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川;刘婷
目的 研究讨论细节护理在儿童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在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受的患儿中选择120例,均分为A组和B组.B组均为医院手术室常规护理,A组均为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AB两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60例患儿的手术室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B组高出(24.99%),A组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B组低(18.44%),以上三种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进行儿童手术时,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明显的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家属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儿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玲丽;刘雪萍;张晓燕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快速康复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关于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文章采用文献总结、考查调研等方法对目前我国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快速康复在我国胃肠手术护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倪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观察康复效果.方法 将70例符合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的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纳入标准随机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基础上,采用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无延续性护理的方法.结果 研究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康复训练,能有效的提高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总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对肌力的评定和对腕关节的活动改善情况的评定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的康复效果.
作者:马秀琴;尹玉婷;纳文丽;于文燕;马自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本文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积极寻找控制预防感染率的有效对策,进一步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方法 从手术室环境、医疗器械管理、医护人员素质水平以及其他手术因素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感染危险因素,通过完善管理与监督体系,规范操作来降低感染率.结果 采取加强监督、规范操作、改善环境等一系列措施,规范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管理行为.结论 运用上述的管理对策,能够有效的防范手术室护理感染,为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王娇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将柔性管理应用于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血管外科在2016年8月-2017年9月接受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柔性管理,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但在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科显著提高血管外科护理管理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祝欣;王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171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 所有急诊外科创伤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救治,152例患者存活,抢救成功率为88.89%.结论 急诊外科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患者生存,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9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并分别给予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以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均得到相应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量表评分分别为(29.4±2.0)分和(38.7±3.7)分,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瘫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微微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0例人员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单双法,将体检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120例,其中对照组体检者实施常规体检,而观察组体检者的护理则是基于健康管理理念开展的,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检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弃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体检者的情况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闫苗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移动拆卸式试管架在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12月734例采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采血中应用移动拆卸式试管架,选取2017年7~9月734例采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血中应用普通试管架,对两组采血时间及护理差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平均采血时间为(2.96±0.33)min,对照组为(5.17±0.26)min,观察组明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0.41%,对照组为2.3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拆卸式试管架在采血工作中的应用,可显示提高采血工作效率,降低护理误差发生率,应用效果较好,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宋应群;唐晓娟;骆云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需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护理,研究组给予喉罩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复苏成功率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17,P<0.05);研究组的复苏成功率为80.00%(16/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5.17,P<0.05);研究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6.04,P<0.05).结论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中建立人工气道与气管插管比较,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
作者:汤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腹壁注射的定位计时方式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日-7月18日在我科住院行腹壁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并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随机轮换不计时法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新的轮换计时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12h后腹壁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7.0%,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的69.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计时装置,可以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从而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眭艳;丁小伟;陈海燕;徐婕;唐维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8月于本院产科待产的产妇88例,根据孕周大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4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生产不良事件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存在积极的影响,不仅能保证产妇顺利生产,预防和减少生产不良事件、产后并发症等发生率,可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产科中.
作者:向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尿激酶封管浓度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对比.方法 以我院ICU接受血液净化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两组患者透析结束之后,均经常规消毒、冲管,低浓度组以12500u/ml浓度尿激酶溶液进行分封管;高浓度组以25000u/ml浓度尿激酶溶液进行封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LABSI发生率、封管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对比.结果 低浓度组CLABSI发生率低于高浓度组CLABSI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净化患者给予低浓度尿激酶溶液封管,可有效降低CLABSI的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田惠;盖玉彪;高玉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设为实验对象,随机将90例产妇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与产后出血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血压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0%,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更好的改善产妇血压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比较常规办理出院与提前预约出院的效果.方法 对近4年来在我科住院的200例出院患者对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中100例为常规出院患者,100例为提前预约出院患者,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100例提前预约出院患者家属满意率达到100%,零投诉,杜绝了费用错误;患者安全得到保证.结论 提前预约出院杜绝了费用错误,有效提高家属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等候的时间,提高科室出院服务工作效率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燕;李永英;杨明丽;李翠芝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本文将对临床路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21.54±2.17)、康复时间(3.82±1.62)、出院时间(5.02±0.38)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时间(38.47±4.76)、康复时间(6.67±1.34)、出院时间(7.92±2.26),生活质量(94.47±1.73)高于对照组(56.28±1.3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9/47).结论 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防止护理中有关安全隐患的发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申香淑;韩吉淑;李香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对60例妇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术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进行中药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 应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等症状,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应用价值较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俊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患者术后治疗期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治疗期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较好临床结果,适宜借鉴推广.
作者:郭晓晶;亢俊英;王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102例应用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了解产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相关知识的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产科护士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对我院产科护士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结果 (1)调查问卷总分52分,本组护理人员高得分51分,均分38.775±6.156分;(2)低年资护士得分较低;(3)职称、护龄与深静脉血栓基础知识得分、危险因素识别能力以及预防干预行为呈正相关.结论 产科护士对待深静脉血栓态度积极,但认识不足,预防干预行为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加强产科护士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尤其对低年资的护士.
作者:赵莎莎;张剑萍;吴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