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维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便于某些特殊药物,例如高浓度、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肿瘤靶向药物等及血液的输注,甚至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通道.但是,临床上,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留置时间长短不一,留置时间短的患者反复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本文将自粘性弹力绷带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优势进行综述.
作者:陈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母婴同室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母婴同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护理效果,提升产妇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雪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92例老年重症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在实施伤口护理时,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41.26±3.92)d,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为(33.15±3.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且研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65%(44/4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61%(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在老年重症糖尿病足伤口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6年1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PICC置管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入院单双日的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PICC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13.1±43.2)d,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88.5±22.1)d;观察组静脉炎、导管阻塞、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6%(1/35)、5.71%(2/35)、2.86%(1/35),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14.29%(5/35)、17.14%(6/35)、11.43%(4/35).两组上述三项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延长置管时间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治疗效果.
作者:马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分析78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讨论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78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出现原因与管理层的督导不到位、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不到位、护士安全意识淡薄纪核心制度的落实不到位等有关.结论 管理人员重视环节管理、督导到位,加强护士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理论及技术水平,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潘燕;唐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行个性化护理后对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得分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治疗期间,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
作者:任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手术患者采用数字化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并采取数字化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观察术中配合和护理过程,包括术中股骨模型的消毒灭菌等手术配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手术后股骨内固定良好,且未出现并发症;手术过程默契配合,并得到手术医生认可.结论 3D打印技术是新型的手术辅助手段,使手术出血量减少,提高骨折复位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为了能更加高效的配合手术医生工作,手术室护士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性配合及提供优质高效的手术配合.
作者:胡乔石;雷春芳;梁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本院的护理实习生80名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和各项能力状况.结果 学习前,两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均得到明显提升,而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状况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学习后,观察组临床护理能力、沟通协作能力、职业价值观、专业发展能力、教学和管理能力及总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护理实习生采用PBL+CBL联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乐趣,并使其思维逻辑能力得到有效发挥,充分体现其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护理教学不断采纳与推广.
作者:孔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卫校临床外科护理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给予观察组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讲授法,对比两组学生测验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不及格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完全符合学生学习护理心理特征,重要能帮助学生清晰且直观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对于产后乳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产后乳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程度均比观察组低,症状改善时间也比观察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乳腺炎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症状改善时间得以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心理功能评分、健康知识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均比较优,且观察组的96.77%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将心理康复护理应用到急性心肌梗塞五级法早期活动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护理效果比较理想,故值得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活动干预的身体机能影响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与我院住院治疗的ICU患者8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患者活动强度和相关体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830例ICU患者总计活动次数为1670次,在活动前后的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对比,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患者收缩压(SBP)相比于活动后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需要建立一个高度要求的护理团队,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早期活动干预可以调整患者身体机能和强化心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展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于需要进行经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来说,并不是进行手术后就可以痊愈,手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也是十分关键的.所以本文针对如何对进行过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展开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100例需要进行右胸微创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手术后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策,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观察其对术后护理是否满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论 医院要做好术后护理工作,避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等问题,使患者更加满意医院的护理.
作者:林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采用预见性护理能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全程护理干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术患者应用全程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情况,提升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当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牛翠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骨科手术安全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骨科手术安全性的作用.结果 (1)实验组护理质量的所有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100%(60/60),对照组总体满意度为88.3%(5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患者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12/60),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8.3%(23/6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4)实验组患者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0/60),对照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8.3%(5/6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手术室细节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博;张如萍;甄秀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讨论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护理后,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肠胃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医护纠纷的发生,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兆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同伴教育应用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对患者早期社会心理适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时间分成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86例.同时招募13名永久性结肠造口手术多年后的患者,同时由医院的造口治疗医生实施培训研究,考核完成后结为同伴教育人员.治疗组在出院后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同伴教育者实施有效的电话随访,对照组在出院后每间隔1个星期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工作者进行访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的3个月后造口相关的知识和社会心理适应水平.结果 治疗组在相关知识评分及社会心理评分两个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同伴教育应用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对患者早期社会心理适应的效果显著.
作者:付兰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救治的小儿肺炎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情况.结果 两组的肺部啰音消失、咳嗽消失、退热、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明显更高.结论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症状明显好转,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护理质量、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兰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老年抑郁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总有效率为95%,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65%).观察组的满意程度为95%,对照组的满意程度为62.5%,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远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大大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临床表现,能有效改善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正确就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