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

郑芬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 产前, 筛查
摘要:唐氏综合症是出生缺陷常见的畸形,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对出生缺陷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孕期产前筛查和诊断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就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作一综述.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7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术前1天、术后3天的血压值和心率较对照组比较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胶质瘤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明显,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翠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带教体会

    在临床带教过程中,针对手术室的特殊性、技术性强、无菌要求高、突发事件多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详细的带教计划,选择各方面素质较高的带教老师,采用多种专业的带教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努力培养出优秀的实习护生.

    作者:陈克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血压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我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作者:何清萍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运用于妇产科护理中所具有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妇产科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实施一般护理方式干预,而实验组则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前后心理的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产妇在护理之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满意度是94.00%,常规组产妇满意度是80.00%,实验组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夏春红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用于子宫脱垂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在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当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采用传统功能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验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各个方面的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各项指标上的得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改变护理人员工作理念以及服务价值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增强患者的归属感,使得患者的治疗时间大大缩短、满意程度大大提升.尤其是面对子宫脱垂患者特殊的病情,更能够取得较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谢诗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评价

    目的 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各25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干预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更好的护理作用,不仅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何爱琴;冒小鹭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观察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全面护理干预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负性心理、并发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并发症比例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和并发症比例均比对照组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的明显增加(P<0.05).结论 应用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的比例,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段维;黄丽虹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总结分析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接收的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在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等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脑出血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娟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侧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行椎间孔镜手术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患者术后VAS及ODI评分明显较术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术前术后精心细致的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鸭红;叶亚东;叶俊芹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术后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12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术后对皮瓣严密观察,加强专业、精心、优质护理,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结果 本组病例中发生1例动脉危象,经再次手术探查后缓解,探查显示吻合血管皮瓣下扭转,28例皮瓣全部存活,伤口一期愈合,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月~2年,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其中8例术后6月因皮瓣臃肿予二期皮瓣整形手术,术后外观满意.讨论通过术后对皮瓣的密切观察,以及术后精心、优质的护理,可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存活率,从而促进肢体的康复活动,效果良好.

    作者:朱晓青;周漪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呼吸科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科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引流与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呼吸科就诊的胸腔闭式引流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全程护理,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传统护理.比较两组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6%)明显低于对照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经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全程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引流中应用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微型投影仪在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微型投影仪开展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自我护理的能力.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接受单髁置换手术纳入康复护理路径的35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口述加图册的常规宣教方法,实验组利用微型投影仪在病房内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根据知信行理论,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对于康复理念的认可程度及自我护理措施执行的正确率.结果 接受微型投影仪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患者的知信行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规范康复护理管理路径,根据路径内容利用微型投影仪开展多媒体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康复知识的认可程度及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住院日,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

    作者:李硕;滕立英;赵慧霞;王文文;周金娜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

    目的 探析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6月在海安县南莫中心卫生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围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围手术期采取恰当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在术后调查中,78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Harris髋关节评分51例优,22例良,3例中,2例差,髋关节置换术达到了93.59%的优良率.结论 对采取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置换术的优良率,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水平.

    作者:颜春兰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实施在偏头痛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在偏头痛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偏头痛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前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焦虑、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偏头痛患者护理中能够更明显缓解头痛症状,改善不良情绪,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盛玉芹;刘玉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后不良情绪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后不良情绪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丁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目的 对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进行盆腔手术的患者300例,运用随机数表方法将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盆腔手术围手术期中运用整体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大大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海芳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2017年3月我院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抽签分类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满意度更高,并发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开展综合护理模式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状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聪聪;王文娜;赵瑶瑶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心得研究

    目的 研究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与心得体会.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3日~2017年4月26日我院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分析这20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 20例患者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无继发性感染,患者的整体满意度非常高.结论 通过对肺移植围手术期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全面照顾的环境,给患者一个舒适的理疗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崔哲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集束化护理措施在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和降低凝血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措施)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相对更高(P<0.05),而凝血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和降低凝血风险有着积极影响.

    作者:王玉侠 刊期: 2017年第47期

  • 西宁地区慢性难愈性创面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感染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西宁地区慢性难愈性创面多重耐药菌的种类及分布特点,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和避免交叉感染是临床治疗和护理重要部分,总结多重耐药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方法 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和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调查和研究,回顾性分析41例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临床资料,对创面分泌物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患者实行同类细菌隔离、加强床旁隔离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41株分离菌中多重耐药菌居前3位的菌种依次是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标本中检出多重耐药菌比例较高,基于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干预措施,对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与传播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陈存秀 刊期: 2017年第47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