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工作体会

李从贵

关键词: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 中西医结合, 护理工作
摘要:目的 关于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运用中西结合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本文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其中A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护理;B组采取中西结合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从心理特征、护理满意效果等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B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结合方法进行护理,对于腹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来说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胰腺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 将2014年3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选取35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胰腺癌患者的治疗采用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使得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者:张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SCL-90评分的影响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对胃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SCL-90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20例.A组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B组为6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各项SCL-90(90项症状清单列表)评分均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胃溃疡穿孔患者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可提高其临床治愈率,改善其症状评分.

    作者:李淑坤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过程中的影响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症产妇设为实验对象,随机将90例产妇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2组血压指标变化情况与产后出血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2组血压指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0%,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妊娠高血压症产妇产后出血干预效果理想,可以更好的改善产妇血压水平,降低产后出血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31例,对比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比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方式加以护理.将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的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加以观察,并且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之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都明显要比对比组更加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4%,对比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8%,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23.2%,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6.8%,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4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9.9%.对比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50.1%%,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6.6%,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2%,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要比对比组患者好,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效果,对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比较明显的降低作用,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加以改善,使得患者的康复速度不断加快,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减轻.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延续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出院后给予延续护理,观察康复效果.方法 将70例符合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的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按照纳入标准随机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基础上,采用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出院时给予常规指导,无延续性护理的方法.结果 研究组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康复训练,能有效的提高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总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对肌力的评定和对腕关节的活动改善情况的评定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的康复效果.

    作者:马秀琴;尹玉婷;纳文丽;于文燕;马自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急诊科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急诊护理模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24)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n=24)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急诊效果.结果 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为(18.64±3.81)min,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27.05±5.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8%,致残率为16.7%,明显优于对照组83.3%、33.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肝肿瘤切除术患者运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肝肿瘤切除术患者运用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4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入院治疗接受肝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小时三个阶段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术后6、12、24小时疼痛程度分别为:(7.78±1.32)分、(7.09±0.44)分、(6.43±1.68)分,治疗效果:自由活动时间(32.14±2.02)小时、芬太尼用量(1.21±0.64)毫克、住院时间(19.58±1.17)天;研究组术后6、12、24小时疼痛程度分别为:(6.29±0.63)分、(5.58±1.65)分、(4.21±1.03)分,治疗效果:自由活动时间(40.32±1.73)小时、芬太尼用量(0.56±0.12)毫克、住院时间(15.38±1.26)天,两组数据之间进行对比,P<0.05.结论 对肝肿瘤切除术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增加患者自由活动时间,有突出的临床效果,故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顾银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围生期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围生期的护理配合.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围生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手术时间(42.31±1.03)min;术中出血量(274.36±23.15)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围生期护理,能够保证母婴健康,值得研究.

    作者:姜珍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延续护理在TURP患者中的实践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在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TURP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33%,研究组为16.67%,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URP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作者:葛群兰;翟玲玲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微信平台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微信平台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9月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指导.出院后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随访,试验组患者家属则加入微信群.此群定期向患者家属发送疾病相关健康教育知识与信息.通过互动给予个性化干预.于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再评估.结果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管道护理规范性、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信平台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耿芹;仲美华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品管圈在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中的应用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为活动主题,对病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的原因,利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持续改进.经过品管圈9个月的良性干预,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作者:梁志芬;秦彩容;梁慧宁;王远玲;封海霞;陈宝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呼吸道护理的实施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0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护理模式期间,对照组(41例):一般呼吸道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终就两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1.95%)以及死亡率(17.07%)对比,观察组(2.44%)、(2.44%)呈现出显著下降(P<0.05).结论 合理采用特殊呼吸道护理模式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以及抢救成功率提高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好转.

    作者:薛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整体护理模式对产科母婴健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与分析整体护理模式对产科母婴健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患者88例(2014年8月-2015年8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与整体护理组,每组各44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而整体护理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模式的方法,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婴儿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主观幸福感等情况.结果 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婴儿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主观幸福感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模式对产科母婴健康及护理质量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顾媛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外科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的护理进展

    快速康复的概念自从被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关于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此文章采用文献总结、考查调研等方法对目前我国快速康复在胃肠手术中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快速康复在我国胃肠手术护理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作者:倪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移动拆卸式试管架在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对移动拆卸式试管架在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12月734例采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采血中应用移动拆卸式试管架,选取2017年7~9月734例采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血中应用普通试管架,对两组采血时间及护理差错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平均采血时间为(2.96±0.33)min,对照组为(5.17±0.26)min,观察组明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0.41%,对照组为2.3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移动拆卸式试管架在采血工作中的应用,可显示提高采血工作效率,降低护理误差发生率,应用效果较好,有推广的价值.

    作者:宋应群;唐晓娟;骆云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康复护理对全膝关节术后关节肿胀及疼痛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康复护理对全膝关节术后关节肿胀及疼痛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53例行全膝关节术的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术后给予康复护理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2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后同一时间段视觉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7天膝关节肿胀明显低于对照组(VS),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行全膝关节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关节肿胀及疼痛.

    作者:孔翠翠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纤维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纤维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结果比较P<0.0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 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单纯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

    目的 探究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重要意义.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全部采取射频消融疗法.按照患者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患者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100例患者则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为两组患者对比护理后的腰椎功能(JOA)评分与腰腿疼痛评分、腰背肌与腹肌的肌力.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的腰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腰背肌与腹肌的肌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背肌功能锻炼护理指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意义重大,可以使患者恢复得更好.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与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态度、护理宣教与护理技术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27,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悦 刊期: 2018年第43期

  • 风险管理对提高介入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介入科在2017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分析对象,并将之与2016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作效果对比.结果 比较2017年与2016年度的护理结果发现,手术患者宣教率、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及介入治疗护理质量等有关指标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有效回避的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保障了患者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安全性.

    作者:温小晓 刊期: 2018年第4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