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章艳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设为实验对象,随机将90例产妇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与产后出血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血压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0%,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更好的改善产妇血压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护理(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肠梗阻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降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眭琦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整体化康复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9例.A组给予整体化康复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87%,B组为76.92%,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高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为冠心病患者行整体化康复护理可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作者:杨奕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性对症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儿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干预期三个月、六个月时分别代表智力和运动能力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有极大改善,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苏丽丽;贲国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通过对新入职护士的干预管理,为引导和培养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方法 采用集中授课、自我剖析、融入团队、职业规划、素质提升、快乐分享等多种形式,对2015年新入职的59名护士进行干预管理,并通过职业价值观量表分别对2015年(实验组)和2013年(对照组)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认同均存在差异.两组两年内离职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通过积极的多种形式的干预管理,培养了新入职护士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度,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的离职率.
作者:孙淑华;王芸香;汪杏;方英英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整体化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巩秀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快速康复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关于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文章采用文献总结、考查调研等方法对目前我国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快速康复在我国胃肠手术护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倪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成立相应的干预小组,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强调细节护理,确保患者处于合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8.70±3.22)天与(45.32±4.10)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凌晓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于现阶段护士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为护士的进步提供体系构建的依据.方法 对从事护理的10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德尔菲咨询研究办法确定全方位的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详细划分了各个指标的占据位置.结果 经过两轮护理人员的咨询沟通后,反馈的有效性达到了86.5%和98%,权威系数为0.89,根据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将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分为一级内容、二级内容和三级内容,其中一级指标又详细的划分为,护理意识,实践操作技能,护理相关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未来发展潜力,优秀品质等.结论 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在集中化、统一化的专家建议下,体系的构建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可全方位测评护士的整体素养.
作者:樊子双;谭淑娟;付志华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患者术后治疗期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治疗期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较好临床结果,适宜借鉴推广.
作者:郭晓晶;亢俊英;王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微信平台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9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随访,试验组患者家属则加入微信群.此群定期向患者家属发送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与信息.通过互动给予个性化干预.于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再评估.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管道护理规范性、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耿芹;仲美华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GDM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GDM的孕妇100例分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传统体位分娩;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自由体位分娩.采用SAS、SDS、LAS分别测量焦虑、抑郁度、分娩控制感.同时观察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高得分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GDM产妇分娩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耘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急诊护理模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24)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n=24)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急诊效果.结果 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为(18.64±3.81)min,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27.05±5.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8%,致残率为16.7%,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3.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健康处方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讨论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开出护理健康处方,并进行健康处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所有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用健康处方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感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柳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术中的护理配合观.方法 现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共68例,患儿手术方式为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术中,可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术中配合程度以及提高护理满意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为活动主题,对病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的原因,利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持续改进.经过品管圈9个月的良性干预,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作者:梁志芬;秦彩容;梁慧宁;王远玲;封海霞;陈宝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外伤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痰液黏稠度、PaO2、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效果良好,改善人工气道血氧水平,降低痰液黏稠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娟;朱雪芳;李燕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当前,伴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患有合并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然而,在手术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着高危的并发症的风险和隐患,例如,患者中有很多出现了肾功能不全的情况,还有一些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和糖尿病的症状等.经过相关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接受心脏搭桥术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龄的患者,他们的年龄大于75岁的比例占据了26.6%,患者术前合并脑梗死问题的年龄阶段,非高龄患者只有11.8%,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严重的合并症特别是陈旧性脑梗死,对于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和后续的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十分重大的破坏性影响.所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护理,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合并脑梗死患者心脏搭桥术后护理等相应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王霖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肺炎患者,所有肺炎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肺炎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肺炎患者),分别实施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肺炎患者住院时间(8.21±1.01)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01±0.01)d以及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时间(3.01±1.05)d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肺炎患者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P<0.05).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肺炎实施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王利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比分析静脉治疗护理SOP(标准流程)实施前、后我院静疗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搜集的800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SOP),再搜集同期我院800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SOP).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钢针使用错误率、穿刺部位错误率、敷料固定错误率、导管维护错误率以及静脉输液工具使用类型(钢针输液、留置针输液、PICC输液).结果 实验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钢针使用错误率、穿刺部位错误率、敷料固定错误率、导管维护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钢针输液、留置针输液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PICC输液所占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后比实施SO前能够显著提高我院静疗护理质量.
作者:宋章艳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