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媛媛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的影响.方法 126例脑外伤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3例)和对照组(n=6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痰液黏稠度、PaO2、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PaO2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脑外伤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管理效果良好,改善人工气道血氧水平,降低痰液黏稠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葛娟;朱雪芳;李燕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盐酸苯达莫司汀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35例患者临床用药观察、健康宣教、追踪随访.结果 苯达莫司汀疗效好达55%,副反应发生率低8.9%,31例患者顺利完成所有化疗周期.结论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有广泛前景的新药,国内刚用于临床,通过对35例用药患者的观察护理,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提供规范化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作者:石思梅;唐雪梅;黄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则在实施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采用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分别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进行测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护能力.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时机理论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较常规健康教育更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护能力,满足患者疾病不同阶段的需求,控制疾病的进展.
作者:郑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和研究降低病区护理给药前患者身份识别缺陷率的实践和效果.方法 对目前的身份识别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目前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改进护理流程,使之与改进前对比.结果 改进前后的患者身份识别的缺陷率相比,改进后的身份识别的缺陷率较改进后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具体情况,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可以时工作效能得到提升,使患者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作者:梁文珠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KDQOL-SFT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进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烨;徐煜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与气管插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科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需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护理,研究组给予喉罩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复苏成功率与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5.17,P<0.05);研究组的复苏成功率为80.00%(16/20),高于对照组的65.00%(13/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5.17,P<0.05);研究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6.04,P<0.05).结论 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喉罩中建立人工气道与气管插管比较,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
作者:汤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尿激酶封管浓度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对比.方法 以我院ICU接受血液净化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两组患者透析结束之后,均经常规消毒、冲管,低浓度组以12500u/ml浓度尿激酶溶液进行分封管;高浓度组以25000u/ml浓度尿激酶溶液进行封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LABSI发生率、封管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对比.结果 低浓度组CLABSI发生率低于高浓度组CLABSI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血液净化患者给予低浓度尿激酶溶液封管,可有效降低CLABSI的发生率,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作者:田惠;盖玉彪;高玉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性对症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病患儿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干预期三个月、六个月时分别代表智力和运动能力的智力发育指数、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0.05).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智力、运动能力有极大改善,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苏丽丽;贲国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与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态度、护理宣教与护理技术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27,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悦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及和谐护患关系构建中实施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05月-2017年05月本院接收的80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法分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理念者为对照组,40例采用人文关怀理念者为观察组,同时观察、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展开不同护理理念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55.62±2.60)分,比对照组(41.69±2.36)分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38/40),较对照组的77.50%(31/40)更高,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理念,效果确切,可在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基础上,促进心功能改善,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作者:韩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提高某中职学生对营养与健康的认识,消除或减少不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选择包钢职工医院卫生学校在校生500名开展营养知识及饮食习惯问卷调查.结果 提高在校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他们的膳食结构,纠正他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结论 使调查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平衡膳食.
作者:贾巧芝;焦素军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总结心脏移植术后肾功能损伤并发高钾血症患者非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术患者30例,有3例患者出现肾功能损伤并高钾血症,通过每日监测患者血电解质、尿量及肾功能的变化,及时发现患者肾功能损伤,停用含钾药物、应用钙剂、葡萄糖+胰岛素(3~4:1)、袢利尿剂、调整免疫抑制剂、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治疗及低钾饮食护理后患者血清钾恢复正常.结果 1例患者因心脏排斥反应死亡,2例患者经治疗后血钾恢复正常结论 心脏移植术肾功能损伤表现不明显,应通过监测尿量、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一些非血液净化的方法也能使患者血钾恢复正常.
作者:何土焕;唐兰馨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来提高手术间环境卫生,保持物体表面清洁.方法 成立质量改进小组,采用PDCA循环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对手术间物表清洁进行原因分析并改进.结果 经过一年的持续质量改进后,环境表面清洁卫生工作质量和物体清洁合格率均有所上升.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手术间环境卫生质量,防止医院感染,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叶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负性情绪影响的观察.方法 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15.06月-2018.06月)分成15例/组.一组实施基础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一组选择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比较2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负性情绪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作者:周春平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出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62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1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31例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治疗前后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治疗疗效总评量表(CGl)总分.结果 组二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CGl总分都好于组一,P<0.05.结论 在药品治疗的前提之下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增强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提升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娃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围生期的护理配合.方法 收取本次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100例,时间为2015年10月18日至2017年12月26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围生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手术时间(42.31±1.03)min;术中出血量(274.36±23.15)ml,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实施围生期护理,能够保证母婴健康,值得研究.
作者:姜珍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通过两组患者康复程度和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的数据对比,明确人性化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康复程度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不仅促进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患者痛苦,而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院和患者的摩擦冲突,在骨科临床护理中有明确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毛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6.05-2017.05收治的12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60例患儿进行PDCA循环法护理管理,对比其临床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儿支气管肺炎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管理效果较为明显,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全银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骨科感染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成立相应的干预小组,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相关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强调细节护理,确保患者处于合适体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28.70±3.22)天与(45.32±4.10)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SD与护理干预在骨科感染创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凌晓琴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系统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A组的SQLS评分为(31.11±1.89)显著高于B组(27.36±1.78);并且B组的抑郁以及焦虑评分也比较低.结论 精神分裂症采取系统心理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上有推广和使用的价值.
作者:杨慧敏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