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绞痛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蒋素兰

关键词:急性心绞痛,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绞痛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慢性肾小球肾炎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44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给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其干预效果良好,能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护理配合度.

    作者:孙水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临终关怀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临终关怀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8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试验组(n=5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控制与临终护理关怀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组间给予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实施疼痛控制和临床关怀护理,可显著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郑蒙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成立相应的干预小组,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强调细节护理,确保患者处于合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8.70±3.22)天与(45.32±4.10)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凌晓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实施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护理模式期间,对照组(41例):一般呼吸道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终就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1.95%)以及死亡率(17.07%)对比,观察组(2.44%)、(2.44%)呈现出显著下降(P<0.05).结论 合理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薛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临床护理设置安全管理课程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本科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安全管理课程的意义.方法 参考国际先进护理培训中关于质量安全教育的护理安全培训方案作为标准和基础,大量收集国内外关于护理和安全方面的资料.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实习生所管的患者在安全认知度,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的自身对待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各项评价指标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关了课程设置,对提高护理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具有良好成效.

    作者:郑任艺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9例.A组给予整体化康复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B组为76.92%,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为冠心病患者行整体化康复护理可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杨奕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二次固定在防心血管常见导管UEX中的应用

    目的 降低UEX发生率.方法 使用一些胶布、绳子对导管进行二次固定,形成双保险.结果 统计二次固定应用前两年与后两年的脱管数据,发现脱管次数同比下降.结论 二次固定可有效降低脱管率.

    作者:胡馨秀;张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综合护理效果

    目的 探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后双J管留置的综合护理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行FURL治疗的患者纳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施行常规护理;后者施行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运用在FURL留置双J管患者中切实可行.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可分体式隐私保护免脱袜裤在会阴部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更好地满足患者术中保护个人隐私的需求,消除其紧张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10月在我院施行会阴部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50例,设计制作可分体式隐私保护免脱袜裤并应用于观察组,对照组穿着传统手术裤,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和患者对术中隐私保护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SA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隐私保护的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分体式隐私保护免脱袜裤在会阴部手术中的应用,能有效保护患者隐私,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汪杏珍;姚继云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n=43例)与观察组(n=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率(1例,2.2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7例,16.2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3例,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8例,88.3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其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顾红;申飞梅;马文红;顾慧恩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

    目的 分析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5例.A组给予分期康复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与神经状况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均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脑梗死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可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与神经状况,利于其病情康复.

    作者:李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及手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合理应用相关的直筒药物,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关注放松疗法,缓解患者疼痛.结果 术后12小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67±1.12)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12±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12±0.05)分与(3.12±0.89)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个月,实验组患者手功能(150.43±12.33)分,对照组患者手功能(121.20±13.12)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外科患者术后中应用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手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与分析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风湿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2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管理组与程序化管理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管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而程序化管理组患者则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方法进行管理,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精准服药率情况.结果 程序化管理组患者的精准服药率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群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人文关怀在'植物状态'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植物人是指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状态,多数'植物状态'患者的认知能力基本丧失,仅保留部分本能神经反射,植物人仍有恢复可能,而临床上加强对该类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林希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胃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胃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胃溃疡患者80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症状、生活质量、满意度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为87.5%,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等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的患者,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疗效的提高,消除患者的不良心里想法,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龚丽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GDM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GDM的孕妇100例分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传统体位分娩;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自由体位分娩.采用SAS、SDS、LAS分别测量焦虑、抑郁度、分娩控制感.同时观察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高得分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GDM产妇分娩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耘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心脏移植术后高钾血症患者非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损伤并发高钾血症患者非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患者30例,有3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伤并高钾血症,通过每日监测患者血电解质、尿量及肾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患者肾功能损伤,停用含钾药物、应用钙剂、葡萄糖+胰岛素(3~4:1)、袢利尿剂、调整免疫抑制剂、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及低钾饮食护理后患者血清钾恢复正常.结果 1例患者因心脏排斥反应死亡,2例患者经治疗后血钾恢复正常结论 心脏移植术肾功能损伤表现不明显,应通过监测尿量、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一些非血液净化的方法也能使患者血钾恢复正常.

    作者:何土焕;唐兰馨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外伤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痰液黏稠度、PaO2、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效果良好,改善人工气道血氧水平,降低痰液黏稠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娟;朱雪芳;李燕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本文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积极寻找控制预防感染率的有效对策,进一步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方法 从手术室环境、医疗器械管理、医护人员素质水平以及其他手术因素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感染危险因素,通过完善管理与监督体系,规范操作来降低感染率.结果 采取加强监督、规范操作、改善环境等一系列措施,规范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管理行为.结论 运用上述的管理对策,能够有效的防范手术室护理感染,为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王娇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护理组即行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中医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应用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可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有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