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卢君;陈微;王靖;林茜;张丹

关键词:综合保温护理, PICC,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成功率, 聚乙烯(塑料薄膜), 机械性静脉炎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将195例PICC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例和90例,实验组患儿在PICC置管中均采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3%和86.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4%和8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8.9%,实验组为5.7%,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脏移植术后高钾血症患者非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损伤并发高钾血症患者非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患者30例,有3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伤并高钾血症,通过每日监测患者血电解质、尿量及肾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患者肾功能损伤,停用含钾药物、应用钙剂、葡萄糖+胰岛素(3~4:1)、袢利尿剂、调整免疫抑制剂、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及低钾饮食护理后患者血清钾恢复正常.结果 1例患者因心脏排斥反应死亡,2例患者经治疗后血钾恢复正常结论 心脏移植术肾功能损伤表现不明显,应通过监测尿量、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一些非血液净化的方法也能使患者血钾恢复正常.

    作者:何土焕;唐兰馨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80例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分4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惠沟通技巧,从而比较这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输液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由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输液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不仅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静;杨海妮;黄美娟;陈智萍;吕雪娴;林婷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便于采血的体外膜肺氧合循环管道的设计与应用

    本实用新型便于采血的体外膜肺循环管道是一种适于ECMO治疗患者常规采集氧合器两端血液进行血气分析,便于准确判断氧合器功能的新型装置.其本体是在ECMO循环管道氧合器的两端设置有垂直于循环管道的采血端头,在ECMO治疗运行过程中便于采集血标本送检,从而精确监测血液氧合前后血液中的氧分压,准确客观的评价ECMO氧合器的功能,有效保障患者ECMO治疗的疗效,且设计合理、安全性高,采集血液全程均为密闭状态,有效避免血液的污染及感染,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高永霞;宋燕波;张劲松;陈旭锋;孙昊;梅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综合护理效果

    目的 探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后双J管留置的综合护理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行FURL治疗的患者纳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施行常规护理;后者施行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运用在FURL留置双J管患者中切实可行.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慢性肾炎护理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评价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9例慢性肾炎患者分组护理,常规组36例实施肾内科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组43例实施护理干预模式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常规组、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4%和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8,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8±1.1)分,低于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3±0.4)分,存在统计学差异(T=2.773,P<0.05).结论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应用,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价值好.

    作者:林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究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综合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60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60例,显效13例,有效36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8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晨僵时间(24.3±2.5)min、关节肿胀指数(26.1±1.5)分、压痛指数(1.4±0.2)分、关节疼痛指数(6.2±0.9)分,对照组晨僵时间(39.3±5.4)min、关节肿胀指数(33.3±2.9)分、压痛指数(3.5±0.4)分、关节疼痛指数(10.3±2.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关节炎患者优质综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鑫;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系统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系统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SQLS评分为(31.11±1.89)显著高于B组(27.36±1.78);并且B组的抑郁以及焦虑评分也比较低.结论 精神分裂症采取系统心理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杨慧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探讨

    目的 研究与分析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82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舒适度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邵程;张丽萍;徐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与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态度、护理宣教与护理技术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27,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悦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式与效果

    目的 对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式与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得7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无缝隙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从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血气分析等三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陈晓美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循证护理在冠脉造影术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患者术后治疗期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治疗期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较好临床结果,适宜借鉴推广.

    作者:郭晓晶;亢俊英;王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肝硬化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脏作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人体代谢营养物质一个重要场所,因此,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肝脏损伤,都会影响到人体的营养状态.1 肝硬化的流行病学现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疾病的自然转归及近期和远期预后都密切相关.引起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人体摄入的饮食量不足,身体长期处于高代谢的状态,还有腹穿放腹水,以及不合理的控制饮食,使得体内蛋白质大量流失,出现吸收受阻现象[1],为了改善肝功能,延缓患者病情的发展速度,就要从基础的做起,在保证饮食摄入足够营养的同时,还要坚持合理的饮食限制.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诱因,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中常见的就是饮食不当,尤其是在复发出血患者中占得比重非常大,高达 61.1%[2].因此,提高肝硬化患者饮食的依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兰娟;夏明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整体化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巩秀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的内科护理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的内科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的51例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内科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患者预后水平.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功能评级为Ⅰ级的人数明显比护理前多(P<0.05);51例患者中,4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且随访期间患者均无感染情况.结论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心衰的患者,给予患者合适的内科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丽娟;胡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像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8日-2017年10月20日间在本医院接受治疗的15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各75例.前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后组应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孕酮、雌二醇水平以及出院后半年的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SAS、SDS评分、孕酮、雌二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产后抑郁的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我们很好的应用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很好的改善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态,减轻临床症状,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阮金玉;唐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外伤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痰液黏稠度、PaO2、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效果良好,改善人工气道血氧水平,降低痰液黏稠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娟;朱雪芳;李燕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手段,给予实验组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在护理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抢救、康复的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急救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治疗方案确定时间上的抢救效果发现,实验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明显的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马素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31例,对比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比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方式加以护理.将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的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加以观察,并且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之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都明显要比对比组更加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4%,对比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8%,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23.2%,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6.8%,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4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9.9%.对比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50.1%%,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6.6%,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2%,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要比对比组患者好,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效果,对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比较明显的降低作用,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加以改善,使得患者的康复速度不断加快,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减轻.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护理配合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68例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的患者,将68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34例实验组(实施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SDA、S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配合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中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作者:郝金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脑栓塞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N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栓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窦玲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