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刘芸

关键词:脑卒中, 延续性护理, 生活能力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研究筛选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3例,根据数字表格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使用延续性护理给予观察组干预治疗,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BI量表评分(t=0.917,P>0.05);随访6月后,观察组BI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t=5.062,P<0.05).结论 临床中,对脑卒中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 以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赴医院就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本院为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较好,生活质量较高,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超影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探讨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2月手术室收治的50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筛查出出现护理质量的患者50例,深入性的分析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且找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30%)、医院管理因素(26%)、护理技术因素(22%)、手术器械因素(22%).结论 手术室护理十分重要,临床上要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深入性分析,并且找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此来有效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

    作者:陆春云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循证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目的 主要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2月至2017年12月的晚期肺癌患者82例,按照两组不同的护理服务措施,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37例.对照组患者执行常规护理服务措施,实验组患者执行循证护理服务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措施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痛程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循证护理服务措施,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82例依据随机分组法分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性95.12%与对照组80.49%比较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6%与对照组78.04%比较明显更高,P<0.05.结论 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差问题,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认可,利于拉近护患关系,建立信任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长艳;马超群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研究筛选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3例,根据数字表格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使用延续性护理给予观察组干预治疗,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BI量表评分(t=0.917,P>0.05);随访6月后,观察组BI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t=5.062,P<0.05).结论 临床中,对脑卒中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芸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麻醉恢复室护理的风险因素,探讨可行的对策.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7月内,将100例麻醉恢复室观察的病人分成对照组(n=50)与实验组(n=50),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实验组的50例病人在此基础上分析护理风险,给予针对性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恢复室护理过程中,通过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实施可行的针对性护理对策,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增加满意度.

    作者:王希芝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中医护理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针对中医护理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5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依从性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临床显示护理满意度为100%,均服从护理安排,临床效果有显著改善.结论 在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应用中医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爱梅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与分析不安全因素分析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7月新生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新生儿采用不安全因素分析针对性性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新生儿采用不安全因素分析在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不良事件几率,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作者:孙亚娟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预见性整体护理程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病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预见性整体护理程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病时间的影响.方法 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接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82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预见性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给不感染发病时间以及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P<0.05),且肺部感染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按之预见性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延迟患者肺部感染的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是有效的护理方案.

    作者:倪艳桃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探讨自粘性薄膜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自粘性薄膜敷料在预防一次性电极片所致皮肤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6月~12月我科行心电监护的248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患者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常规粘贴电极片,即为对照组;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粘贴自粘性薄膜敷料后再粘贴电极片,即为观察组.对照组更换电极片频率为1次/d,观察组为1次/3d.观察两组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0.8%,对照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31.8%,组间具有显著差异,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结论 自粘性薄膜敷料可显著降低一次性电极片所致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翠琳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20例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后重点进行卧位、引流管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功能锻练康复指导.结果 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论 切实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使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优势,积极配合治疗,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成功的有力保证.

    作者:熊芬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对象,均接受picc置管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PICC置管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各项SF-36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PICC置管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以明显降低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

    作者:蒋艳红;陆丽娟;赵祥华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护理

    目的 探究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新生儿气胸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选取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患者均为新生儿,存在气胸问题,并给予其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胸墙闭式引流治疗.共有患儿60例,根据患儿的一般资料,对其展开分组处理,分别为实验组的30例患儿和对照组的30例患儿.分别给予其一般护理方法和高频震荡通气护理,对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和73.33%,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比较结果显示P<0.05,表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新生儿存在的气胸问题,采用高频震荡通气联合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的相关方法,需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给予其护理工作的全面性开展,给予患儿镇静处理,并进行气道管理等.

    作者:王秀美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2例鼻中隔坏死手术后成功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静脉输注造血干、祖细胞,重建患者(即受着或称宿主)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用以治疗一系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2名病人在化疗过程中出现鼻中隔坏死及穿孔,在全麻下行鼻腔手术清创,至移植预处理时,仍有少量黑色坏死组织及分泌物附着在鼻腔内,骨骼外露于周围粘膜组织,并有破碎鼻骨碎片脱落.在积极治疗及细心护理下,成功完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作者:张红;李小燕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甲状腺相关眼病致眼睑闭合不全的两种护理方法比较

    目的 探究甲状腺相关眼病致眼睑闭合不全的两种护理方法.方法 择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甲状腺相关眼病致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针对性护理,分析者双眼角膜上皮脱落情况、治疗后不适症状情况.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视物不清、流泪、畏光以及刺痛例数明显较少,P<0.05.就双眼角膜上皮脱落情况来看,观察组双眼阴性案例明显较多,P<0.05.结论 对于甲状腺相关眼病致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护理,能减少不适症状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品质,在有助于促进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郝玉洁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1例早期妊娠减胎术后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

    报告1例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成功后进行早期妊娠减胎术后并发心力衰竭行二尖瓣置换术及人流术患者的护理,患者术后给予早期循环、呼吸及泌尿系统监测及护理,密切观察产科情况,做好人工流产术后产褥期护理,在患者行抗凝治疗期间严密观察阴道出血情况,防止因产褥感染引发心内膜炎,患者术后21天康复出院.

    作者:梁韵娟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护理中延续性服务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护理中延续性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普通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组开展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满意程度;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护理前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结果 延续性护理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延续性护理组积极应对评分、消极应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延续性护理组自我护理能力、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提升患者积极应对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满意度.

    作者:于喜勤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精准化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精准化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自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心脏介入术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共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精准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61例患者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其中有60例患者对精准化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为98.36%;对照组中61例患者同样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但是采取常规化方式护理,有51例患者对常规护理表示满意,满意度为83.61%.P<0.05,具有统计学与意义.结论 精准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对心脏介入术的了解,避免患者因不良情绪而影响手术效果,有效提高心脏介入术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蒋红燕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杨芳 刊期: 2018年第38期

  • 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因患有脑梗死伴发高血压而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较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给予循证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而且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潘春霞 刊期: 2018年第38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