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苯达莫司汀用于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

石思梅;唐雪梅;黄薇

关键词:盐酸苯达莫司汀, 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苯达莫司汀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35例患者临床用药观察、健康宣教、追踪随访.结果 苯达莫司汀疗效好达55%,副反应发生率低8.9%,31例患者顺利完成所有化疗周期.结论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有广泛前景的新药,国内刚用于临床,通过对35例用药患者的观察护理,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提供规范化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8年8月于本院产科待产的产妇88例,根据孕周大小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4例,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母婴健康情况.结果 干预组产妇生产不良事件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母婴健康存在积极的影响,不仅能保证产妇顺利生产,预防和减少生产不良事件、产后并发症等发生率,可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产科中.

    作者:向荣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创伤性骨折患者施行疼痛控制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研讨创伤性骨折患者接受疼痛控制护理方案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针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按常规标准进行干预处理,Ⅱ组施行疼痛控制护理,观察评估两组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Ⅱ组在术后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上相比Ⅰ组均有明显缩短或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组的护理满意调查结果相比,Ⅱ组在护理总满意度上显著提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控制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是可行的,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骨折恢复,值得推荐.

    作者:邓木芝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移动拆卸式试管架在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移动拆卸式试管架在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12月734例采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采血中应用移动拆卸式试管架,选取2017年7~9月734例采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血中应用普通试管架,对两组采血时间及护理差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平均采血时间为(2.96±0.33)min,对照组为(5.17±0.26)min,观察组明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0.41%,对照组为2.3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拆卸式试管架在采血工作中的应用,可显示提高采血工作效率,降低护理误差发生率,应用效果较好,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宋应群;唐晓娟;骆云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探讨

    目的 研究与分析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82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舒适度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邵程;张丽萍;徐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服务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100例心血管患者,并对这100例细血管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服务护理,从而分析出运用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结果 通过对心血管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有效的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促进心血管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恢复,使得心血管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的减少,护理疗效非常显著.结论 在护理心血管患者时,运用人性化的服务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晓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外科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的护理进展

    快速康复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关于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文章采用文献总结、考查调研等方法对目前我国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快速康复在我国胃肠手术护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倪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n=6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6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SF-36评分[(68.65±7.12)分]和HADM评分[(24.75±6.65)分]与对照组SF-36评分[(69.22±8.03)分]和HADM评分[(25.18±7.3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90.69±6.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79.61±6.21)分](P<0.05),HADM评分[(11.60±5.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DM评分[(18.65±6.32)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58/6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00%(51/60)比较,显著升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6.67%(4/60)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15/60)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桂琴;冯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观察组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究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以及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情况.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这一年的时间周期里,将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6例遵循自愿原则参与本研究,根据患者参与本研究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63例.分组中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组中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情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康复护理依从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指标对比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在康复护理依从性方面的对比中,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在院内接受治疗过程中能够结合早期情志护理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很好的改善,同时改善康复护理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蕾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循证护理对住院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期间接我院收治的46例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采取掷色子的方法完成平均分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路径,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循证护理路径,并对其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症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率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接受循证护理路径,不仅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而且还能够加快其康复进程,对其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婧妍;栾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与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态度、护理宣教与护理技术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27,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悦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干预管理对新入职护士职业价值观的作用及意义

    目的 通过对新入职护士的干预管理,为引导和培养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方法 采用集中授课、自我剖析、融入团队、职业规划、素质提升、快乐分享等多种形式,对2015年新入职的59名护士进行干预管理,并通过职业价值观量表分别对2015年(实验组)和2013年(对照组)新入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职业价值观各维度的认同均存在差异.两组两年内离职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通过积极的多种形式的干预管理,培养了新入职护士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度,显著降低了护理人员的离职率.

    作者:孙淑华;王芸香;汪杏;方英英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31例,对比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比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方式加以护理.将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的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加以观察,并且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之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都明显要比对比组更加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4%,对比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8%,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23.2%,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6.8%,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4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9.9%.对比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50.1%%,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6.6%,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2%,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要比对比组患者好,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效果,对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比较明显的降低作用,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加以改善,使得患者的康复速度不断加快,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减轻.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

    目的 观察分析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妇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方法 本次实验均选取在2014-1月-1日至2018-6月-1日期间到本院治疗的6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信封随机分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常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后盆底肌力恢复程度、膀胱功能恢复程度.结果 对照组在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残余尿量、盆底肌力正常率各项数据上明显劣于观察组,对比差异较大,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 在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中应用盆底肌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云慧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我市11家医院的手术室护理人员348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行为现状量表进行评判,主要是观察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情况,同时采取安全文化态度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认知现状量表以及职业倦怠量表和管理现状量表等其他量表来观察影响护理人员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应用现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等评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职业倦怠得分与行为现状得分呈现负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文化、认知现状、管理现状以及职业倦怠等情况对于行为现状得分影响高,高达40.8%.结论 护理人员在术中进行低体温护理干预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文化、认知现状以及管理现状情况,同时还要注意职业倦怠的情况,加强这些方面的影响.

    作者:石慧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大黄调蜂蜜治疗便秘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使用大黄调蜂蜜改善便秘的效果,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共有32例患者使用小针刀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分别给予芪蓉润肠口服液和大黄调蜂蜜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便秘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容易导致便秘,给予患者大黄调蜂蜜敷贴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尹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发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发热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11月我院50例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护理,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家属焦虑评分、护理满意率及惊厥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家属焦虑评分及惊厥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发热症状及家长焦虑情绪,减少惊厥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在发热患儿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杨弘;冶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将195例PICC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05例和90例,实验组患儿在PICC置管中均采用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结果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4.3%和86.7%,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2.4%和8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8.9%,实验组为5.7%,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保温护理干预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作者:卢君;陈微;王靖;林茜;张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

    目的 探究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重要意义.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采取射频消融疗法.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患者则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为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的腰椎功能(JOA)评分与腰腿疼痛评分、腰背肌与腹肌的肌力.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腰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腰背肌与腹肌的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可以使患者恢复得更好.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心理护理干预首诊高血压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首诊高血压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4例首诊高血压住院患者,将其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5例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49例实施传统护理,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结果 出院时,观察组SAS量表评分为(48.80±8.16)分,对照组为(52.50±9.07)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2.230,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优于后者(x2=4.162,P<0.05).结论 在对首诊高血压住院患者实施护理时,护理人员需注重心理健康护理工作,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