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秋妹
目的 分析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0例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将采取细节护理的500例患者设为分析组,将采取常规护理的5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分析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更高,护理满意度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黄少华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介入术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6年1月-12月期间,纳入86例采用介入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按介入先后顺序均分两组:参照组、研究组,各4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V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WHO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行介入治疗的PHC患者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疼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吴桃娣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股骨胫骨手术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股骨胫骨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胫骨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作者:谢冰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胎膜早破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100例晚期胎膜早破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50例产妇常规护理,试验组50例产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并对2组产妇进行比较宣教内容掌握度、产妇满意度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33%,教育内容掌握度为96.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00%,教育内容掌握度89.33%,2组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3.78±0.63)d和(5.54±0.88)d,2组住院时间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试验组宣教内容掌握度、产妇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均优于试验组,临床护理路径的采用对产妇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丽明;邢燕;吴郁娟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癌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伴随癌痛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研究对象,患者的治疗时间在2016.03到2017.05月,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癌痛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水平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疼痛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均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所缓解,但观察组的缓解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所缩短,但观察组的缩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护理上额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冷晓蕾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留置尿管拔除的时机及方法对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自行排尿及尿路刺激症状的影响.方法 急诊观察室留置导尿患者9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采用改良方法拔除尿管;对照组48例采用传统方法拔除尿管.结果 实验组患者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减少,其中,自主排尿率显著增加,诱导排尿及重新导尿率显著降低(P值均〈0.05),此外,实验组患者拔管后尿路刺激症状也明显改善(P〈0.05).结论 改良式拔尿管法可显著降低患者拔尿管后出现的首次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道损伤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孙鸿翔;郝卫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对老年慢性心衰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作用以及相关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0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舒适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快康复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消毒供应中心临时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消毒供应中心临时工管理提供主要对策.方法 针对我院才进入的4名消毒供应中心临时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调查.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临时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临时工文化程度低,缺乏医学常识;缺乏消毒隔离知识;工资低,对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结论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临时工工作中的问题,采取岗前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护士长和质检员给予指导考核;科室给予人文化的关怀等措施,从而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临时工工作的安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达到了院感的工作要求.
作者:王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急救药品痕迹化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对急救药品实施痕迹化管理,评估每个月过期药品、因磨损而丢弃药品、整理单个药箱所耗时间,并与展开痕迹化管理前(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比较,对痕迹化管理前后的三项指标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清理单个药箱时所耗时间长于对照组,磨损而废弃药品数量、过期药品数量少于对照组,上述三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急救药品痕迹化管理的临床应用实效肯定,可显著减少每个月过期药品、废弃药品数量,并缩短护士在清理单个药箱时所耗费时间,有助于减少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值得借鉴.
作者:程淑芳;张静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中的应用,以降低手术压疮发生的风险.方法 手术室成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压疮FMEA小组,进行失效模式与风险原因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计算出风险指数(RPN),制定并执行改善措施,比较FMEA前后RPN值变化及患者压疮发生率.结果 FMEA管理后,各失效模式的RPN均降至100以下.结论 应用FMEA可以有效找出手术压疮的风险因素,降低神外手术术中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倪群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快通道麻醉方法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术后复苏护理.方法 2013年5月~2017年6月,于我院行快速通道麻醉方法于体外循环下进行心脏手术的患儿中选取50例,在患儿完成手术后,对其进行复苏护理干预,研究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后,术后所有患儿均成功复苏,拔管时间为术后(5.68±0.89)h,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快通道麻醉方法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加强术后复苏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汪丽;刘东;孙琰杰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接诊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长的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长的满意度7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治疗质量,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刚琼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化疗无呕规范化管理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与体会.方法 选取186例于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以呕吐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无呕规范化管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4个化疗周期后的呕吐发生情况及呕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呕吐发生的频率及程度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观察组患者呕吐功能性生活指数为(108.05±6.72)分,较对照组的(79.26±4.71)分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过程当中,采取无呕规范化管理病房护理工作模式有利缓解患者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茜;夏莹;涂典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体会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围手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自2015年1月起在我科接受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均行后路切开减压、椎间融合、钉棒内固定术,按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护理,对照组给予入院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术后下地时间、平均住院日、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医护满意度高,术后下地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结论 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围手术期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促使医护高效配合,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医护满意度高,术后下地时间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
作者:程芳芳;冯晓东;李莉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2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在这当中,对照组采用妇产科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中护理人员在对妇产科常见的感染因素进行分析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妇产科患者感染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于观察组来讲,患者所产生的感染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有下降趋势,对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对于产生的感染部分实际的分布情况,多的部位主要就是呼吸道,产科感染多的就是切口的感染.结论 妇产科当中所产生的感染因素比较复杂,这就需要采用针对的护理方式来对患者所产生的感染发生率降低,对住院时间缩短,使得患者及时的康复.
作者:周代琼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本文研究的是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在2017年接收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随后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膝关节功能和LYSHOLM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证明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中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效果,且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人员可以加强多元化护理康复锻炼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此来改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作者:李彩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在医院2014年10月到2017年1月期间应用护理管理,并随机选取8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在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期间选取80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就2组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两个时间段的空气指标合格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是0.88%,较对照组患者的2.13%低(P<0.05);②2014年10月到2017年1月的空气指标合格率是98.50%,高于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的90.50%(P<0.05).结论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有积极作用,并能提升空气指标合格率,可借鉴.
作者:宋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护理目标管理运用在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中的术后感.方法 随机择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接收88例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而护理组则运用护理目标管理,比较患者的效果.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患者的排气、腹胀消失、术后排便以及进食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护理目标管理运用在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中有效提升满意度,而且效果良好,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李梦璇;赵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过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有显著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乐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患者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未进行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实验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实施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实验观察组,分析这两组实验材料中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统计整个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 实验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评分是病房管理评分(93.49±8.09分),基础护理评分(95.23±8.33分),危重护理评分(93.29±7.88分),其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中的评分,病房管理评分(78.45±8.01分),基础护理评分(73.58±8.03分),危重护理评分(96.31±7.58分),两组材料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是4.00%,其远远低于实验对照组的35.00%,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的提升患者在呼吸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恒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