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王晓强;王伟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显微图像分析系统等方法,对不同产地广藿香花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显示各产地之间存在差异,为广藿香的种质鉴定增添了内容,也为品种的培育和繁殖提供依据.
作者:李薇;潘超美;宋力飞;刘乡乡;徐良;徐鸿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何首乌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何首乌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何首乌配方颗粒中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线性范围为0.4028~3.6252 μg,平均回收率为101.15%,RSD=2.00%.结果: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何首乌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刘斌;王晓强;王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优选AFG形成的红参佳加工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用CS-930型薄层扫描仪检测各处理样品的AFG含量,求得AFG含量高的红参加工条件组合.结果:影响AFG形成的主次因素为A>C>D>B(A为蒸参温度,B为蒸参时间,C为第一次烘干温度,D为第一次烘干时间).红参佳加工条件为A2B2C2D3.结论:按优选出的红参加工条件加工红参,不但AFG含量高,而且红参的质量好.
作者:曹国军;许传莲;郑毅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实验研究表明下延叶排草的显微结构鉴别特征为:茎的皮层中可见分泌道散在,中柱鞘纤维环状排列;髓大,中央具众多分泌道.叶上表皮细胞有放射状角质层纹理;并有类圆形油细胞散在;异面叶,中脉维管束2个,大小悬殊.
作者:蔡毅;朱华;谢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天保康注射液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7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天保康治疗组(38例)和西药对照组(32例),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观察和比较,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SOD活性采用微量快速测定法,MDA含量测定采用改良八木国夫法,血清ET-1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RIA),NO的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结果:天保康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总有效率为92.1%;且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MDA、ET-1,升高SOD、NO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天保康注射液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治疗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性、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抗血管内皮损伤等作用有关.
作者:金明华;秦鉴;吴伟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黄芪口服液由党参、黄芪组成,有补气健脾之功效,临床用于气虚不足、疲怠乏力等.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黄芪口服液中黄芪甲甙含量,以此作为其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朱伟燕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多糖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天然多糖具有丰富多彩的药理活性,本文主要综述了多糖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衰老、降血糖、抗病毒、降血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活性作用.
作者:韩果萍;段玉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测定甘肃产秦艽类药材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的含量,以评价药材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龙胆苦苷在0.94 μg~4.70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RSD=1.3%).结论:所测8种样品中龙胆苦苷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秦艽含量测定项下标准要求.
作者:马潇;陈兴国;胡之德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清淋冲剂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大黄及甘草进行了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栀子苷含量,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邱文炜;翁雪萍;詹云丽;李惠敏;简淑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之功效,为平肝息风之要药.笔者测定了广西产地龙中肌苷的含量.
作者:张娴;彭国平;王振中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对紫金牛属药用植物中三萜皂苷成分近十年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研究文献,对紫金牛属植物所含有的三萜皂苷的提取分离研究、化学结构类型及分布、药理作用及开发前景进行归纳.结果:近十年来从紫金牛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26个三萜皂苷成分,其中I型苷元分布为广泛,为Cyclamiretin A.三萜皂苷成分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资源.
作者:宿树兰;李永辉;欧阳臻;陈钧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肝酶灵注射液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颈后皮下注射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肝酶灵注射液对肝损伤大鼠AST、ALT、ALP和白蛋白/球蛋白的影响,同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肝酶灵注射液能降低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ST、ALT、ALP含量,升高白蛋白/球蛋白,减轻肝组织的病理变化,保护肝组织的超微结构.结论:肝酶灵注射液对大鼠慢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永明;黄亚非;陈建萍;邓子德;肖杰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直接准确地鉴别青葙子及其伪品.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直接测定青葙子及其伪品的红外光谱.结果:青葙子与其伪品鸡冠花子、反枝苋子、苋菜子及大序绿穗苋子的红外光谱吸收差别较大.结论:可以采用FTIR法直接、快速、准确地对青葙子与其伪品鸡冠花子、反枝苋子、苋菜子及大序绿穗苋子进行区别鉴定.
作者:程存归;吕洪飞;李冰岚;陈宗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三七中氨基酸含量及其特征性.方法:采集15个不同产地的三七样品,采用日立835-5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结果:三七含有19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精氨酸(Arg)、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等三种含量高,且排列次序不随产地的变化而变化;β-丙氨酸(β-Ala)和鸟氨酸(Orn)在三七中首次检测出.结论:不同产地三七中氨基酸含量有一定差异,精氨酸(Arg)、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的含量及排列次序在三七上具有特征性.
作者:陈中坚;孙玉琴;董婷霞;詹华强;崔秀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综述了近十余年来中药蛇床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的重大进展.蛇床子除了含具生物活性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外,还含有大量的油酸、亚油酸、挥发油及一些微量元素;药理作用方面重点综述了蛇床子总香豆素、蛇床子素和/或花椒毒酚对心血管、神经、免疫、呼吸、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及其抗诱变作用.
作者:连其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白芍提取物对小鼠IgA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右旋糖酐(Dextran)作为抗原,诱发小鼠IgA肾炎,同时用白芍提取物进行实验性治疗,测定尿蛋白含量、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的含量.结果:小鼠注射抗原后,出现蛋白尿,血清BUN出现异常,用白芍提取物治疗后,可抑制小鼠体重减轻,并能显著降低尿蛋白的含量(P<0.01),白芍提取物10 g/kg组还能明显降低血液中BUN的含量(P<0.05).结论:白芍提取物对小鼠IgA肾炎有一定治疗作用.
作者:黄黎明;石鹏;王喜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利用均匀设计法探讨壳聚糖澄清剂用于精制降糖通脉水提液时对梓醇含量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壳聚糖澄清法及乙醇醇沉后的药液所含的梓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壳聚糖澄清法可较好地保存降糖通脉君药地黄中有效成分梓醇的含量.结论:壳聚糖澄清法可替代醇沉用于精制降糖通脉水提液.
作者:殷放宙;蔡宝昌;潘扬;王海波;郭胜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在配合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按综合治疗计划予以规则化疗及常规止呕药物,实验组自化疗结束后第一天开始口服补中益气汤,至化疗后2周结束.结果:实验组患者精神、体力、食欲、睡眠等明显优于对照组,腹部不适、恶心、便秘等症状发生率也较低,2周后差异则更加明显.结论:中药配合化疗能减轻化疗的全身毒副反应,从而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继续接受治疗的信心.
作者:蔡红兵;罗荣城;徐萌;李爱民;石敏;缪景霞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比较了盐炒和清炒两种炮制方法对车前子甙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前子甙性质稳定,受不同炮制方法影响较小.
作者:高明哲;袁昌鲁;徐青;梁鑫淼;陈兰羽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对朝天椒果实进行了药材性状及组织、粉末显微特征鉴别研究,为朝天椒的鉴别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舒抒;秦松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