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长英
目的 研究分析产妇延续护理服务分类调查需求与相关因素.方法 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0例,根据产妇意愿进行延续护理,分析产妇的需求情况,并分析原因.结果 产妇对于育婴知识的掌握、产褥期的自我管理、乳汁分泌情况、产褥期的保健以及照顾新生儿能力等心理状态较为担心,对于新生儿的喂养、产后形体恢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等需求较大,需要较多的延续性护理.结论 产妇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产后延续护理的需求较高,临床注重满足产妇个体需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郭艾华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外科进行诊治的6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食管癌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不满意2例,占6.67%,基本满意10例,占33.33%,较满意9例,占30.00%,十分满意9例,占30.00%;观察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P<0.05).结论 与一般护理相比,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食管癌患者放疗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李博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82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护理干预组,每组各41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舒适度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提高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较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邵程;张丽萍;徐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方法 此次依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分娩的产妇12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用常规护理+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干预;将两组患者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产妇护理后抑郁评分(2.98±0.34)分低于对照组(5.76±1.31)分,P<0.05;观察组产妇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产后出血量等情况7.09±1.12d、2.30±1.06d、198.75±110.32ml优于对照组10.35±4.71d、4.73±2.16d、451.36±102.70ml,P<0.05.结论 产妇用常规护理+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并可帮助产妇子宫尽早康复.
作者:刘俊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五行情绪护理方案在ICU清醒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ICU患者中,随机抽选78例清醒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征得患者同意,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五行情绪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入住ICU2d后及7d后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的平均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入住ICU2d时,两组患者的相关评分结果比较接近,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7d后,研究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显著参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评分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ICU清醒患者五行情绪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睡眠质量,更利于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谭艳萍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综合中医护理,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中医护理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实施综合性的中医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使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晶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术中的护理配合观.方法 现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共68例,患儿手术方式为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体外循环术中,可采取优质护理,可有效提升术中配合程度以及提高护理满意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霞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析在院产褥期母婴综合护理管理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12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以行常规方法护理的对照组,每组63例.结果 研究组的产妇并发症率、新生儿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产褥期产妇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的护理效果良好,能使母婴并发症情况的发生降低,保证母婴健康.
作者:张文喆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手术室的细节护理,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室的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实验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4%.实验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68%,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管理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用细节护理,不仅大大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还使得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强,值得在各大医学领域推广.
作者:覃源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在脑栓塞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0例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 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N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栓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窦玲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纤维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高,两组结果比较P<0.05,具有临床意义.结论 对乳腺纤维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单纯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介入导管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筛选我院介入科在2017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分析对象,并将之与2016年10月进行介入手术的60名患者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作效果对比.结果 比较2017年与2016年度的护理结果发现,手术患者宣教率、患者平均住院日、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及介入治疗护理质量等有关指标的比较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P<0.05).结论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从而有效回避的风险事件的发生,进而有效保障了患者介入检查和治疗中的安全性.
作者:温小晓 刊期: 2018年第43期
植物人是指与植物生存状态相似的特殊状态,多数'植物状态'患者的认知能力基本丧失,仅保留部分本能神经反射,植物人仍有恢复可能,而临床上加强对该类患者的人文关怀护理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林希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诊断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观察组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气囊贴对血小板低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患者止血压迫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将我院收治的42例血小板低下行PICC穿刺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置管后采用自制气囊贴止血方案,对照组置管后自粘胶带加压穿刺点止血方案,观察两组PICC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 穿刺后观察组24h内0级出血概率较对照组明显高,而I级、II级、Ⅲ级出血概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出血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囊贴对血小板低下PICC穿刺患者的止血效果明显,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压力适当可调节,持续使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宛小芹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绞痛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对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S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加强心理干预,改善患者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蒋素兰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盐酸苯达莫司汀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通过对35例患者临床用药观察、健康宣教、追踪随访.结果 苯达莫司汀疗效好达55%,副反应发生率低8.9%,31例患者顺利完成所有化疗周期.结论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有广泛前景的新药,国内刚用于临床,通过对35例用药患者的观察护理,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提供规范化临床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疗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作者:石思梅;唐雪梅;黄薇 刊期: 2018年第43期
探讨品管圈对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降低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为活动主题,对病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的原因,利用品管圈的十大步骤进行持续改进.经过品管圈9个月的良性干预,有效降低产妇乳房胀痛的发生率.
作者:梁志芬;秦彩容;梁慧宁;王远玲;封海霞;陈宝玉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各1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与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病症治愈率以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与病症治愈率明显较高,且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病症治愈率,降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作者:张敬 刊期: 2018年第4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对GDM分娩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确诊为GDM的孕妇100例分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传统体位分娩;试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自由体位分娩.采用SAS、SDS、LAS分别测量焦虑、抑郁度、分娩控制感.同时观察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焦虑、抑郁得分,会阴侧切、肩难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高得分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自由体位分娩可提高GDM产妇分娩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丁耘 刊期: 2018年第4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