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兰平
目的 探究分析中医辩证护理干预在肛周脓肿术后疼痛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行肛周脓肿术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止痛药物使用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合理的中医辩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肛周脓肿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寇稳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盆腔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方法,并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中,针对盆腔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海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分析预防恶性肿瘤患者PICC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小组各单位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400例中接受PICC置管术后并发静脉血栓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相关影响因素和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出现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36例,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00%,贵要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5.56%,显著高于肘正中、头静脉血栓发生率的25.00%、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恶性肿瘤患者PICC置管治疗中选择恰当静脉进行导管置入有利于降低患者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邢书慧;吕雅铮;李妙美;范围;刘晓飞;盛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软组织肉瘤(STS)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观察28例青少年STS患者阿霉素联合异环磷酰胺化疗的不良反应,做好化疗期间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青少年STS患者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化疗.结论 掌握青少年STS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式,有助于临床护士针对性的护理青少年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余俊珊;庄秋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手术护理结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下床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微创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叶寿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分阶段康复护理在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接受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分阶段康复护理,总结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Arner-Lindholm评分显示其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阶段康复护理应用于闭合性跟腱断裂缝合术中效果确切,实用价值显著.
作者:孙炉燕;陈丽芬;方伟娟;杨莉;陈震霞;宋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胃肠疾病急诊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满意度;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风险管理组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满意度76.19%;风险管理组满意度92.86%.风险管理组胃肠疾病急诊风险评估质量、风险预见性护理质量、风险处理能力水平(94.56±2.15)、(97.45±3.53)、(96.13±6.92)高于对照组(85.01±1.91)、(86.24±2.72)、(84.1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险管理组护理风险和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坠床,有2例药物注射错误,有2例沟通不良,有1例静脉炎,发生率为16.67%;风险管理组仅有1例沟通不良,发生率2.38%.风险管理组无出现护患纠纷,对照组6例护患纠纷,发生率14.29%.结论 胃肠疾病急诊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价值高,可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和预防性处理质量,防范和减少风险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预防护患纠纷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唐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活动干预的身体机能影响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与我院住院治疗的ICU患者83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和记录患者活动强度和相关体征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830例ICU患者总计活动次数为1670次,在活动前后的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对比,活动前与活动后的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患者收缩压(SBP)相比于活动后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实施早期活动干预需要建立一个高度要求的护理团队,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早期活动干预可以调整患者身体机能和强化心态的作用,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展端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老年吸入性肺炎的患病因素及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选取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护理后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乙组的总有效率91.9%,甲组的总有效率为70.2%,乙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甲组.结论 对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效果明显,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本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谵妄发生影响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经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家庭成员缺失、APACHEⅡ评分以及手术方式是造成ICU谵妄的影响因素.结论 导致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认真的分析且制定防范措施.
作者:赵文文;赵莎;战祥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中重度肝静脉闭塞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中重度肝静脉闭塞病患者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用药护理和仪器监护等,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4例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痊愈,仅有1例患者由于疾病程度为重度在手术后42 d死亡.结论 患者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高危因素排查,在手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避免术后肝静脉闭塞病的出现,提升治疗效果,临床护理价值高.
作者:王舒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后第2天和出院前2天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结果 入院后第2天,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2天,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刘艳梅;顾美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手术室护理配合下骨折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变化.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利用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骨折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5.66%,对照组18.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配合能够减少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吴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ai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不孕不育科接受IVF-ET治疗的56例中重度OHSS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并比较2周后两组患者焦虑例数、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发生焦虑患者1例(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例(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改善中重度OHSS患者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范雪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在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护理中采用路径护理,分析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56例重症烧伤急救期患者,利用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研究组采用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血红蛋白含量(115.44±5.55)cB/g?L-1、血清白蛋白含量(34.77±2.25)cB/g?L-1、并发症发生率7.14%(2/28)均获得显著性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烧伤患者急救期输液及营养护理中实施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罗世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早期识别与急救护理.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对其进行严密的心电图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总结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各种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患者制定适合的抢救措施及治疗护理.结果 52例患者中,2例死亡,其余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正确的识别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江丽嫚;麦爱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分析78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讨论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78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出现原因与管理层的督导不到位、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不到位、护士安全意识淡薄纪核心制度的落实不到位等有关.结论 管理人员重视环节管理、督导到位,加强护士的培训与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理论及技术水平,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潘燕;唐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卫校临床外科护理学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给予观察组学生实施案例教学法,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讲授法,对比两组学生测验成绩.结果 观察组学生不及格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效果显著,完全符合学生学习护理心理特征,重要能帮助学生清晰且直观了解学习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采用系统化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各63例.常规组实施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是临床护理系统化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的理想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房娅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本文将探究口腔护理联合干预对口腔溃疡患者的影响,使其能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146例口腔溃疡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实施口腔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饮食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8.5%)明显优于对照组(54.7%);观察组总满意度(100%)明显优于对照组(56.1%).结论 针对口腔溃疡患者,实施口腔护理联合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琼;敖春燕;廖福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