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营养教育对某中职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习惯的影响

贾巧芝;焦素军

关键词:营养教育, 中职学生, 营养知识, 饮食习惯
摘要:目的 提高某中职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消除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选择包钢职工医院卫生学校在校生500名开展营养知识及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提高在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他们的膳食结构,纠正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结论 使调查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平衡膳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护理组即行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中医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应用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可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有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临床护理设置安全管理课程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本科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安全管理课程的意义.方法 参考国际先进护理培训中关于质量安全教育的护理安全培训方案作为标准和基础,大量收集国内外关于护理和安全方面的资料.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实习生所管的患者在安全认知度,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的自身对待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各项评价指标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关了课程设置,对提高护理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具有良好成效.

    作者:郑任艺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我市11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348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行为现状量表进行评判,主要是观察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情况,同时采取安全文化态度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认知现状量表以及职业倦怠量表和管理现状量表等其他量表来观察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等评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职业倦怠得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文化、认知现状、管理现状以及职业倦怠等情况对于行为现状得分影响高,高达40.8%.结论 护理人员在术中进行低体温护理干预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情况,同时还要注意职业倦怠的情况,加强这些方面的影响.

    作者:石慧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设为实验对象,随机将90例产妇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与产后出血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血压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0%,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更好的改善产妇血压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循证日间护理在预防眼部手术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究分析循证日间护理在预防眼部手术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 择取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山西省眼科医院日间医疗中心实施眼部手术的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39例),与循证日间护理的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发现,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20.51%,经比较发现,观察组低(P<0.05).且组间满意度为95%与82.05%,比较结果,观察组高(P<0.05).结论 循证日间护理在预防眼部手术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巧川;刘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手段,给予实验组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在护理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抢救、康复的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急救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治疗方案确定时间上的抢救效果发现,实验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明显的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马素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护理对胃肠功能指标及胃乏力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护理对胃肠功能指标及胃乏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过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胃癌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对比两组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的胃肠功能指标以及胃乏力发生率.结果 在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接受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实验组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及胃乏力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早期护理,患者胃乏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胃肠道各项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值得今后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治疗中.

    作者:罗晓玲;杨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探讨临床路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本文将对临床路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21.54±2.17)、康复时间(3.82±1.62)、出院时间(5.02±0.38)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时间(38.47±4.76)、康复时间(6.67±1.34)、出院时间(7.92±2.26),生活质量(94.47±1.73)高于对照组(56.28±1.3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9/47).结论 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防止护理中有关安全隐患的发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申香淑;韩吉淑;李香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风险管理模式在消化科老年患者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消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7例消化科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61例,而观察组患者有6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了消化科老年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护理健康处方应用于冠心病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健康处方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讨论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保证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由责任护士开出护理健康处方,并进行健康处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所有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用健康处方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感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柳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风险管理对提高介入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介入科在2017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分析对象,并将之与2016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作效果对比.结果 比较2017年与2016年度的护理结果发现,手术患者宣教率、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及介入治疗护理质量等有关指标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有效回避的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保障了患者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安全性.

    作者:温小晓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心脏移植术后高钾血症患者非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损伤并发高钾血症患者非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患者30例,有3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伤并高钾血症,通过每日监测患者血电解质、尿量及肾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患者肾功能损伤,停用含钾药物、应用钙剂、葡萄糖+胰岛素(3~4:1)、袢利尿剂、调整免疫抑制剂、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及低钾饮食护理后患者血清钾恢复正常.结果 1例患者因心脏排斥反应死亡,2例患者经治疗后血钾恢复正常结论 心脏移植术肾功能损伤表现不明显,应通过监测尿量、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一些非血液净化的方法也能使患者血钾恢复正常.

    作者:何土焕;唐兰馨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关于专科护理学生晨晚间护理临床见习的探究

    晨晚间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生活护理、了解病情、学习与病人交流的良好时机,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上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课题《关于以OSCE为主导的护理实训中心多维度管理的研究》(课题编号:GG170170)项目的一部分.我校自2012-2017年实施晨晚间护理见习,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晨晚间护理见习的调研,认为晨晚间护理见习的收效关键在于护理见习原则、制度、标准、见习大纲细节的确立,为护理实训教学教改提供依据.

    作者:孙联伟;吴丽洁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艾滋病门诊实行新型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 针对艾滋病门诊实行新型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对比实行新型护理模式前后,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情况.结果 经过在艾滋病门诊实行新型护理管理模式之后,使得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结论 对于艾滋病门诊而言将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其中,使得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在此过程中得到显著提升,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张娟;姜红;绽立雯;吴晓丽;李晓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各1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病症治愈率以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病症治愈率明显较高,且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病症治愈率,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作者:张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外伤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痰液黏稠度、PaO2、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效果良好,改善人工气道血氧水平,降低痰液黏稠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娟;朱雪芳;李燕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工作体会

    目的 关于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运用中西结合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本文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其中A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护理;B组采取中西结合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从心理特征、护理满意效果等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结合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从贵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真菌性角膜炎致角膜溃疡穿孔1例个案护理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性角膜炎症,是感染性角膜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1],多与植物性外伤有关[2],在受伤感染数天内出现可溃疡甚至穿孔.

    作者:董梅;闫宇涵;宋瑞英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护理配合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68例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的患者,将68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34例实验组(实施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SDA、S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配合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中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作者:郝金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行急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0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急诊护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妮;罗静;黄美娟;陈智萍;吕雪娴;朱孟环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