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术期综合护理对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王莉;才图叶

关键词:围术期综合护理, 阑尾炎手术治疗, 康复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围术期综合护理对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加大推广力度.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患者12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6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症状,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韦艳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于本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0例进行研究,并把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并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各项临床治疗指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可对其予以推广.

    作者:马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质量管理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质量管理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6年2月-6月期间,选择1064件口腔器械,常规质量管理,并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1月期间,选择1342件口腔器械,采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法,并设为实验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结果 实验组合格率为98.43%,对照组合格率为89.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口腔器械质量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法,可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作者:蔡秋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对白血病患儿治疗作用的观察

    目的 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院治疗的48例白血病患儿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例患儿在治疗中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24例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与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实验组白血病患儿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能够通过心理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卜善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110例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护理模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模式,予以观察组产妇产和护理新模式,对两组患者剖宫产率进行对比.结果 较之意向分娩而言,观察组产妇顺产率提高以及剖宫产率降低均为27.28%,对照组产妇顺产率提高以及剖宫产率降低均为3.64%,由此可见,观察组产妇顺产率增加幅度较大,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应用产科护理新模式使剖宫产率明显降低,对母婴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任晶;李文庆;王瑶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针灸、艾灸及护理干预在失眠病人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针灸、艾灸及护理干预在失眠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有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灸与艾灸,且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8.4±10.37)分,护理满意度为95.6%(43/45),对照组分别为(65.9±11.94)分、82.2%(37/45),数据显示,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失眠患者,在针灸与艾灸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可改善生活质量,增加护理满意度.

    作者:宋燕琳;马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探讨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舒适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快康复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人性化护理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产科2016.12-2017.11期间分娩的200例孕产妇,按照1:1划分原理,将其划为A组和B组各100例,B组孕产妇给予人性化护理,A组孕产妇给予基础护理,比较各组孕产妇护理不良事件概率、心理状态.结果 B组孕产妇护理不良事件概率为9.00%,A组孕产妇护理不良事件概率为19.00%,即各孕产妇护理不良事件概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前,各组孕产妇心理状态比较数据较为相似,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B组孕产妇心理状态较优于A组,即各组孕产妇心理状态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有效的人性化护理,可显著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概率,且还可改善其心理状态,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王容;尹菊芬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品管圈活动降低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的效果

    目的 分析品管圈活动降低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发生次数的效果.方法 于2016年6月份在我院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将2016年5月份—2016年6月份期间病房呼叫铃发生总次数设置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份—2016年7月份期间病房呼叫铃发生总次数设置为研究组,对比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前期与后期的呼叫铃发生总次数.结果 成立品管圈活动后的研究组呼叫铃发生总次数5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1次,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立品管圈活动后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程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品管圈活动明显降低了神经内科病房呼叫铃的发生次数,在改善病房环境的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成效,培养了医护人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与认可.

    作者:郭淑芝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股骨胫骨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股骨胫骨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股骨胫骨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胫骨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谢冰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破窗理论对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解析破窗理论在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破窗理论实施前后各40例,对理论实施前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情况技能型统计与对比.结果 破窗理论实施以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实施后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发挥未雨绸缪的作用,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陈远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 分析柔性管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妇产科2016年7月到2017年10月所接收的产妇本着随机原则选取50例,盲选其中25例,按照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另25例产妇,则采取柔性管理模式,为观察组.针对两组不同护理管理方法的差异性进行比对.结果 在实施柔性管理后,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妇产科收治的产妇实施柔性管理,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并缓解产妇焦虑、急躁的心理状况,增强产妇的依从性,改善预后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罗淑军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在其早期康复护理工作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针对于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本研究涉及到的对象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进行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模式,而研究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后肢体功能评分进行比对.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取得的肢体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P<0.05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早期护理时可以加以良肢位摆放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针对于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改善,效果显著.

    作者:杨燕娣;郭昌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循证护理在压疮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压疮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解决压疮在风险防范、预防治疗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我科收治压疮风险评估小于等于16分的患者共80例,常规护理组40例患者行常规压疮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40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统计及研究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患者中新发生压疮例数,院外带入压疮的好转治愈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循证护理组压疮好转治愈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在压疮护理管理中采取循证护理能够减少压疮的发生,能够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阮璐璐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护理干预

    目的 分析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展开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均为45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实验组展开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症状发生率、1年内宫内妊娠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①实验组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1年内宫内妊娠高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妊娠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蔡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护理目标管理对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感

    目的 分析护理目标管理运用在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中的术后感.方法 随机择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88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而护理组则运用护理目标管理,比较患者的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患者的排气、腹胀消失、术后排便以及进食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护理目标管理运用在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中有效提升满意度,而且效果良好,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李梦璇;赵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患者中心理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介入术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6年1月-12月期间,纳入86例采用介入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按介入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参照组、研究组,各4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V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WHO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行介入治疗的PHC患者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疼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桃娣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优质护理在孤残儿童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在孤残儿童伴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孤残儿童中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100例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实施一般护理及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2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护理后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评分明显优于1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利于患儿预后.

    作者:文春燕;马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PDCA循环在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是指留置血管内导管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症状的临床表现,并且除导管外无其它明确的血行感染源[1].导管相关血行感染大多数与中心静脉导管的有关,占到院内感染的11%[2],这不仅增加了患者感染发病率以及病死率,而且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重症监护室患者因为病情严重,需要监测的数据多,大多数患者均置有中心静脉导管,如何控制和降低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发生率对于降低病死率、减少住院时间都密切相关.

    作者:姚萍;李娜;沈腾珠;钟月 刊期: 2018年第30期

  • 新型敷料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析新型敷料用于下肢静脉性溃疡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采用新型敷料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P<0.05).结论 在下肢静脉性溃疡护理中应用新型敷料能够有效减少换药次数,下肢静脉性溃疡;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梁莉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