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观察

宣广艳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所有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使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效改善,降低感染发生率.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3G玻璃体切除手术规范化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县级基层医院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患者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及要点.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6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前、术中、术后的规范化护理方案及注意要点.结果 23G玻璃体切除术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出现动脉阻塞、感染性眼内炎、眼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规范化的护理工作是眼底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诊护患关系沟通技巧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加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知道如何用法律来衡量护理行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果护士侵犯了患者的权利,无论是过失还是无意,都极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所以,为了有效预防纠纷,护士应加强对护患关系沟通技巧的重视,尤其在急诊科,更需要护士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直接关系着患者的治疗进程和生命安全.本文对急诊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大程度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邢南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提高急诊观察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提高急诊观察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儿科急诊观察室就诊的急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口头宣教方法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采用专业化全方位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知晓度、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观察室针对患者家属采用专业综合性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患者家属对自身病症的科学认识和知晓度,提高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余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评估

    目的 探讨与评估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7月~12月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合理睡眠、运动、饮食、用药等依从性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3±1.2)d与对照组(15.6±2.1)d相比显著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2%(76/79)与对照组81.01%(64/79)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非常显著,既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缩短其住院时间,还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宏丹;孙巍洋;郝彦;邢芸;冯瑞华;李金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医护理干预癌性疼痛价值及对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癌性疼痛的价值及其对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癌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探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结果 护理1个月后,在统计学上分析两组VAS评分和HADS评分,探究组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统计学上分析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探究组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对于癌症患者疼痛状况和心理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其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维持.

    作者:周莉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康复功能锻炼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康复功能锻炼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护理结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经临床护理结果得出,研究组按要求完成康复功能锻炼的完成率为95.00%,对照组按要求完成康复功能锻炼的完成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过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护理效果得到有发挥,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以此加快病症的痊愈速度.

    作者:曹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症的心理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ICU综合症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心理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ICU综合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结果 心理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组ICU综合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相近(P>0.05);干预后心理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策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少ICU综合症发生,提升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缪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手术护理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下床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叶寿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ICU科室结合感染监测数据分析与相关干预措施研究

    目的 探讨ICU科室结合感染监测数据分析与相关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我院26张ICU科室病床进行目标性检测,收治的主要以外科危重患者为主,所有患者自ICU病房治疗后继续监测72 h.统计分析所有感染类型及病菌类型.结果 选取2016年7与~2017年1月ICU科室收治的患者830例,患者住院监测总时长2776天.共发生医院感染66次54例,感染率为8.82%,日感染率为0.36%.患者主要感染类型为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占总感染次数的86.3%,主要病菌为绿脓杆菌和金葡萄球菌.结论 对ICU科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发现患者感染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医院感染对患者的二次伤害,制定严谨高效的与防治措施,减低ICU科室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刘燕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的探讨

    目的 探讨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循证制定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及标准,在2016年7月~10月对19名注册护士围绕消化道出血的集束化管理内容进行培训考核,选择2016年2月~6月进行抢救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58例做为对照组,2016年8月~11月进行抢救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61例为观察组,评价培训前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救治结果、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果 对护理人员进行消化道大出血集束化管理培训后,观察组死亡3例(4.9%),低于对照组6例(10.3%);满意度明显提高,而护理人员病情评估能力、止血措施配合能力、规范动手能力、应变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转运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士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集束化管理能力培训可提高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了对护士、医生对护士以及护理人员自身的满意度,促进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职业认同感.

    作者:王倩;顾巧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性化护理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母婴同室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母婴同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提升产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雪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EKG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研究

    目的 对EKG减少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20例PICC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加EKG,对比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PICC并发症17例,少于对照组的63例;观察组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5.48%,低于对照组的20.32%(P<0.05).结论 将EKG应用于PICC新生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PICC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减轻新生儿的痛苦,缩短新生儿的病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周忠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筛查吞咽功能障碍的方法,并提出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患者92例,采用随机划分方式,行一般护理模式的为对照组,给予早期吞咽障碍筛查与康复护理的观察组,并对两组患者吞咽障碍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比较整体吞咽障碍情况,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早期筛查吞咽障碍,并给予相应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吞咽障碍程度的降低.

    作者:胡兆君;张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对性护理对急诊输液患者用药安全及疾病恢复的影响评价

    目的 对急诊输液患者使用针对性护理的用药安全及疾病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平行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时间.结果 在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20.59%,研究组为5.8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时间方面,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急诊输液患者护理中,不仅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也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胡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传统护理流程与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对比

    目的 分析急诊护理快速通道与传统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流程,观察组进行急诊快速通道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确诊时间及转科时间分别为(17.23±3.78)min、(26.15±6.22)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致死率及致残率分别为3.33%、8.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传统护理流程,急性脑卒中急诊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可有效缩短确诊及转科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谭玉玲;梁素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研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扁桃体炎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2016年我院收治的扁桃体炎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取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效果.结果 两组结果对比显示,研究组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扁桃体炎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促进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王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采用系统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采用系统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3例.常规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是临床护理系统化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房娅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后第2天和出院前2天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结果 入院后第2天,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2天,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艳梅;顾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护理态度(98.75±5.73)分、健康教育(92.43±3.25)分;心理疏导(88.75±6.42)分;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65±1.26)d,以上数据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毛兰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