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媛媛
目的 对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9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并分别给予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以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进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均得到相应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量表评分分别为(29.4±2.0)分和(38.7±3.7)分,可见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脑瘫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值得进行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微微 刊期: 2018年第43期
一般品管圈的成员为身居一线的护理人员,开展品管圈互动主要是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在此基础上寻求适合的解决对策,从而实现不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本文针对品管圈在患者的有效咳嗽效果极其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本文论述旨在推行品管圈的使用,帮助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做些有益的实践探讨.
作者:胡婷;杨懿;韩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细节护理在感染科护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100例在感染科治疗的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人,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基础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行细节护理的具体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的整体护理效果,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过程差错评分和患者病情自测评分等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科的护理过程中可以使用细节护理的方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丽丽;王玉桐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五行情绪护理方案在ICU清醒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中,随机抽选78例清醒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征得患者同意,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五行情绪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2d后及7d后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的平均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入住ICU2d时,两组患者的相关评分结果比较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7d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显著参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评分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U清醒患者五行情绪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睡眠质量,更利于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谭艳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诊治的6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食管癌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不满意2例,占6.67%,基本满意10例,占33.33%,较满意9例,占30.00%,十分满意9例,占30.00%;观察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结论 与一般护理相比,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博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模式在消化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27例消化科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有61例,而观察组患者有66例.给予对照组传统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措施,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了消化科老年患者的满意率.
作者:张梅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本科学生在课程设置中安排安全管理课程的意义.方法 参考国际先进护理培训中关于质量安全教育的护理安全培训方案作为标准和基础,大量收集国内外关于护理和安全方面的资料.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护理实习生所管的患者在安全认知度,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工作的自身对待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变化,各项评价指标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关了课程设置,对提高护理学生的安全意识,规范护理行为具有良好成效.
作者:郑任艺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与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态度、护理宣教与护理技术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t=4.27,P<0.05).结论 对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悦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观察中医护理在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出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62例,并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分成两个组别,组一31例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组二31例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比照两组治疗前后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治疗疗效总评量表(CGl)总分.结果 组二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总分、CGl总分都好于组一,P<0.05.结论 在药品治疗的前提之下联合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增强酒精戒断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疗效,提升患者的预后.
作者:高娃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介入科在2017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分析对象,并将之与2016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作效果对比.结果 比较2017年与2016年度的护理结果发现,手术患者宣教率、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及介入治疗护理质量等有关指标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有效回避的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保障了患者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安全性.
作者:温小晓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早期护理对胃肠功能指标及胃乏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过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00例,收治时间为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胃癌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对比两组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后的胃肠功能指标以及胃乏力发生率.结果 在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接受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之后,实验组胃癌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及胃乏力发生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 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给予早期护理,患者胃乏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胃肠道各项功能指标也有所改善,值得今后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治疗中.
作者:罗晓玲;杨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减轻眼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选择眼科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及疼痛综合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及疼痛综合评分.结论 对眼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从而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作者:王静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内镜治疗胆结石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术后延续护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经内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共60例,按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术后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经内镜治疗的胆结石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和术后延续护理能够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极大的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辉;吴冬冬;陆安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风湿科进行治疗的患者82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管理组与程序化管理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管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而程序化管理组患者则采取程序化护理管理方法进行管理,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精准服药率情况.结果 程序化管理组患者的精准服药率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管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管理在风湿科患者精准服药率中的作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群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妇产科门诊的安全隐患,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筛选自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期间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71例产妇,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常见的安全隐患,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对比实施前后产妇的状况.结果 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实施后,所有产妇的SAS焦虑评分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评分提升,实施前护理总满意率为80.28%,实施后为97.18%.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妇产科门诊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消毒隔离、用药因素、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低、护患沟通无效等,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够提高产妇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护理纠纷,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
作者:刘娟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中医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护理组即行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中医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中医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应用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中,可促进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有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莉婷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家属的焦虑程度及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达到心理疏导的目的.方法 应用状态焦虑量表(STAT)及自编的原因调查表对8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家属进行测查.结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家属在干预前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后(P<0.05=,干预前焦虑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的原因有担心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环境因素,担心传染其他疾病等.结论 护理人员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家属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护理干预,缓解焦虑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艳梅;喻兰;左维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2例,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主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各31例,对比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比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的方式加以护理.将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之后的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分级及生活质量加以观察,并且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护理之后,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以及其生活质量的恢复情况都明显要比对比组更加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4%,对比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66.8%,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23.2%,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6.8%,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4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9.9%.对比组患者的心功能为Ⅰ级的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50.1%%,Ⅱ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6.6%,Ⅲ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10.1%,Ⅳ级患者所占据的比例为3.2%,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要比对比组患者好,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使用循证护理的方式能够产生比较良好的效果,对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比较明显的降低作用,能够对患者的心功能加以改善,使得患者的康复速度不断加快,对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减轻.
作者:张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析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慢性肾小球肾炎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44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给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其干预效果良好,能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护理配合度.
作者:孙水红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的疼痛控制和临终关怀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8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4)和试验组(n=54),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疼痛控制与临终护理关怀护理,对两组护理前后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组间给予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实施疼痛控制和临床关怀护理,可显著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作者:郑蒙蒙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