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继敏
目的 剖析舒适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及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本科接诊的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为研究对象,并以数字抽签的形式将其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各46例.甲组应用舒适助产护理方案,乙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比较产后2 h出血量等指标.结果 甲组的平均分娩时间为(13.62±2.04)h,明显比乙组的(15.93±1.36)h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的产后2 h出血量为(146.39±26.73)mL,明显比乙组的(205.17±25.43)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舒适助产护理作为产妇分娩期间的一种首选护理方案,可有效缩短其分娩的时间,降低产后出血量.
作者:宋祖敏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究分析自由体位在产程中的实施及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5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产程中体位不同对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 有60例产妇由顺产转为剖宫产,102例产妇的自由体位纠正异常胎方位成功,29例产妇的自由体位纠正异常胎方位失败转剖宫产;发生胎儿宫内窘迫4例,产后出血6例,会阴侧切率为31.2%,新生儿窒息率为0.009%.结论 将自由体位应用于产妇的产程中,可有效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及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风华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专业化个案管理在慢性乙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所用口服抗病毒药管理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专业化个案管理,对比两组口服抗病毒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用药总依从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63.64%(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专业化个案管理,可强化患者遵医意识,提高口服抗病毒药的临床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翁巧芬;沈红卫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使用护理干预方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患者88例,将其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4例.其中常规组实施一般基础护理方法,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实施后骨密度改善情况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护理实施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得到显著的提高,较之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且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也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展开对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有利的影响,极大的改善了骨密度情况.
作者:马海梅;殷少飞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情绪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心理情绪障碍进行调查,并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结果 评分结果显示,与正常青年比较,乙肝患者存在人际关系、交流、抑郁、恐怖等心理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情绪,促进患者康复,且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护理中.
作者:尚明月;胡佳佳;刘亚男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研究双重身份识别应用到儿科住院患儿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儿科病区自2017年1月开始双重身份识别管理,特选取实施前后5个月收治的各1000例患儿为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儿的身份识别准确率、家属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实施前的身份识别率为97.6%,由身份识别错误引起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2.1%,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9%;而实施后则分别为100.0%、0.00、99.7%,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双重身份识别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儿科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身份识别准确率,减少护理差错事件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范东利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评价整体护理模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整体护理组,观察不同组别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及心理状态,评估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康复满意度.结果 整体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P<0.05);相对于常规护理组,整体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患者给予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维维;张琳;张丽华;顾美萍;张敏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唐氏综合症是出生缺陷常见的畸形,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孕期产前筛查和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作一综述.
作者:郑芬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宁宁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对住院患者在护理中构建和应用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不同的科室选取的12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护理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对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实施前后近似用药错误构成比.结果 实施后骨科患者压疮的发生率,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留置管道感染率和神经外科患者给药错误而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如给药错误、静脉感染、压疮)与实施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在住院患者中的实施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红媛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探究患者术中低体温措施与方法.方法 选取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常规护理研究组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后体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患者采取预防术中低温措施可减少术后低温情况出现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帅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本实验课题主要探究集中护理管理模式在择期手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护理,对两组患者应激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在护理前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择期手术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实施麻醉前的集中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同时还能够降低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张芹;付灵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研究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心得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3日~2017年4月26日我院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分析这2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无继发性感染,患者的整体满意度非常高.结论 通过对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全面照顾的环境,给患者一个舒适的理疗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崔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流程化抢救模式在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实施流程化抢救模式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未实施流程化抢救模式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其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仅有10例患者抢救成功,其抢救成功率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引入流程化抢救模式,能够大程度的保障治疗的及时性,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熊雅媛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对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结论 对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盛晨晨;陈美兆;周晓蓉;王敏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应用微型投影仪开展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自我护理的能力.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受单髁置换手术纳入康复护理路径的3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口述加图册的常规宣教方法,实验组利用微型投影仪在病房内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根据知信行理论,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对于康复理念的认可程度及自我护理措施执行的正确率.结果 接受微型投影仪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患者的知信行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康复护理管理路径,根据路径内容利用微型投影仪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康复知识的认可程度及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
作者:李硕;滕立英;赵慧霞;王文文;周金娜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观察与探究品质管理圈在血液透析中心护士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3月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在护士手卫生管理未开展品质管理圈前的6名护士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04月~2017年04月本院血液透析中心在护士手卫生管理中开展品质管理圈后的6名护士为观察组,并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手卫生遵从率(83.33%)与对照组护士(5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手卫生正确率(83.33%)与对照组护士(6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中心护士手卫生管理中使用品质管理圈的效果较好.
作者:李海萍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肝功能,并促进患者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
作者:洪丽平;孙勤 刊期: 2017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运用于妇产科护理中所具有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方式干预,而实验组则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的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在护理之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满意度是94.00%,常规组产妇满意度是80.00%,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夏春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在妇科临床护理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的潜在风险,对这些风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将详细的针对妇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同时提出相关的应对办法,降低和规避妇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首先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风险意识,同时还要对各种操作进行标准化规范,严格按照医院和科室的规章制度体系执行,紧围绕患者,以人为本,这样做可以规避妇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对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改善了医患关系,是可以在临床使用的有效办法.
作者:陈洁 刊期: 2017年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