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微微
目的 本文将对临床路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21.54±2.17)、康复时间(3.82±1.62)、出院时间(5.02±0.38)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时间(38.47±4.76)、康复时间(6.67±1.34)、出院时间(7.92±2.26),生活质量(94.47±1.73)高于对照组(56.28±1.3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9/47).结论 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防止护理中有关安全隐患的发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申香淑;韩吉淑;李香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观察组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01至2018-06入住我科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小化法动态随机将其分为:①正压防堵管留置针组(治疗组);②普通留置针组(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堵管、脱管、局部肿胀、渗血、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叶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将柔性管理应用于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血管外科在2016年8月-2017年9月接受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柔性管理,观察两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但在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柔性管理科显著提高血管外科护理管理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祝欣;王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作实验对象,随机将7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PG、2hFP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各项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干预,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指标,降低剖宫产及巨大儿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9例慢性肾炎患者分组护理,常规组36例实施肾内科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组43例实施护理干预模式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常规组、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4%和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8,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8±1.1)分,低于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3±0.4)分,存在统计学差异(T=2.773,P<0.05).结论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应用,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价值好.
作者:林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护理模式期间,对照组(41例):一般呼吸道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终就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1.95%)以及死亡率(17.07%)对比,观察组(2.44%)、(2.44%)呈现出显著下降(P<0.05).结论 合理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薛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采取掷色子的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路径,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路径,并对其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症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率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接受循证护理路径,不仅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而且还能够加快其康复进程,对其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婧妍;栾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为活动主题,对病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的原因,利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持续改进.经过品管圈9个月的良性干预,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作者:梁志芬;秦彩容;梁慧宁;王远玲;封海霞;陈宝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得7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给予实验组常规中结合干预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口腔感染、呼吸机麻痹和抽搐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通过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常规中结合干预护理手段进行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水平恢复,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普遍推广开来.
作者:周颖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尿激酶封管浓度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对比.方法 以我院ICU接受血液净化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两组患者透析结束之后,均经常规消毒、冲管,低浓度组以12500u/ml浓度尿激酶溶液进行分封管;高浓度组以25000u/ml浓度尿激酶溶液进行封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LABSI发生率、封管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对比.结果 低浓度组CLABSI发生率低于高浓度组CLABSI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净化患者给予低浓度尿激酶溶液封管,可有效降低CLABSI的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田惠;盖玉彪;高玉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理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10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外科护理理念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外科护理理念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在牙疼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设计分组法将在我院口腔牙科收治的牙疼患者126例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63例.其中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依从率96.83%较对照组治疗依从率77.78%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疼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及个体化指导措施,能减轻患者疼痛,作用显著.
作者:汤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n=6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6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SF-36评分[(68.65±7.12)分]和HADM评分[(24.75±6.65)分]与对照组SF-36评分[(69.22±8.03)分]和HADM评分[(25.18±7.3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90.69±6.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79.61±6.21)分](P<0.05),HADM评分[(11.60±5.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DM评分[(18.65±6.32)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58/6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00%(51/60)比较,显著升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6.67%(4/60)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15/60)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桂琴;冯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也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可通过中医护理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葛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通过两组患者康复程度和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的数据对比,明确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康复程度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不仅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患者痛苦,而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院和患者的摩擦冲突,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有明确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毛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对60例妇科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术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进行中药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 应用中药足浴配合耳穴埋籽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等症状,为手术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应用价值较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俊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需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护理,研究组给予喉罩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复苏成功率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17,P<0.05);研究组的复苏成功率为80.00%(16/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5.17,P<0.05);研究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6.04,P<0.05).结论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中建立人工气道与气管插管比较,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
作者:汤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05-2017.05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患儿进行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对比其临床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管理效果较为明显,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全银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式与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得7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无缝隙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从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血气分析等三方面进行评价,发现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陈晓美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