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营养教育对某中职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习惯的影响

贾巧芝;焦素军

关键词:营养教育, 中职学生, 营养知识, 饮食习惯
摘要:目的 提高某中职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消除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选择包钢职工医院卫生学校在校生500名开展营养知识及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提高在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他们的膳食结构,纠正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结论 使调查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平衡膳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士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产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相关知识的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产科护士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对我院产科护士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结果 (1)调查问卷总分52分,本组护理人员高得分51分,均分38.775±6.156分;(2)低年资护士得分较低;(3)职称、护龄与深静脉血栓基础知识得分、危险因素识别能力以及预防干预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产科护士对待深静脉血栓态度积极,但认识不足,预防干预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加强产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尤其对低年资的护士.

    作者:赵莎莎;张剑萍;吴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微信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微信随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微信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意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许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100例在感染科治疗的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人,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基础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细节护理的具体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整体护理效果,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过程差错评分和患者病情自测评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科的护理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护理的方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丽丽;王玉桐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GDM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GDM的孕妇100例分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传统体位分娩;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自由体位分娩.采用SAS、SDS、LAS分别测量焦虑、抑郁度、分娩控制感.同时观察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高得分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GDM产妇分娩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耘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的对策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87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n=43例)与观察组(n=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过程中风险发生率(1例,2.2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7例,16.28%).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3例,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8例,88.37%),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其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顾红;申飞梅;马文红;顾慧恩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人文关怀在'植物状态'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植物人是指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状态,多数'植物状态'患者的认知能力基本丧失,仅保留部分本能神经反射,植物人仍有恢复可能,而临床上加强对该类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林希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进行综合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兴翠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对妇科术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对60例妇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术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进行中药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 应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等症状,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应用价值较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俊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

    目的 观察分析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方法 本次实验均选取在2014-1月-1日至2018-6月-1日期间到本院治疗的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信封随机分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后盆底肌力恢复程度、膀胱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对照组在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残余尿量、盆底肌力正常率各项数据上明显劣于观察组,对比差异较大,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在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云慧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整体护理模式对产科母婴健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与分析整体护理模式对产科母婴健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患者88例(2014年8月-2015年8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与整体护理组,每组各44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而整体护理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的方法,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婴儿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主观幸福感等情况.结果 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婴儿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主观幸福感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对产科母婴健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顾媛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将195例PICC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例和90例,实验组患儿在PICC置管中均采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3%和86.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4%和8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8.9%,实验组为5.7%,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卢君;陈微;王靖;林茜;张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二次固定在防心血管常见导管UEX中的应用

    目的 降低UEX发生率.方法 使用一些胶布、绳子对导管进行二次固定,形成双保险.结果 统计二次固定应用前两年与后两年的脱管数据,发现脱管次数同比下降.结论 二次固定可有效降低脱管率.

    作者:胡馨秀;张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整体化护理配合,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整体化护理配合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加快了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作者:巩秀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微信平台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微信平台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9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随访,试验组患者家属则加入微信群.此群定期向患者家属发送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与信息.通过互动给予个性化干预.于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再评估.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管道护理规范性、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耿芹;仲美华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外伤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痰液黏稠度、PaO2、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效果良好,改善人工气道血氧水平,降低痰液黏稠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娟;朱雪芳;李燕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临床护理设置安全管理课程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本科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安全管理课程的意义.方法 参考国际先进护理培训中关于质量安全教育的护理安全培训方案作为标准和基础,大量收集国内外关于护理和安全方面的资料.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实习生所管的患者在安全认知度,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的自身对待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各项评价指标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关了课程设置,对提高护理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具有良好成效.

    作者:郑任艺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立体聚焦支持护理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立体聚焦支持护理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2016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中选出12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立体聚焦支持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观察组放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18.33%,且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 立体聚焦支持护理的应用为患者提供立体化网络结构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分析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成立相应的干预小组,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强调细节护理,确保患者处于合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8.70±3.22)天与(45.32±4.10)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凌晓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KDQOL-SFT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烨;徐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护理配合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接诊治疗的68例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的患者,将68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34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与34例实验组(实施护理配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心理状态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SDA、SAS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配合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甲状腺穿刺治疗中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作者:郝金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