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综合护理效果

马艳红

关键词:综合护理, 输尿管结石, 双J管
摘要:目的 探析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FURL)后双J管留置的综合护理价值.方法 将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行FURL治疗的患者纳为研究样本,随机均分成参照组与干预组,前者施行常规护理;后者施行综合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综合护理运用在FURL留置双J管患者中切实可行.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二次固定在防心血管常见导管UEX中的应用

    目的 降低UEX发生率.方法 使用一些胶布、绳子对导管进行二次固定,形成双保险.结果 统计二次固定应用前两年与后两年的脱管数据,发现脱管次数同比下降.结论 二次固定可有效降低脱管率.

    作者:胡馨秀;张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设为实验对象,随机将90例产妇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与产后出血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血压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0%,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更好的改善产妇血压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疗后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护理配合后,两组患者的脑神经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神经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加强护理配合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翠娥;张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在牙疼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在牙疼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随机设计分组法将在我院口腔牙科收治的牙疼患者126例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各63例.其中心理护理和指导措施为观察组,常规护理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依从率96.83%较对照组治疗依从率77.78%提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牙疼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心理护理及个体化指导措施,能减轻患者疼痛,作用显著.

    作者:汤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KDQOL-SFT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烨;徐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究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综合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①观察组60例,显效39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95.0%,对照组60例,显效13例,有效36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81.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后观察组晨僵时间(24.3±2.5)min、关节肿胀指数(26.1±1.5)分、压痛指数(1.4±0.2)分、关节疼痛指数(6.2±0.9)分,对照组晨僵时间(39.3±5.4)min、关节肿胀指数(33.3±2.9)分、压痛指数(3.5±0.4)分、关节疼痛指数(10.3±2.1)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关节炎患者优质综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鑫;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护理手段,给予实验组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在护理后,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抢救、康复的效果,以及患者对于急救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在急诊分诊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治疗方案确定时间上的抢救效果发现,实验组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能够明显的缩短抢救时间,使患者尽快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开来.

    作者:马素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关于专科护理学生晨晚间护理临床见习的探究

    晨晚间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生活护理、了解病情、学习与病人交流的良好时机,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上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课题《关于以OSCE为主导的护理实训中心多维度管理的研究》(课题编号:GG170170)项目的一部分.我校自2012-2017年实施晨晚间护理见习,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晨晚间护理见习的调研,认为晨晚间护理见习的收效关键在于护理见习原则、制度、标准、见习大纲细节的确立,为护理实训教学教改提供依据.

    作者:孙联伟;吴丽洁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的内科护理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的内科护理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的51例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内科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患者预后水平.结果 护理后患者心功能评级为Ⅰ级的人数明显比护理前多(P<0.05);51例患者中,49例患者均治愈出院,且随访期间患者均无感染情况.结论 对于感染性心内膜合并心衰的患者,给予患者合适的内科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董丽娟;胡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慢性盆腔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结果 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40/50)(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可以较为显著地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郭秋燕;孟繁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产褥期心理护理对初产妇消极心理改善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产褥期心理护理对初产妇消极心理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产褥期产妇进行资料回顾,将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30例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作为对照组,另3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消极心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以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产褥期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产妇的消极心理,促进产妇身体恢复.

    作者:钱蕾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干预管理对新入职护士职业价值观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 通过对新入职护士的干预管理,为引导和培养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方法 采用集中授课、自我剖析、融入团队、职业规划、素质提升、快乐分享等多种形式,对2015年新入职的59名护士进行干预管理,并通过职业价值观量表分别对2015年(实验组)和2013年(对照组)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认同均存在差异.两组两年内离职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通过积极的多种形式的干预管理,培养了新入职护士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度,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的离职率.

    作者:孙淑华;王芸香;汪杏;方英英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SDS、S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妇进行综合护理,能够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兴翠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慢性溃疡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溃疡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在我科室完成手术和他科室手术后转入我科的100例慢性溃疡修补术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将患者以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P<0.05).结论 在慢性溃疡修补术的围手术期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胡阳;李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盐酸苯达莫司汀用于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盐酸苯达莫司汀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35例患者临床用药观察、健康宣教、追踪随访.结果 苯达莫司汀疗效好达55%,副反应发生率低8.9%,31例患者顺利完成所有化疗周期.结论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有广泛前景的新药,国内刚用于临床,通过对35例用药患者的观察护理,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提供规范化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作者:石思梅;唐雪梅;黄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手术室护理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本文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积极寻找控制预防感染率的有效对策,进一步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方法 从手术室环境、医疗器械管理、医护人员素质水平以及其他手术因素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感染危险因素,通过完善管理与监督体系,规范操作来降低感染率.结果 采取加强监督、规范操作、改善环境等一系列措施,规范手术室医护人员的管理行为.结论 运用上述的管理对策,能够有效的防范手术室护理感染,为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作者:王娇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对硬膜外镇痛导管滑脱率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品管圈实践中如何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且在降低硬膜外镇痛患者导管滑脱率中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8年1月至3月我院持续硬膜外镇痛总人次设为品管圈改善前期(对照组);将2018年4月至6月持续硬膜外镇痛总人次设为品管圈改善期和维持期(研究组),分别与品管圈改善前期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安静状态下疼痛程度VAS评分、导管滑脱率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安静状态下疼痛程度VAS评分随着时间推移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镇痛导管脱落率及不良反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硬膜外镇痛患者临床护理中,能显著提升疼痛护理效果,降低导管滑脱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志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对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和减少并发症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分析针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胃肠生理功能改善,以及控制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74例手术胃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为参照组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便恢复时间指标、术后饮食行为恢复时间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指标,术后排便恢复时间指标、以及术后饮食行为恢复时间指标均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为临床中收治的手术胃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支持和促进患者在术后阶段的胃肠道基础生理功能实现快速且充分改善,降低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可能性,为肿瘤科临床医学事业繁荣发展创造支持条件.

    作者:徐艾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有效咳嗽落实率中的应用

    一般品管圈的成员为身居一线的护理人员,开展品管圈互动主要是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合的解决对策,从而实现不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针对品管圈在患者的有效咳嗽效果极其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本文论述旨在推行品管圈的使用,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做些有益的实践探讨.

    作者:胡婷;杨懿;韩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虏对阴道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01月--2018年01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之随机分为常规组(n=35)、研究组(n=35),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护理.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高达94.29%,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高达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6±5.6)分,比较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4.6±4.3)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阴道炎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健康教育护理可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对此种护理方式比较认可.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慕长英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