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婷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的内科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的51例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内科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患者预后水平.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功能评级为Ⅰ级的人数明显比护理前多(P<0.05);51例患者中,4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且随访期间患者均无感染情况.结论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心衰的患者,给予患者合适的内科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丽娟;胡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SCL-90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0例.A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为6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各项SCL-90(90项症状清单列表)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胃溃疡穿孔患者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改善其症状评分.
作者:李淑坤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术后延续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经内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共60例,按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术后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经内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术后延续护理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极大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辉;吴冬冬;陆安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临终关怀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8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试验组(n=5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控制与临终护理关怀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组间给予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实施疼痛控制和临床关怀护理,可显著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郑蒙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得7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手段,给予实验组常规中结合干预护理手段,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口腔感染、呼吸机麻痹和抽搐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通过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常规中结合干预护理手段进行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抢救与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健康水平恢复,提高了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普遍推广开来.
作者:周颖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整合护理模式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整合护理模式的4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38.21±5.67)分、HAMA评分(6.77±2.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6.59±4.95)分、(10.73±3.21)分(P<0.05).结论 对焦虑症患者实施整合护理,可调节其心理状态,消除焦虑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刘燕;刘娜;郭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析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结接收的高血压4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方法护理,给予研究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观察经不同护理后取得的护理效果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良好,能使患者的血压指标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作者:丁芸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围生期的护理配合.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围生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手术时间(42.31±1.03)min;术中出血量(274.36±23.15)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围生期护理,能够保证母婴健康,值得研究.
作者:姜珍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6例)与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6例)在抑郁及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经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后双J管留置的综合护理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行FURL治疗的患者纳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施行常规护理;后者施行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运用在FURL留置双J管患者中切实可行.
作者:马艳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探讨胃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胃溃疡患者80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症状、生活质量、满意度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为87.5%,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等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的患者,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疗效的提高,消除患者的不良心里想法,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龚丽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合理应用相关的直筒药物,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关注放松疗法,缓解患者疼痛.结果 术后12小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67±1.12)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12±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12±0.05)分与(3.12±0.89)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个月,实验组患者手功能(150.43±12.33)分,对照组患者手功能(121.20±13.12)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外科患者术后中应用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手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采取掷色子的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路径,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路径,并对其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症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率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接受循证护理路径,不仅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而且还能够加快其康复进程,对其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婧妍;栾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腹壁注射的定位计时方式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日-7月18日在我科住院行腹壁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并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随机轮换不计时法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新的轮换计时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12h后腹壁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7.0%,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的69.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计时装置,可以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从而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眭艳;丁小伟;陈海燕;徐婕;唐维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风湿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2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管理组与程序化管理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管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而程序化管理组患者则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方法进行管理,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精准服药率情况.结果 程序化管理组患者的精准服药率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群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分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5例.A组给予分期康复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与神经状况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A组均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脑梗死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可改善其肢体运动能力与神经状况,利于其病情康复.
作者:李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各1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病症治愈率以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病症治愈率明显较高,且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病症治愈率,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作者:张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综合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60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60例,显效13例,有效36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8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晨僵时间(24.3±2.5)min、关节肿胀指数(26.1±1.5)分、压痛指数(1.4±0.2)分、关节疼痛指数(6.2±0.9)分,对照组晨僵时间(39.3±5.4)min、关节肿胀指数(33.3±2.9)分、压痛指数(3.5±0.4)分、关节疼痛指数(10.3±2.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关节炎患者优质综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鑫;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9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并分别给予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以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均得到相应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量表评分分别为(29.4±2.0)分和(38.7±3.7)分,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瘫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微微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102例应用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