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美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虏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之随机分为常规组(n=35)、研究组(n=35),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护理.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高达94.29%,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高达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6±5.6)分,比较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4.6±4.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阴道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对此种护理方式比较认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慕长英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将柔性管理应用于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血管外科在2016年8月-2017年9月接受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柔性管理,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但在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科显著提高血管外科护理管理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祝欣;王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比较常规办理出院与提前预约出院的效果.方法 对近4年来在我科住院的200例出院患者对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中100例为常规出院患者,100例为提前预约出院患者,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100例提前预约出院患者家属满意率达到100%,零投诉,杜绝了费用错误;患者安全得到保证.结论 提前预约出院杜绝了费用错误,有效提高家属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等候的时间,提高科室出院服务工作效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燕;李永英;杨明丽;李翠芝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慢性盆腔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结果 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40/50)(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可以较为显著地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郭秋燕;孟繁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本实用新型便于采血的体外膜肺循环管道是一种适于ECMO治疗患者常规采集氧合器两端血液进行血气分析,便于准确判断氧合器功能的新型装置.其本体是在ECMO循环管道氧合器的两端设置有垂直于循环管道的采血端头,在ECMO治疗运行过程中便于采集血标本送检,从而精确监测血液氧合前后血液中的氧分压,准确客观的评价ECMO氧合器的功能,有效保障患者ECMO治疗的疗效,且设计合理、安全性高,采集血液全程均为密闭状态,有效避免血液的污染及感染,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高永霞;宋燕波;张劲松;陈旭锋;孙昊;梅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气囊贴对血小板低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患者止血压迫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将我院收治的42例血小板低下行PICC穿刺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置管后采用自制气囊贴止血方案,对照组置管后自粘胶带加压穿刺点止血方案,观察两组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 穿刺后观察组24h内0级出血概率较对照组明显高,而I级、II级、Ⅲ级出血概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出血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囊贴对血小板低下PICC穿刺患者的止血效果明显,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压力适当可调节,持续使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宛小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GDM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GDM的孕妇100例分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传统体位分娩;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自由体位分娩.采用SAS、SDS、LAS分别测量焦虑、抑郁度、分娩控制感.同时观察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高得分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GDM产妇分娩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耘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血友病伴出血的综合护理.方法 将70例血友病伴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使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恢复时间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29%,明显低于对照组68.57%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 对于血友病伴出血患者,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姜敏;胡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51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对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查看2017年一整年来我们医院进行治疗脑出血昏迷的患者,从这些患者中抽选51名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给这些患者进行脱水、血肿清除,包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的观察,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控制、防止患者发生并发症,对患者的营养进行补充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急诊护理,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 在这次的急诊护理中,51名患者中有34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稳定,有12名患者已经出院,剩下的5名患者没有得治愈,治愈率达到了23%,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别,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脑出血昏迷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使患者痊愈的概率变大,减少了一定的死亡率.
作者:范桂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减轻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择眼科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疼痛综合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疼痛综合评分.结论 对眼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从而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TURP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研究组为16.67%,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URP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葛群兰;翟玲玲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探讨胃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胃溃疡患者80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症状、生活质量、满意度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为87.5%,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等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的患者,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疗效的提高,消除患者的不良心里想法,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龚丽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以及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情况.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这一年的时间周期里,将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6例遵循自愿原则参与本研究,根据患者参与本研究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63例.分组中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组中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情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康复护理依从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指标对比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在康复护理依从性方面的对比中,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在院内接受治疗过程中能够结合早期情志护理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很好的改善,同时改善康复护理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蕾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31例,对比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比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方式加以护理.将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的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加以观察,并且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之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都明显要比对比组更加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4%,对比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8%,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23.2%,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6.8%,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4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9.9%.对比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50.1%%,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6.6%,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2%,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要比对比组患者好,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效果,对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比较明显的降低作用,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加以改善,使得患者的康复速度不断加快,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减轻.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绞痛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素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慢性肝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慢性肝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意识、健康知识掌握度和自我概念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确切,可改善预后,提升患者自理水平,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9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并分别给予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以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均得到相应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量表评分分别为(29.4±2.0)分和(38.7±3.7)分,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瘫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微微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快速康复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关于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文章采用文献总结、考查调研等方法对目前我国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快速康复在我国胃肠手术护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倪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28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质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掌握围手术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方法.结果 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1d 24例患者腰背部疼痛显著改善,4例改善,术后3d均能佩戴腰围下床活动;术后无1例发生骨水泥渗漏、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症状.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的有效方法,通过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的减轻疼痛感、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克霞;苏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的内科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的51例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内科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患者预后水平.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功能评级为Ⅰ级的人数明显比护理前多(P<0.05);51例患者中,4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且随访期间患者均无感染情况.结论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心衰的患者,给予患者合适的内科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丽娟;胡蝶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