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各1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病症治愈率以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病症治愈率明显较高,且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病症治愈率,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作者:张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行急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0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急诊护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妮;罗静;黄美娟;陈智萍;吕雪娴;朱孟环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血液净化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具体效果.结果 接受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测评量表的终评分结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更加健康,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胜梅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讨创伤性骨折患者接受疼痛控制护理方案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针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干预处理,Ⅱ组施行疼痛控制护理,观察评估两组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Ⅱ组在术后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上相比Ⅰ组均有明显缩短或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的护理满意调查结果相比,Ⅱ组在护理总满意度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是可行的,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骨折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邓木芝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慢性溃疡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在我科室完成手术和他科室手术后转入我科的100例慢性溃疡修补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将患者以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P<0.05).结论 在慢性溃疡修补术的围手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阳;李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护理(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眭琦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n=6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6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SF-36评分[(68.65±7.12)分]和HADM评分[(24.75±6.65)分]与对照组SF-36评分[(69.22±8.03)分]和HADM评分[(25.18±7.3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90.69±6.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79.61±6.21)分](P<0.05),HADM评分[(11.60±5.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DM评分[(18.65±6.32)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58/6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00%(51/60)比较,显著升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6.67%(4/60)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15/60)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桂琴;冯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护理配合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68例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的患者,将68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34例实验组(实施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SDA、S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配合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中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作者:郝金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0例.A组给予延续护理联合常规护理,B组给予单纯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疾病防治知识、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出院前,且A组均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高血压患者行延续护理可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利于疾病控制,可推广.
作者:于晓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消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7例消化科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61例,而观察组患者有6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了消化科老年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像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8日-2017年10月20日间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各75例.前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后组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孕酮、雌二醇水平以及出院后半年的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孕酮、雌二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产后抑郁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好的应用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很好的改善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态,减轻临床症状,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阮金玉;唐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晨晚间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生活护理、了解病情、学习与病人交流的良好时机,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上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课题《关于以OSCE为主导的护理实训中心多维度管理的研究》(课题编号:GG170170)项目的一部分.我校自2012-2017年实施晨晚间护理见习,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晨晚间护理见习的调研,认为晨晚间护理见习的收效关键在于护理见习原则、制度、标准、见习大纲细节的确立,为护理实训教学教改提供依据.
作者:孙联伟;吴丽洁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理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10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外科护理理念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外科护理理念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01至2018-06入住我科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小化法动态随机将其分为:①正压防堵管留置针组(治疗组);②普通留置针组(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堵管、脱管、局部肿胀、渗血、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叶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82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舒适度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邵程;张丽萍;徐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研究品管圈实践中如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且在降低硬膜外镇痛患者导管滑脱率中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8年1月至3月我院持续硬膜外镇痛总人次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对照组);将2018年4月至6月持续硬膜外镇痛总人次设为品管圈改善期和维持期(研究组),分别与品管圈改善前期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安静状态下疼痛程度VAS评分、导管滑脱率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安静状态下疼痛程度VAS评分随着时间推移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镇痛导管脱落率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硬膜外镇痛患者临床护理中,能显著提升疼痛护理效果,降低导管滑脱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志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尿激酶封管浓度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对比.方法 以我院ICU接受血液净化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两组患者透析结束之后,均经常规消毒、冲管,低浓度组以12500u/ml浓度尿激酶溶液进行分封管;高浓度组以25000u/ml浓度尿激酶溶液进行封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LABSI发生率、封管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对比.结果 低浓度组CLABSI发生率低于高浓度组CLABSI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净化患者给予低浓度尿激酶溶液封管,可有效降低CLABSI的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田惠;盖玉彪;高玉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8月于本院产科待产的产妇88例,根据孕周大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4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生产不良事件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存在积极的影响,不仅能保证产妇顺利生产,预防和减少生产不良事件、产后并发症等发生率,可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产科中.
作者:向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则在实施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行测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护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较常规健康教育更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满足患者疾病不同阶段的需求,控制疾病的进展.
作者:郑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0例人员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单双法,将体检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120例,其中对照组体检者实施常规体检,而观察组体检者的护理则是基于健康管理理念开展的,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检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弃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体检者的情况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闫苗苗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