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娇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慢性盆腔炎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十分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结果 观察组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40/50)(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可以较为显著地提高慢性盆腔炎患者对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
作者:郭秋燕;孟繁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产妇延续护理服务分类调查需求与相关因素.方法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0例,根据产妇意愿进行延续护理,分析产妇的需求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 产妇对于育婴知识的掌握、产褥期的自我管理、乳汁分泌情况、产褥期的保健以及照顾新生儿能力等心理状态较为担心,对于新生儿的喂养、产后形体恢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等需求较大,需要较多的延续性护理.结论 产妇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产后延续护理的需求较高,临床注重满足产妇个体需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郭艾华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讨论细节护理在儿童手术室护理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在本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接受的患儿中选择120例,均分为A组和B组.B组均为医院手术室常规护理,A组均为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AB两组的手术室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60例患儿的手术室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B组高出(24.99%),A组患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比B组低(18.44%),以上三种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在进行儿童手术时,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明显的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增加患儿家属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儿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玲丽;刘雪萍;张晓燕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作实验对象,随机将7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8),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干预措施,对比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FPG、2hFP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各项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运动疗法干预,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指标,降低剖宫产及巨大儿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比分析静脉治疗护理SOP(标准流程)实施前、后我院静疗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搜集的800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实施SOP),再搜集同期我院800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SOP).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钢针使用错误率、穿刺部位错误率、敷料固定错误率、导管维护错误率以及静脉输液工具使用类型(钢针输液、留置针输液、PICC输液).结果 实验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钢针使用错误率、穿刺部位错误率、敷料固定错误率、导管维护错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钢针输液、留置针输液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输液住院患者的PICC输液所占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后比实施SO前能够显著提高我院静疗护理质量.
作者:宋章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肝肿瘤切除术患者运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4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接受肝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小时三个阶段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后6、12、24小时疼痛程度分别为:(7.78±1.32)分、(7.09±0.44)分、(6.43±1.68)分,治疗效果:自由活动时间(32.14±2.02)小时、芬太尼用量(1.21±0.64)毫克、住院时间(19.58±1.17)天;研究组术后6、12、24小时疼痛程度分别为:(6.29±0.63)分、(5.58±1.65)分、(4.21±1.03)分,治疗效果:自由活动时间(40.32±1.73)小时、芬太尼用量(0.56±0.12)毫克、住院时间(15.38±1.26)天,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 对肝肿瘤切除术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增加患者自由活动时间,有突出的临床效果,故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顾银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0例人员为研究的对象,按照单双法,将体检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120例,其中对照组体检者实施常规体检,而观察组体检者的护理则是基于健康管理理念开展的,对比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检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弃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体检者的情况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管理理念在体检服务中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闫苗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本课题旨在探讨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中医护理对其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也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糖尿病伴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可通过中医护理显著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葛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护理对胃肠功能指标及胃乏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过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胃癌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对比两组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的胃肠功能指标以及胃乏力发生率.结果 在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接受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实验组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及胃乏力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早期护理,患者胃乏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胃肠道各项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值得今后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治疗中.
作者:罗晓玲;杨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护理模式期间,对照组(41例):一般呼吸道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终就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1.95%)以及死亡率(17.07%)对比,观察组(2.44%)、(2.44%)呈现出显著下降(P<0.05).结论 合理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薛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100例在感染科治疗的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人,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基础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细节护理的具体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整体护理效果,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过程差错评分和患者病情自测评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科的护理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护理的方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丽丽;王玉桐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观察组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当前,伴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有越来越多的患有合并脑梗死的患者进行了心脏搭桥手术,然而,在手术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着高危的并发症的风险和隐患,例如,患者中有很多出现了肾功能不全的情况,还有一些患者出现颈动脉狭窄和糖尿病的症状等.经过相关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接受心脏搭桥术的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高龄的患者,他们的年龄大于75岁的比例占据了26.6%,患者术前合并脑梗死问题的年龄阶段,非高龄患者只有11.8%,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严重的合并症特别是陈旧性脑梗死,对于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和后续的生活质量都会造成十分重大的破坏性影响.所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护理,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合并脑梗死患者心脏搭桥术后护理等相应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王霖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划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疗后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方法.结果 经过护理配合后,两组患者的脑神经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神经损伤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阿替普酶注射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配合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加强护理配合在临床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翠娥;张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以及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情况.方法 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这一年的时间周期里,将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126例遵循自愿原则参与本研究,根据患者参与本研究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63例.分组中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组中的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情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以及康复护理依从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指标对比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在康复护理依从性方面的对比中,观察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脑梗死患者在院内接受治疗过程中能够结合早期情志护理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很好的改善,同时改善康复护理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蕾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9例慢性肾炎患者分组护理,常规组36例实施肾内科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组43例实施护理干预模式护理,观察护理结果.结果 常规组、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4%和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8,P<0.05),常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7.8±1.1)分,低于干预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3±0.4)分,存在统计学差异(T=2.773,P<0.05).结论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应用,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应用价值好.
作者:林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性对症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儿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干预期三个月、六个月时分别代表智力和运动能力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有极大改善,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苏丽丽;贲国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尿毒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人性化护理,n=6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6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SF-36评分[(68.65±7.12)分]和HADM评分[(24.75±6.65)分]与对照组SF-36评分[(69.22±8.03)分]和HADM评分[(25.18±7.3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90.69±6.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79.61±6.21)分](P<0.05),HADM评分[(11.60±5.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ADM评分[(18.65±6.32)分](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58/60),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00%(51/60)比较,显著升高(P<0.05),并发症发生率6.67%(4/60)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15/60)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血液净化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桂琴;冯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中医护理,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中医护理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实施综合性的中医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使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腹壁注射的定位计时方式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2日-7月18日在我科住院行腹壁皮下低分子肝素注射并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人共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随机轮换不计时法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新的轮换计时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12h后腹壁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护士注射部位轮换正确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3%,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部皮下出血发生率为17.0%,明显低于与对照组的69.5%,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腹壁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定位计时装置,可以提高护士低分子肝素注射部位轮换计时正确率从而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注射过程中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眭艳;丁小伟;陈海燕;徐婕;唐维伟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