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向荣

关键词:家庭, 产科护理模式, 母婴健康
摘要: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8月于本院产科待产的产妇88例,根据孕周大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4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生产不良事件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存在积极的影响,不仅能保证产妇顺利生产,预防和减少生产不良事件、产后并发症等发生率,可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产科中.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15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指标.结果 两组干预后的PaO2、PaCO2和心率水平均优于干预前,仅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小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PaO2、PaCO2、心率和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效果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杨静;顾亚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细节护理在儿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讨论细节护理在儿童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在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受的患儿中选择120例,均分为A组和B组.B组均为医院手术室常规护理,A组均为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AB两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60例患儿的手术室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B组高出(24.99%),A组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B组低(18.44%),以上三种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进行儿童手术时,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明显的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家属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儿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玲丽;刘雪萍;张晓燕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肝硬化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脏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人体代谢营养物质一个重要场所,因此,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肝脏损伤,都会影响到人体的营养状态.1 肝硬化的流行病学现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疾病的自然转归及近期和远期预后都密切相关.引起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人体摄入的饮食量不足,身体长期处于高代谢的状态,还有腹穿放腹水,以及不合理的控制饮食,使得体内蛋白质大量流失,出现吸收受阻现象[1],为了改善肝功能,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速度,就要从基础的做起,在保证饮食摄入足够营养的同时,还要坚持合理的饮食限制.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诱因,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中常见的就是饮食不当,尤其是在复发出血患者中占得比重非常大,高达 61.1%[2].因此,提高肝硬化患者饮食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兰娟;夏明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护理(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眭琦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

    目的 观察分析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方法 本次实验均选取在2014-1月-1日至2018-6月-1日期间到本院治疗的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信封随机分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后盆底肌力恢复程度、膀胱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对照组在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残余尿量、盆底肌力正常率各项数据上明显劣于观察组,对比差异较大,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在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云慧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循证护理在冠脉造影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患者术后治疗期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治疗期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较好临床结果,适宜借鉴推广.

    作者:郭晓晶;亢俊英;王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的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需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护理,研究组给予喉罩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复苏成功率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17,P<0.05);研究组的复苏成功率为80.00%(16/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5.17,P<0.05);研究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6.04,P<0.05).结论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中建立人工气道与气管插管比较,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

    作者:汤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风险管理模式在消化科老年患者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消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7例消化科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61例,而观察组患者有6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了消化科老年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SCL-90评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SCL-90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0例.A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为6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各项SCL-90(90项症状清单列表)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胃溃疡穿孔患者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改善其症状评分.

    作者:李淑坤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家属焦虑心理分析与对策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及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方法 应用状态焦虑量表(STAT)及自编的原因调查表对8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家属进行测查.结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家属在干预前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P<0.05=,干预前焦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的原因有担心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环境因素,担心传染其他疾病等.结论 护理人员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家属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缓解焦虑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艳梅;喻兰;左维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腹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计时装置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腹壁注射的定位计时方式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日-7月18日在我科住院行腹壁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并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随机轮换不计时法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新的轮换计时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12h后腹壁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7.0%,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的69.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计时装置,可以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从而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眭艳;丁小伟;陈海燕;徐婕;唐维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也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可通过中医护理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葛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护理组即行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中医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应用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可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有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产褥期心理护理对初产妇消极心理改善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产褥期心理护理对初产妇消极心理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褥期产妇进行资料回顾,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0例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作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消极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以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产褥期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消极心理,促进产妇身体恢复.

    作者:钱蕾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疗后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护理配合后,两组患者的脑神经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神经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加强护理配合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翠娥;张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前、后我院静疗护理质量对比探析

    目的 对比分析静脉治疗护理SOP(标准流程)实施前、后我院静疗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搜集的800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SOP),再搜集同期我院800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SOP).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钢针使用错误率、穿刺部位错误率、敷料固定错误率、导管维护错误率以及静脉输液工具使用类型(钢针输液、留置针输液、PICC输液).结果 实验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钢针使用错误率、穿刺部位错误率、敷料固定错误率、导管维护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钢针输液、留置针输液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PICC输液所占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后比实施SO前能够显著提高我院静疗护理质量.

    作者:宋章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手段,给予实验组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在护理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抢救、康复的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急救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治疗方案确定时间上的抢救效果发现,实验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明显的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马素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171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救治,152例患者存活,抢救成功率为88.89%.结论 急诊外科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患者生存,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

    目的 探究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重要意义.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采取射频消融疗法.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患者则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为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的腰椎功能(JOA)评分与腰腿疼痛评分、腰背肌与腹肌的肌力.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腰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腰背肌与腹肌的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可以使患者恢复得更好.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微信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微信随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微信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意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许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