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霖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护理组即行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中医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应用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可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有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6例)与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6例)在抑郁及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经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炎症,是感染性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多与植物性外伤有关[2],在受伤感染数天内出现可溃疡甚至穿孔.
作者:董梅;闫宇涵;宋瑞英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各1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病症治愈率以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病症治愈率明显较高,且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病症治愈率,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作者:张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护理模式期间,对照组(41例):一般呼吸道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终就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1.95%)以及死亡率(17.07%)对比,观察组(2.44%)、(2.44%)呈现出显著下降(P<0.05).结论 合理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薛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也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可通过中医护理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葛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观察分析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方法 本次实验均选取在2014-1月-1日至2018-6月-1日期间到本院治疗的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信封随机分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后盆底肌力恢复程度、膀胱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对照组在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残余尿量、盆底肌力正常率各项数据上明显劣于观察组,对比差异较大,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在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云慧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临终关怀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8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试验组(n=5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控制与临终护理关怀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组间给予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实施疼痛控制和临床关怀护理,可显著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郑蒙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对60例妇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术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进行中药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 应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等症状,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应用价值较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俊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绞痛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素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当前,伴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患有合并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然而,在手术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着高危的并发症的风险和隐患,例如,患者中有很多出现了肾功能不全的情况,还有一些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和糖尿病的症状等.经过相关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接受心脏搭桥术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龄的患者,他们的年龄大于75岁的比例占据了26.6%,患者术前合并脑梗死问题的年龄阶段,非高龄患者只有11.8%,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严重的合并症特别是陈旧性脑梗死,对于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和后续的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十分重大的破坏性影响.所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护理,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合并脑梗死患者心脏搭桥术后护理等相应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王霖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9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并分别给予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以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均得到相应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量表评分分别为(29.4±2.0)分和(38.7±3.7)分,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瘫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微微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健康处方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讨论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开出护理健康处方,并进行健康处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所有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用健康处方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感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柳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盐酸苯达莫司汀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35例患者临床用药观察、健康宣教、追踪随访.结果 苯达莫司汀疗效好达55%,副反应发生率低8.9%,31例患者顺利完成所有化疗周期.结论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有广泛前景的新药,国内刚用于临床,通过对35例用药患者的观察护理,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提供规范化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作者:石思梅;唐雪梅;黄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n=43例)与观察组(n=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率(1例,2.2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7例,16.2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3例,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8例,88.3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其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顾红;申飞梅;马文红;顾慧恩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n=6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6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SF-36评分[(68.65±7.12)分]和HADM评分[(24.75±6.65)分]与对照组SF-36评分[(69.22±8.03)分]和HADM评分[(25.18±7.3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90.69±6.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79.61±6.21)分](P<0.05),HADM评分[(11.60±5.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DM评分[(18.65±6.32)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58/6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00%(51/60)比较,显著升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6.67%(4/60)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15/60)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桂琴;冯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外伤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痰液黏稠度、PaO2、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效果良好,改善人工气道血氧水平,降低痰液黏稠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娟;朱雪芳;李燕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通过两组患者康复程度和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的数据对比,明确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康复程度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不仅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患者痛苦,而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院和患者的摩擦冲突,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有明确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毛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提高某中职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消除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选择包钢职工医院卫生学校在校生500名开展营养知识及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提高在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他们的膳食结构,纠正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结论 使调查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平衡膳食.
作者:贾巧芝;焦素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疗后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护理配合后,两组患者的脑神经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神经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加强护理配合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翠娥;张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