者:王小荣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疝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作为对比依据.结果:①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研究证明,在老年疝气手术患者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许艳霞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

    目的 探讨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量泵经锁骨下静脉推注氯化钾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他们的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在经过补钾的1 h、2 h、3 h后,血钾均有所提高到达正常水平,没有出现高血钾等并发症.结论 高浓度钾泵在心脏换瓣术后早期的护理应用中,对血钾、电解质和血气、尿量等实施动态监测以及进行持续的心电图监护,是一种既安全又高效的补钾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童云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康复护理质量提升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11日~2017年3月11日我院儿科收治的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予以品管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对于护理技能、护理态度、医患沟通及住院环境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患儿的康复护理中作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升病房环境质量,使医患双方更加和谐,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敬敬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喜疗妥乳膏联合微波治疗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阐述重症患者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重症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患者50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喜疗妥乳膏外涂,观察组给予喜疗妥乳膏外涂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损伤愈合时间(3.12±0.14)d、疼痛评分(0.35±0.07)分、治疗满意度96%,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 应将喜疗妥乳膏与微波治疗联合应用到重症患者静脉输液外渗致皮肤损伤的治疗中,使渗出局部皮肤及血管尽快恢复,减轻病人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娟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脑血栓护理中责任制护理的应用及意义研究

    目的 分析责任制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比较组,各45例.给予比较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采用责任制护理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肢体及语言功能,而且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丽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手术患者预防术中低体温的措施与方法

    目的 探究患者术中低体温措施与方法.方法 选取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后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患者采取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可减少术后低温情况出现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帅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品管圈在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7名护士组成品管圈,设计吸氧依从性查检表,通过鱼骨头,柏拉图找出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 脑血管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由活动前的60.6%提高到83.8%.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吸氧依从性.

    作者:黄日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双套管冲洗引流的综合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双套管冲洗引流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肝切除术治疗并术后进行双套管冲洗引流的肝胆管结石患者8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并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有效缩短肝胆管结石患者行肝切除术及双套管冲洗引流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华贞月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实施效果

    目的 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控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应在临床加以推广.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灵红;张芹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老年患者脑卒中后偏瘫伴抑郁心理护理康复探讨

    目的 探讨脑卒中老年患者偏瘫后抑郁心理康复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患者脑卒中后伴偏瘫抑郁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捡起分为两组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分期心理护理干预,评估护理前后患者抑郁状况变化,并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90.0%,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个体化心理护理康复治疗,能明显缓解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精神、睡眠状况.有利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提高明显.

    作者:余航;钟大勇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双重身份识别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双重身份识别应用到儿科住院患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儿科病区自2017年1月开始双重身份识别管理,特选取实施前后5个月收治的各1000例患儿为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儿的身份识别准确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前的身份识别率为97.6%,由身份识别错误引起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1%,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9%;而实施后则分别为100.0%、0.00、99.7%,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双重身份识别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身份识别准确率,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范东利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矽肺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矽肺患者疾病应对方式和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医学应对问卷及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问卷对80例住院矽肺患者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矽肺患者与男性常模组相比多采用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P<0.05),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会受到影响(P<0.05).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方式来面对疾病,则可以提高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论 疾病应对方式的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矽肺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为此需要强化对患者心理特征的重视,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方式来实现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缓解,通过压力的缓解来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治疗依从性的显著提高,进而有助于患者肺功能的大限度恢复,以达到延缓病程进展的目的.

    作者:孙桂芸;王秋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