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杜鑫;张婷婷

关键词:风湿关节炎, 临床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综合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60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60例,显效13例,有效36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8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晨僵时间(24.3±2.5)min、关节肿胀指数(26.1±1.5)分、压痛指数(1.4±0.2)分、关节疼痛指数(6.2±0.9)分,对照组晨僵时间(39.3±5.4)min、关节肿胀指数(33.3±2.9)分、压痛指数(3.5±0.4)分、关节疼痛指数(10.3±2.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关节炎患者优质综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腹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计时装置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腹壁注射的定位计时方式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日-7月18日在我科住院行腹壁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并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随机轮换不计时法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新的轮换计时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12h后腹壁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7.0%,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的69.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计时装置,可以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从而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眭艳;丁小伟;陈海燕;徐婕;唐维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0例人员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单双法,将体检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120例,其中对照组体检者实施常规体检,而观察组体检者的护理则是基于健康管理理念开展的,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检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弃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体检者的情况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闫苗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诊治的6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食管癌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不满意2例,占6.67%,基本满意10例,占33.33%,较满意9例,占30.00%,十分满意9例,占30.00%;观察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结论 与一般护理相比,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博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80例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分4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惠沟通技巧,从而比较这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输液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由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输液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不仅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静;杨海妮;黄美娟;陈智萍;吕雪娴;林婷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疗后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护理配合后,两组患者的脑神经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神经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加强护理配合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翠娥;张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6例)与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6例)在抑郁及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经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慢性肝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慢性肝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意识、健康知识掌握度和自我概念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确切,可改善预后,提升患者自理水平,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前、后我院静疗护理质量对比探析

    目的 对比分析静脉治疗护理SOP(标准流程)实施前、后我院静疗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搜集的800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SOP),再搜集同期我院800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SOP).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钢针使用错误率、穿刺部位错误率、敷料固定错误率、导管维护错误率以及静脉输液工具使用类型(钢针输液、留置针输液、PICC输液).结果 实验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钢针使用错误率、穿刺部位错误率、敷料固定错误率、导管维护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钢针输液、留置针输液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PICC输液所占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后比实施SO前能够显著提高我院静疗护理质量.

    作者:宋章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成立相应的干预小组,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强调细节护理,确保患者处于合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8.70±3.22)天与(45.32±4.10)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凌晓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对妇科术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对60例妇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术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进行中药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 应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等症状,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应用价值较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俊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产科护士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产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相关知识的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产科护士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对我院产科护士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结果 (1)调查问卷总分52分,本组护理人员高得分51分,均分38.775±6.156分;(2)低年资护士得分较低;(3)职称、护龄与深静脉血栓基础知识得分、危险因素识别能力以及预防干预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产科护士对待深静脉血栓态度积极,但认识不足,预防干预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加强产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尤其对低年资的护士.

    作者:赵莎莎;张剑萍;吴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皮肤保护膜在神经内科监护室心电监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皮肤保护膜在神经内科监护室心电监护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80名在神经内科监护室住院,心电监护超过48小时的患者,分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使用康乐宝皮肤保护膜(Barrier Film Comfeel),擦拭黏贴电极片部位的皮肤(胸前5个点),待干后黏贴电极,对照组用75%酒精棉球擦拭黏贴电极片部位的皮肤,然后黏贴电极.两组都是48小时更换一次电极片.观察2组皮肤接触性皮炎发生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康乐宝皮肤保护膜能有效预防心电监护患者使用电极片后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的发生,值得在监护室长期进行监护的病人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华;姚凯锋;薛海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8月于本院产科待产的产妇88例,根据孕周大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4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生产不良事件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存在积极的影响,不仅能保证产妇顺利生产,预防和减少生产不良事件、产后并发症等发生率,可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产科中.

    作者:向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将2014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选取35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胰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者:张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对比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室的细节护理,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室的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4%.实验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68%,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用细节护理,不仅大大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还使得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强,值得在各大医学领域推广.

    作者:覃源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围生期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围生期的护理配合.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围生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手术时间(42.31±1.03)min;术中出血量(274.36±23.15)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围生期护理,能够保证母婴健康,值得研究.

    作者:姜珍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将195例PICC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例和90例,实验组患儿在PICC置管中均采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3%和86.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4%和8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8.9%,实验组为5.7%,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卢君;陈微;王靖;林茜;张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SCL-90评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SCL-90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0例.A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为6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各项SCL-90(90项症状清单列表)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胃溃疡穿孔患者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改善其症状评分.

    作者:李淑坤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在牙疼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在牙疼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设计分组法将在我院口腔牙科收治的牙疼患者126例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63例.其中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依从率96.83%较对照组治疗依从率77.78%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疼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及个体化指导措施,能减轻患者疼痛,作用显著.

    作者:汤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慢性溃疡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溃疡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在我科室完成手术和他科室手术后转入我科的100例慢性溃疡修补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将患者以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P<0.05).结论 在慢性溃疡修补术的围手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阳;李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