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龚丽媛

关键词:胃溃疡, 个性化饮食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胃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胃溃疡患者80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症状、生活质量、满意度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为87.5%,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等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的患者,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疗效的提高,消除患者的不良心里想法,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外科护理理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外科护理理念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10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术后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外科护理理念下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外科护理理念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观察

    目的 分析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36例)与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36例)在抑郁及生存质量评分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经临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提升,且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PDCA循环法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的实用价值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05-2017.05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患儿进行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对比其临床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管理效果较为明显,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全银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循证护理在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102例应用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风险管理对提高介入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介入科在2017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分析对象,并将之与2016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作效果对比.结果 比较2017年与2016年度的护理结果发现,手术患者宣教率、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及介入治疗护理质量等有关指标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有效回避的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保障了患者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安全性.

    作者:温小晓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在院产褥期母婴综合护理管理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析在院产褥期母婴综合护理管理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2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以行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每组63例.结果 研究组的产妇并发症率、新生儿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产褥期产妇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的护理效果良好,能使母婴并发症情况的发生降低,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张文喆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有效咳嗽落实率中的应用

    一般品管圈的成员为身居一线的护理人员,开展品管圈互动主要是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合的解决对策,从而实现不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针对品管圈在患者的有效咳嗽效果极其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本文论述旨在推行品管圈的使用,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做些有益的实践探讨.

    作者:胡婷;杨懿;韩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我市11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348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行为现状量表进行评判,主要是观察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情况,同时采取安全文化态度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认知现状量表以及职业倦怠量表和管理现状量表等其他量表来观察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等评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职业倦怠得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文化、认知现状、管理现状以及职业倦怠等情况对于行为现状得分影响高,高达40.8%.结论 护理人员在术中进行低体温护理干预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情况,同时还要注意职业倦怠的情况,加强这些方面的影响.

    作者:石慧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护理组即行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中医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应用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可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有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血液净化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具体效果.结果 接受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测评量表的终评分结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更加健康,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胜梅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实施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护理模式期间,对照组(41例):一般呼吸道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终就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1.95%)以及死亡率(17.07%)对比,观察组(2.44%)、(2.44%)呈现出显著下降(P<0.05).结论 合理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薛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行急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0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急诊护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妮;罗静;黄美娟;陈智萍;吕雪娴;朱孟环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疗后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护理配合后,两组患者的脑神经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神经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加强护理配合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翠娥;张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探究妇产科门诊安全隐患分析及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

    目的 分析妇产科门诊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筛选自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71例产妇,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常见的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比实施前后产妇的状况.结果 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实施后,所有产妇的SAS焦虑评分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评分提升,实施前护理总满意率为80.28%,实施后为97.18%.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妇产科门诊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消毒隔离、用药因素、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护患沟通无效等,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产妇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护理纠纷,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80例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分4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惠沟通技巧,从而比较这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输液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由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输液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不仅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静;杨海妮;黄美娟;陈智萍;吕雪娴;林婷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延续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0例.A组给予延续护理联合常规护理,B组给予单纯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出院后3个月的疾病防治知识、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出院前,且A组均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高血压患者行延续护理可提高其疾病知识掌握能力、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利于疾病控制,可推广.

    作者:于晓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医护理用于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出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62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1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31例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治疗前后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治疗疗效总评量表(CGl)总分.结果 组二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CGl总分都好于组一,P<0.05.结论 在药品治疗的前提之下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增强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提升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娃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品管圈在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中的应用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为活动主题,对病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的原因,利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持续改进.经过品管圈9个月的良性干预,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作者:梁志芬;秦彩容;梁慧宁;王远玲;封海霞;陈宝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手段,给予实验组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在护理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抢救、康复的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急救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治疗方案确定时间上的抢救效果发现,实验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明显的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马素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探讨临床路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本文将对临床路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21.54±2.17)、康复时间(3.82±1.62)、出院时间(5.02±0.38)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时间(38.47±4.76)、康复时间(6.67±1.34)、出院时间(7.92±2.26),生活质量(94.47±1.73)高于对照组(56.28±1.3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7%(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9/47).结论 在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防止护理中有关安全隐患的发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申香淑;韩吉淑;李香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