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玲丽;刘雪萍;张晓燕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理念在急性白血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于某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8.57%,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15%,研究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1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研究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其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娜;张成顺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产妇延续护理服务分类调查需求与相关因素.方法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0例,根据产妇意愿进行延续护理,分析产妇的需求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 产妇对于育婴知识的掌握、产褥期的自我管理、乳汁分泌情况、产褥期的保健以及照顾新生儿能力等心理状态较为担心,对于新生儿的喂养、产后形体恢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等需求较大,需要较多的延续性护理.结论 产妇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产后延续护理的需求较高,临床注重满足产妇个体需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郭艾华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更好地满足患者术中保护个人隐私的需求,消除其紧张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10月在我院施行会阴部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50例,设计制作可分体式隐私保护免脱袜裤并应用于观察组,对照组穿着传统手术裤,比较两组患者SAS评分和患者对术中隐私保护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SA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隐私保护的满意度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分体式隐私保护免脱袜裤在会阴部手术中的应用,能有效保护患者隐私,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汪杏珍;姚继云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性对症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儿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干预期三个月、六个月时分别代表智力和运动能力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有极大改善,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苏丽丽;贲国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实践和效果.方法 对目前的身份识别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目前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改进护理流程,使之与改进前对比.结果 改进前后的患者身份识别的缺陷率相比,改进后的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较改进后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具体情况,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可以时工作效能得到提升,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作者:梁文珠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整合护理模式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整合护理模式的49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38.21±5.67)分、HAMA评分(6.77±2.6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6.59±4.95)分、(10.73±3.21)分(P<0.05).结论 对焦虑症患者实施整合护理,可调节其心理状态,消除焦虑症状,值得借鉴.
作者:刘燕;刘娜;郭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本科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安全管理课程的意义.方法 参考国际先进护理培训中关于质量安全教育的护理安全培训方案作为标准和基础,大量收集国内外关于护理和安全方面的资料.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实习生所管的患者在安全认知度,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的自身对待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各项评价指标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关了课程设置,对提高护理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具有良好成效.
作者:郑任艺 刊期: 2018年第43期
晨晚间护理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生活护理、了解病情、学习与病人交流的良好时机,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上有着重要意义,也是课题《关于以OSCE为主导的护理实训中心多维度管理的研究》(课题编号:GG170170)项目的一部分.我校自2012-2017年实施晨晚间护理见习,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晨晚间护理见习的调研,认为晨晚间护理见习的收效关键在于护理见习原则、制度、标准、见习大纲细节的确立,为护理实训教学教改提供依据.
作者:孙联伟;吴丽洁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作实验对象,随机将7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PG、2hFP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各项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干预,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指标,降低剖宫产及巨大儿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需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护理,研究组给予喉罩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复苏成功率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17,P<0.05);研究组的复苏成功率为80.00%(16/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5.17,P<0.05);研究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6.04,P<0.05).结论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中建立人工气道与气管插管比较,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
作者:汤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102例应用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1例,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在化疗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化疗药物外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五行情绪护理方案在ICU清醒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中,随机抽选78例清醒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征得患者同意,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五行情绪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2d后及7d后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的平均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入住ICU2d时,两组患者的相关评分结果比较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7d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显著参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评分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U清醒患者五行情绪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睡眠质量,更利于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谭艳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盐酸苯达莫司汀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35例患者临床用药观察、健康宣教、追踪随访.结果 苯达莫司汀疗效好达55%,副反应发生率低8.9%,31例患者顺利完成所有化疗周期.结论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有广泛前景的新药,国内刚用于临床,通过对35例用药患者的观察护理,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提供规范化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作者:石思梅;唐雪梅;黄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患者术后治疗期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24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6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针对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的患者实施术后治疗期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支持和确保患者顺利获取到较好临床结果,适宜借鉴推广.
作者:郭晓晶;亢俊英;王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SCL-90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0例.A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为6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各项SCL-90(90项症状清单列表)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胃溃疡穿孔患者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改善其症状评分.
作者:李淑坤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将195例PICC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例和90例,实验组患儿在PICC置管中均采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3%和86.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4%和8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8.9%,实验组为5.7%,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卢君;陈微;王靖;林茜;张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探讨胃溃疡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胃溃疡患者80例,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理症状、生活质量、满意度等变化.结果 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的为87.5%,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等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的患者,采取个性化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疗效的提高,消除患者的不良心里想法,改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可以在今后的护理过程中推广.
作者:龚丽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KDQOL-SFT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烨;徐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为活动主题,对病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的原因,利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持续改进.经过品管圈9个月的良性干预,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作者:梁志芬;秦彩容;梁慧宁;王远玲;封海霞;陈宝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维持性透析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血液净化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38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1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具体效果.结果 接受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CL-90测评量表的终评分结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更加健康,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李胜梅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