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夏明霞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慢性肝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慢性肝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意识、健康知识掌握度和自我概念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确切,可改善预后,提升患者自理水平,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后双J管留置的综合护理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行FURL治疗的患者纳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施行常规护理;后者施行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运用在FURL留置双J管患者中切实可行.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晨晚间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生活护理、了解病情、学习与病人交流的良好时机,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上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课题《关于以OSCE为主导的护理实训中心多维度管理的研究》(课题编号:GG170170)项目的一部分.我校自2012-2017年实施晨晚间护理见习,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晨晚间护理见习的调研,认为晨晚间护理见习的收效关键在于护理见习原则、制度、标准、见习大纲细节的确立,为护理实训教学教改提供依据.
作者:孙联伟;吴丽洁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绞痛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素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GDM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GDM的孕妇100例分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传统体位分娩;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自由体位分娩.采用SAS、SDS、LAS分别测量焦虑、抑郁度、分娩控制感.同时观察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高得分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GDM产妇分娩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耘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0例人员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单双法,将体检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120例,其中对照组体检者实施常规体检,而观察组体检者的护理则是基于健康管理理念开展的,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检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弃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体检者的情况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闫苗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我市11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348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行为现状量表进行评判,主要是观察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情况,同时采取安全文化态度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认知现状量表以及职业倦怠量表和管理现状量表等其他量表来观察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等评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职业倦怠得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文化、认知现状、管理现状以及职业倦怠等情况对于行为现状得分影响高,高达40.8%.结论 护理人员在术中进行低体温护理干预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情况,同时还要注意职业倦怠的情况,加强这些方面的影响.
作者:石慧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综合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60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60例,显效13例,有效36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8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晨僵时间(24.3±2.5)min、关节肿胀指数(26.1±1.5)分、压痛指数(1.4±0.2)分、关节疼痛指数(6.2±0.9)分,对照组晨僵时间(39.3±5.4)min、关节肿胀指数(33.3±2.9)分、压痛指数(3.5±0.4)分、关节疼痛指数(10.3±2.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关节炎患者优质综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鑫;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各1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病症治愈率以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病症治愈率明显较高,且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病症治愈率,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作者:张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探讨胃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胃溃疡患者80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症状、生活质量、满意度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为87.5%,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等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的患者,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疗效的提高,消除患者的不良心里想法,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龚丽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信平台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9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随访,试验组患者家属则加入微信群.此群定期向患者家属发送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与信息.通过互动给予个性化干预.于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再评估.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管道护理规范性、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耿芹;仲美华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设为实验对象,随机将90例产妇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与产后出血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血压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0%,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更好的改善产妇血压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本文将对临床路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21.54±2.17)、康复时间(3.82±1.62)、出院时间(5.02±0.38)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时间(38.47±4.76)、康复时间(6.67±1.34)、出院时间(7.92±2.26),生活质量(94.47±1.73)高于对照组(56.28±1.3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9/47).结论 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防止护理中有关安全隐患的发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申香淑;韩吉淑;李香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在脑栓塞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N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栓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窦玲 刊期: 2018年第43期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脏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人体代谢营养物质一个重要场所,因此,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肝脏损伤,都会影响到人体的营养状态.1 肝硬化的流行病学现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疾病的自然转归及近期和远期预后都密切相关.引起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人体摄入的饮食量不足,身体长期处于高代谢的状态,还有腹穿放腹水,以及不合理的控制饮食,使得体内蛋白质大量流失,出现吸收受阻现象[1],为了改善肝功能,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速度,就要从基础的做起,在保证饮食摄入足够营养的同时,还要坚持合理的饮食限制.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诱因,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中常见的就是饮食不当,尤其是在复发出血患者中占得比重非常大,高达 61.1%[2].因此,提高肝硬化患者饮食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兰娟;夏明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手段,给予实验组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在护理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抢救、康复的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急救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治疗方案确定时间上的抢救效果发现,实验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明显的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马素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n=43例)与观察组(n=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率(1例,2.2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7例,16.2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3例,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8例,88.3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其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顾红;申飞梅;马文红;顾慧恩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观察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大黄调蜂蜜改善便秘的效果,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共有32例患者使用小针刀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分别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和大黄调蜂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便秘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容易导致便秘,给予患者大黄调蜂蜜敷贴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尹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析在院产褥期母婴综合护理管理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2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以行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每组63例.结果 研究组的产妇并发症率、新生儿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产褥期产妇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的护理效果良好,能使母婴并发症情况的发生降低,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张文喆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系统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SQLS评分为(31.11±1.89)显著高于B组(27.36±1.78);并且B组的抑郁以及焦虑评分也比较低.结论 精神分裂症采取系统心理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杨慧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