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分析

石慧

关键词:护理人员, 低体温护理干预, 相关因素
摘要:目的 研究与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我市11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348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行为现状量表进行评判,主要是观察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情况,同时采取安全文化态度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认知现状量表以及职业倦怠量表和管理现状量表等其他量表来观察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等评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职业倦怠得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文化、认知现状、管理现状以及职业倦怠等情况对于行为现状得分影响高,高达40.8%.结论 护理人员在术中进行低体温护理干预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情况,同时还要注意职业倦怠的情况,加强这些方面的影响.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展开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组,各位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比较2组连续3个月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投诉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0.00%、(98.37±7.74)分,对照组依次为17.78%、(82.45±8.35)分,组间差异明显(x=8.781;t=-9.380,P均<0.05).结论 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对科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贾冬梅;胡建;罗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设为实验对象,随机将90例产妇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与产后出血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血压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0%,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更好的改善产妇血压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肺炎患者,所有肺炎患者的收取时间(2015年1月2日-2016年2月10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45例肺炎患者)、对照组一组(45例肺炎患者),分别实施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以及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肺炎患者住院时间(8.21±1.01)d、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5.01±0.01)d以及血气分析恢复正常时间(3.01±1.05)d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肺炎患者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77.78%(P<0.05).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肺炎实施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后,取得显著效果.

    作者:王利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及手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及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手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护理环境,合理应用相关的直筒药物,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关注放松疗法,缓解患者疼痛.结果 术后12小时,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5.67±1.12)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为(3.12±1.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分别为(1.12±0.05)分与(3.12±0.89)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个月,实验组患者手功能(150.43±12.33)分,对照组患者手功能(121.20±13.12)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外科患者术后中应用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手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刘红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则在实施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行测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护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较常规健康教育更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满足患者疾病不同阶段的需求,控制疾病的进展.

    作者:郑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性对症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儿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干预期三个月、六个月时分别代表智力和运动能力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有极大改善,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苏丽丽;贲国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微信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院外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信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微信随访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率.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微信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意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许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 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通过两组患者康复程度和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的数据对比,明确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康复程度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不仅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患者痛苦,而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院和患者的摩擦冲突,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有明确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毛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施行急诊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行急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0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急诊护理模式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海妮;罗静;黄美娟;陈智萍;吕雪娴;朱孟环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腹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计时装置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腹壁注射的定位计时方式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日-7月18日在我科住院行腹壁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并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随机轮换不计时法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新的轮换计时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12h后腹壁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7.0%,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的69.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计时装置,可以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从而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眭艳;丁小伟;陈海燕;徐婕;唐维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医护理用于酒精性肝病患者酒精戒断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出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62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1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31例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治疗前后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治疗疗效总评量表(CGl)总分.结果 组二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CGl总分都好于组一,P<0.05.结论 在药品治疗的前提之下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增强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提升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娃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风险管理对提高介入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介入科在2017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分析对象,并将之与2016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作效果对比.结果 比较2017年与2016年度的护理结果发现,手术患者宣教率、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及介入治疗护理质量等有关指标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有效回避的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保障了患者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安全性.

    作者:温小晓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GDM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GDM的孕妇100例分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传统体位分娩;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自由体位分娩.采用SAS、SDS、LAS分别测量焦虑、抑郁度、分娩控制感.同时观察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高得分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GDM产妇分娩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耘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护理组即行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中医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应用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可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有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输液护理中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室收治的80例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分4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惠沟通技巧,从而比较这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输液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由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输液过程中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不仅你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静;杨海妮;黄美娟;陈智萍;吕雪娴;林婷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系统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系统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SQLS评分为(31.11±1.89)显著高于B组(27.36±1.78);并且B组的抑郁以及焦虑评分也比较低.结论 精神分裂症采取系统心理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杨慧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01至2018-06入住我科的120例骨科手术患者,按小化法动态随机将其分为:①正压防堵管留置针组(治疗组);②普通留置针组(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 治疗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堵管、脱管、局部肿胀、渗血、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正压防堵管留置针在骨科围手术期患者临床护理应用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叶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护理干预在减轻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中的应用

    目的 对减轻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择眼科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疼痛综合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疼痛综合评分.结论 对眼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从而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

    目的 观察分析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方法 本次实验均选取在2014-1月-1日至2018-6月-1日期间到本院治疗的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信封随机分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后盆底肌力恢复程度、膀胱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对照组在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残余尿量、盆底肌力正常率各项数据上明显劣于观察组,对比差异较大,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在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云慧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90例慢性肝病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慢性肝病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意识、健康知识掌握度和自我概念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相关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慢性肝病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确切,可改善预后,提升患者自理水平,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