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梅;刘淑芸;张龄玉;魏丹
目的 观察和分析围术期综合护理对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均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阑尾炎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效果,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加大推广力度.
作者:王莉;才图叶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5例,管组采用中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6.00%)也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曾敏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外选取我院收治的4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再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妊娠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且能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吴彩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心脏支架植入术的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心脏支架植入术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予以推行.
作者:刘丽;吴美玲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治疗依存性及疗效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保守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治疗依存性及疗效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对照组为84.0%,且观察组患者治疗依存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进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护理应用,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病症治疗依存性.
作者:强艳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对提高手术室洁净程度及降低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手术室应用传统紫外线消毒,实验组手术室应用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手术开始前后消毒效果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感染率为12.0%,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28.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2.44±0.34)天与(4.56±1.12)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数分别为(7.54±3.12)cfu/m3与(13.30±4.55)cfu/m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与传统紫外线消毒方法相比,感染率较低,能够显著提高手术室洁净程度,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手术环境,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罗莹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讨论手术室护理对妇产科开腹手术切口感染预防的效果研究.方法 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选取我院出现妇产科开腹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手术室护理,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的护理.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的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6.67%)小于对照组(25.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妇产科的开腹手术患者实行手术室护理,提高手术的效果,改善切口的愈合,防止出现切口的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卢娜 刊期: 2018年第30期
大面积重度压疮的下肢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营养差,且合并深静脉血栓,如不能及时控制感染、给予营养支持,去除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容易引起全身感染及其他卧床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病例在护理中能正确处理伤口,有效控制感染,大面积多处压疮全部治愈,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梁静勇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护理中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相关知识掌握长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加强患者的满意程度.
作者:冯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患者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未进行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实验对照组,2016年2月-2017年2月到本院就诊的100例患者(实施严格的护理风险管理)作为实验观察组,分析这两组实验材料中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统计整个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 实验观察组中患者的护理评分是病房管理评分(93.49±8.09分),基础护理评分(95.23±8.33分),危重护理评分(93.29±7.88分),其显著高于实验对照组中的评分,病房管理评分(78.45±8.01分),基础护理评分(73.58±8.03分),危重护理评分(96.31±7.58分),两组材料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观察组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是4.00%,其远远低于实验对照组的35.00%,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的提升患者在呼吸内科护理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恒艳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护理办法.方法 选择2015年4月到2017年10月40例长期卧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0)与实验组(n=20),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智力状态评分(MMSE)、社会活动能力(FAQ)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等情况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智力水平、社会活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建丽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展开早期动脉溶栓治疗中有关护理工作及其有效性加以分析.方法 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纳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治疗中单方面按照常规模式展开护理,观察组则在这两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统计可以发现,观察组各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有很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接受早期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中施于有效护理干预,在改善其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更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晓琴;肖甫尔?娜仁才才克;张丽;秦泽红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接诊的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长的满意度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长的满意度7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治疗质量,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胡刚琼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实行于母婴同室病房中,评估其对减少病房噪音的效果.方法 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三病区收入及分析研究的60例产妇纳入本文实验数据,依据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实行分组,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予以参照组产妇(n=30),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予以实验组产妇(n=30),统计及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之前及之后的噪音测量值、护理满意总计率.结果 实验组产妇护理干预之后的噪音测量值分析和对比于参照组产妇数据值,P<0.05,形成统计学数据计算值之间的分析意义,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总计率分析和对比于参照组产妇数据值,P<0.05,形成统计学数据计算值之间的分析意义.结论 在母婴同室病房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少病房噪音,呈现应用价值.
作者:卢爱琴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解析破窗理论在提高普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性及患者满意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破窗理论实施前后各40例,对理论实施前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情况技能型统计与对比.结果 破窗理论实施以后,手术室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实施后护理服务满意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 破窗理论应用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发挥未雨绸缪的作用,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优化护患关系,具备一定推广价值.
作者:陈远珍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究在脑卒中继发癫痫临床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这一时间段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7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1组采用常规护理,而2组则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组间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2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1组,且FM评分、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1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促使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布凤蕊;杨丽梅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总结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简称TEN)患者实施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护理措施后的创面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TEN患者10例,均在内科护理的前提下,实施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护理措施,总结创面护理效果.结果 加快皮损愈合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结论 实施改良的大面积烧伤创面护理措施,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对皮损感染进行有效控制,加快皮损愈合速度.
作者:谷敏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行模式的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200例,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并给予行循证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8.0%,少于对照组的40.0%,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2.0%,显著优于对照组75.0%,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使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降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分钟心搏和心脏指数(CI),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作者:徐春美;张小群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阶梯式层级教学法应用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8月进行培训的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人员27名进行研究分析,采用阶梯式层级教学法进行培训教育,分析培训结果.结果 本组27名护士培训后考核成绩及护理工作胜任力与培训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进行阶梯式层级教学法能够明显提升护士的护理技能和业务素质,提升护理的安全性,有着积极的培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杨平玉;夏丹丹;朱校燕 刊期: 2018年第3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压疮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解决压疮在风险防范、预防治疗及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我科收治压疮风险评估小于等于16分的患者共80例,常规护理组40例患者行常规压疮护理干预,循证护理组40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干预,统计及研究常规护理组和循证护理组患者中新发生压疮例数,院外带入压疮的好转治愈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循证护理组压疮好转治愈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在压疮护理管理中采取循证护理能够减少压疮的发生,能够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阮璐璐 刊期: 2018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